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

2014-12-12 10:38袁培顺
决策与信息 2014年20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过程

袁培顺

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

对财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

袁培顺

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现代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财务风险热性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论述,并且从财务风险观念转变、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构建风险控制制度、强化资金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能够为企业进行财务管理风险规避的过程中提供参考。

财务风险;管理;企业财务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进入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而全球经济接轨的过程中,促使企业经营的风险越来越大,尤其是企业运行的财务风险,这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加以重视,并且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进行解决,最大限度的避免企业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运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下文主要针对财务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1、综合性。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具综合性的企业运行活动,而促使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财务风险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所以说,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有着综合性的特点。

2、客观性。在现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企业的财务活动过程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也就代表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自身具有着客观性。企业无论是在进行任何活动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相关的财务工作,而不管企业在经营期间是否预见到了风险或者是否想承担风险,其风险至始至终都是存在于企业经营的每一个不同环节之中。

3、损失性。既然有风险的存在,那么就必然会有损失的出现,而这种形式的损失不管是显性还是隐性,不管是否能够将损失以量化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风险都会直接的影响到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没有对风险加以严格的管控,那么必然会对于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

4、收益性。收益风险和财务风险这两个方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互相转化的,虽然说有风险就有可能会导致损失,但是在个别情况下,由于各个方面的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其风险因素甚至能够避免损失的情况出现,从而能够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这主要是由于这一类型的风险自身并不是完全危险的,而危险因素则主要是形容某件事物在活动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失败现象,从而直接导致无法成功,但是和风险相比较而言,风险在存在的同时,还对于收益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一影响可能是超出预期的收益或者超出预期的损失。所以说,风险和收益这两个方面几乎是呈现正比的状态,其风险越大,那么就代表着这其中的收益也就越大。

5、不确定性。财务风险主要受到经济果活动中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财务管理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有一些风险是没有办法提前预知的。另一方面,财务风险的后果具有一定的未知性;虽然人们知道财务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但是不能够对发生的时间和后果进行一个正确的预测。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运行过程中导致财务出现风险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这其中既有企业内部管理所带来的风险,也有企业外部运行所产生的风险。并且不同风险因素所导致的风险原因也有着极大的不同,从本质上来说,这其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因素:

1、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现目前,经济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而企业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状况也在愈加的复杂,这直接促使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在持续不断的增多。但是相当大一部分的企业管理人员在解决财务风险这方面问题的过程中,并且对财务风险进行深刻的理解,简单的认为只要企业运营过程中能够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就能够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这呈现出的是现代企业对于风险控制这项工作还缺少主动性、自觉性,同时也没有对财务风险状况引起应有的警觉。所以说,风险意识的单薄是对于企业财务风险诱发的一个关键因素。

2、财务管理活动没有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自身各个方面的活动基本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下受到极大的制约的,而对于企业财务活动带来直接影响的因素包括了多个方面,尤其是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等多个方面对于财务工作所带来的影响最大。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是一种机会,但是也可能是一种威胁,而且这种机会和威胁是难以改变和预料的,这样就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活动。

3、资金管理不力。很多企业资产长期地被债务人所无偿占有,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特别是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失控,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在财务风险。企业资金管理不到位的主要表现为:银行账户过多,资金过于分散,对外投资的决策性较为随意,缺乏应有的控制;对占用的资金管理不善,使用效益不高,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三、企业实施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企业自身要想在市场上长久的生存并且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极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系统。而对于资本营运风险和资金风险进行控制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对财务危机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并且设置好相应的预警机制,从而第一时间发现企业内部所存在的风险控制现象。从本质上来说,企业自身必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涉及到财务风险的工作进行严格防范和控制。

1、转变财务风险观念,强化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把风险控制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中,从而促使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培养起良好的风险控制意识,建立起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以此来促使员工的绩效和职责紧密结合的机制,并且把风险考核工作与工作的晋升机制相联系,使得员工自身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财务风险控制是日常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达到对风险控制意识进行提升的目的,激励员工主动的参与到企业的风险控制工作中。

2、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夯实财务风险防控基础。一方面,根据我国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要求,真正做到“制度先行”,制定并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对重大投资项目要在进行效益预测的同时,还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严格制定集体决策制度,对决策失误者要追究其责任制度,从制度上和源头上监测防范财务风险。在企业的资金管理上,应该健全企业的职责分工、现金及银行存款、印章及票据的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制约制度,给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

3、构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努力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水平。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功能体系,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一方面,企业应该建立对财务风险全过程进行控制的机制,在对某一财务方案进行决策时,既要考虑方案的收益状况,也要考虑方案的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应当从内部审计工作的全局角度出发,并且对相关的财务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达到第一时间发现财务风险的目的。此外,企业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风险状况的情况出现,还应当建立起专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并且配置相应的财务审计人员,以此来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管。促使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日常化、制度化,这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高雷,李芬香,张杰.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4)

[2]刘婉立,何丽梅.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财务风险防范研究[J].经济师,2006(01)

[3]曹德芳,曾慕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06)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财务过程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新经济时代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