英语新闻语篇中消息来源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以BBC的报道为例

2014-12-11 15:38王新龙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批评性消息来源马航

王新龙

(辽宁师范大学)

英语新闻语篇中消息来源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以BBC的报道为例

王新龙

(辽宁师范大学)

批评话语分析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从批评性话语的角度对新闻语篇进行解读,有利于揭示新闻语篇中所隐藏的报道者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意图。本文从消息来源方面对BBC关于马航失事连续八天的报道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从而揭示出看似客观公正的新闻语篇其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操纵意图,以增强广大读者的批评性语言意识和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批评性话语分析 消息来源 转述形式

一、引言

新闻是大众获取消息的有效途径。人们的意识和价值观往往会受到新闻报道的影响。新闻语篇被看做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然而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时往往添加了一些主观色彩,包括对新闻的评论及事件产生的社会背景的描述。研究批评话语分析的学者普遍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语言本身并无权势,但语言的使用者在运用过程中会赋予它权势 (Caldas-Coulthard,1997)。批评语言学的核心就是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笔者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有关马航失事新闻语篇中的消息来源进行分析,进而揭示看似客观公正的报道,实际上隐藏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操纵意图。

二、语料与统计结果

本文所选用的语料是BBC关于马航失事的从2014年3月10号到3月17号连续八天的共计八篇报道。这八篇报道有的篇幅较长有的篇幅较短,但是篇幅的长短并不影响分析结果。消息来源是指被转述话语的来源,报道者在引述他人的言论或观点时,通常会交代三种消息来源:(1)具体确切的消息来源:报道者有名有姓地交代引语的发出者;(2)含蓄不定的消息来源:报道者只用一些不具体的词语来加以暗示,如Local sources said...(3)不提及消息来源:报道者或者对消息来源不清楚,或者觉得不重要或者故意隐瞒,因而使用被动结构或者一些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如It is said/reported...,Reports say...(辛斌,2006)。本文所分析的语料中共有17处消息来源,其中具体的消息来源4处、含蓄不定的消息来源8处、不提及消息来源的5处。

三、语料分析

接下来笔者将从消息来源的三个方面对马航失事报道中的消息来源一一进行分析。

(一)具体的消息来源

具体的消息来源是指报道者有名有姓地交代引语的发出者。如:(1)“With more than 150 Chinese nationals on board,The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told reporters that it was being treated as a national emergency.”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马航失事事件的关注。外长王毅告诉记者此次事件被列为国家紧急事件,可见中国政府对我国人民安危的担忧。报道者间接引用外长王毅的话可以看出报道者在马航失事的事件上对中国政府的支持与肯定。(2)“The focus of the investigation has turned instead to the discovery that two of the passengers were travelling on stolen passports,according to Malaysia's transport minister Hishamudin Hussein.”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希山慕丁说调查的重点转向两名用偷来的护照登记的乘客。报道者引用马来西亚交通部长的话语的目的是想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在希山慕丁没有发表此言论以前,人们对马航失事的注意力一直在如何搜救上而很少关注事情发生的原因,希山慕丁的言论将广大读者的注意力引到了这两名偷护照登记的乘客身上,人们对这两名乘客的身份大加猜测,有的人会认为这两名乘客可能是恐怖分子、这起事件是恐怖主义事件等等。各种猜测会引起大家的恐慌和不安,从而引起马来西亚和中国政府的不和谐现象,这正是报道者的目的。

(二)含蓄不定的消息来源

含蓄不定的消息来源:报道者不直接点明引语的发出者,而只是用一些不具体的词语来加以暗示。从数据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报道者在报道时比较偏重含蓄不定的消息来源。Bell认为:“不说明出处可能暗示新闻发布者的赞成。有些消息来源被视为如此地无可争辩,以至于使用其信息时他们的名字连提也不提。”例如:(1)“the Malaysian air force says radar information suggests that a passenger airliner that went missing on Saturday changed course and headed west.The last surveillance contact put the Malaysian Airlines plane somewhere between Malaysia and Vietnam.”马来西亚空军称雷达信息表明周六失踪的客机改变航线,向西飞去了。最近的监控工作表明这架马来西亚飞机大概在马来西亚和越南之间。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马来西亚政府向外部发表这样的消息是想说明飞机失事地点可能不在马来西亚,可能事故是发生在越南境内,这样的言论表明马来西亚政府想推脱责任。报道者引用马来西亚官方的说法表示报道者对马来西亚官方消息的赞成,并且想通过马来西亚政府的说法来告诉中国,越南在此次事件中也是有责任的,目的是想挑起马来西亚、中国、越南三个国家的辩论和对各自的不满。(2)“The White House says the search for a Malaysian airliner that disappeared on its way to Beijing on Saturday maybe moving to a new area in the Indian Ocean.The US navy is deploying a destroyer there in response to new information.Rajini Vaidyanathan reports.”从白宫发言人的话可以看出美国也参加了此次事件的搜救行动,报道者引用白宫发言人的话是想向广大读者展示美国政府的人道主义和国际责任感。但是具体分析白宫发言人的话就可以看出,因为马来西亚航班的搜寻可能要转向印度洋的一个新区域,因此美国海军派去的是“驱逐舰”。可见美国并不是专门去搜救的,其中还包含了很多的军事和政治因素。

(三)不提及消息来源

不提及消息来源指报道者或者对消息来源不清楚,或者觉得不重要或者故意隐瞒。例如:(1)“Earlier reports of two apparent oil slicks sighted off the Vietnamese coast have not been confirmed.Discrepancies on the passenger manifest have let some analysts to speculate about a possible terrorist attack.Here's John Sudworth with more from Beijing.”从这句话中的“越南海域出现两处明显的漏油现象”、“旅客名单不符”、“分析家猜测可能是恐怖袭击”可以看出此次事件的严重性和不确定性。报道者不透漏消息的具体来源是想保护消息的发布者。报道者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引起中国、马来西亚、越南三国之间的争吵,同时也表明报道者对这三个国家找借口互相推脱责任的嘲讽,进而引起三个国家之间的互相指责和读者对这三个国家的不满情绪,进而想引起读者闹事。(2)“Information is emerging that the Malaysian Airlines plane missing since Saturday continued to send routine alternative signals at least 5 hours after it was reported lost.”这句话一定会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为什么马航报道失踪后至少5小时仍然自动发送信号?这个报道并没有提及消息的具体来源,其目的是想告诉读者既然马航还有信号,为什么马来西亚当局不采取积极的营救措施反而报道它失事呢?报道者这样利用消息来源从而引起读者对马来西亚政府不满。

四、总结

本文对BBC关于马航报道的三方面的消息来源进行了批评性话语分析,从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报道者在关于马航失事的事件中比较喜欢使用含蓄不定的消息来源,但是,无论报道者使用哪种消息来源都不能隐藏他们的真正意图。因此,广大读者在阅读新闻语篇时要看清报道的真正意图,要理性地看问题,这样思想才不会被报道者所左右。

[1]Caldas-Coulthard C R.News as Social Practice:A Study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Florianopolis:Universidade Federal de Santa Catarina,1997:38.

[2]Bell,A.The Language ofNews Media[M].Oxford:OUP,1991.

[3]辛斌.《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的比较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

猜你喜欢
批评性消息来源马航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
张培基译本《故都的秋》批评性分析
从发现问题到反思历史——历史学科批评性思维
《齐鲁晚报》消息源浅析
记者与消息来源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
浅谈英文报刊的批评性分析
马航MH370空中搜救力量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