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实用化的学校建筑设计探讨

2014-12-12 10:38于飞
决策与信息 2014年20期
关键词:综合楼实用化教学楼

于飞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基于经济实用化的学校建筑设计探讨

于飞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起来。学校建筑是学校物质文化的体现,在其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满足外形、质量、经济实用性等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出学校建筑的经济实用性呢?本文就此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供参考。

经济化;实用化;学校建筑;建筑设计;探讨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在现代化社会中,学校建筑的设计也需要充分体现出其文化特色与功能。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正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在创办学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其物质文化,更需要全方位的体现出其学校文化。学校建筑是学校文化中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学校建筑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使学校建筑达到经济化与实用化的目的。

一、基于经济实用化的学校建筑环境设计

1、学校综合楼的经济实用性设计

在学校建筑中,综合楼是集停车、办公、活动等多种使用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在对其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首先需要考虑到建筑用地或占地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其设计成“一”字,办公区域设置在内走廊的两边,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占地面积,将各个建筑紧密联系起来,还能够留出多余的地方搞绿化带,达到美观的效果;在该综合楼当中,为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拥挤等状况,设计者可以设置两部楼梯以及一部电梯;门厅是学校综合楼建筑的中心,是疏散人群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高度设置略高,并且为了避免过于严肃,设计者可将旁边的楼梯设计为弧形,这样可以使楼梯变得生动起来;在对综合楼内部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了解甲方的需求,然后根据使用要求来对其进行合理的划分。为了使整个综合楼建筑达到美观的效果,设计者可以采用各种新材料,通过简单明晰的线条来构造出建筑物,在对该建筑物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注意的是将其与周边建筑区别开来,尽量突显出其稳重、雄伟的特点,使建筑物体现出教师人员的风范。

2、教学楼的经济实用性设计

教学楼一般是有多个单体结构的建筑物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结构,因此在对教学楼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根据当地的地形地势进行合理的设计。一般来说,教学楼的层数不宜设计过高,通常为中低层建筑,每幢建筑的间距应控制在25m左右,底层高应设计略高,上层建筑层高可略小于底层。另外,设计者可以通过走廊将两幢建筑连接起来,为了避免人流量大对教学产生影响,设计者可以根据教室将走廊设置在人流量少的一样,并且需要与运动场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设计者在设计教学楼卫生间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对教学以及人流量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到卫生间的采光问题;最后,建筑设计师应该根据甲方的需求以及教学楼的使用功能,设计者可以在各个楼层或者各方设置不同的教师,充分发挥出其使用价值,保证其采光能力,达到实用化的目的。

在对教学楼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形态造型是教学楼的表面形象,为了更能够吸引学生,设计者尽量将其变得活泼一些,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更愿意在教学楼中学习。在教学楼朝向运动场的走廊上,设计者可以从传统的对称性等各种设计手法中跳出来,通过单元化的设计手法来是整个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韵律感。同时,教学楼中的细微环节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点,设计者可以通过划分须臾来达到良好的光影效果,通过对比与渐变等各种设计手法来是建筑物富有个性化特征,进一步达到其经济实用化的要求。

3、食堂宿舍楼的经济实用性设计

食堂宿舍楼的主要功能是供师生用餐以及住宿的地方,当综合楼与教学楼设计完成之后,剩余部分的地块一般呈不规则形,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将食堂建筑与住宿楼综合起来考虑,对该地块使用效果将更加明显,底层布置为厨房、大餐厅,厨房放在北边,餐厅放在南边,学生从宿舍下来直接进入餐厅以及学生下课后进人餐厅都较为便捷,厨房对整幢宿舍楼的影响也不大;2层,3层作辅助教室,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4层以宿舍为主,每个宿舍可住八人,宿舍以中午休息为主。在卫生间的考虑上需经过甲方同意,与盥洗室结合起来统一处理、布置。

二、基于经济实用化节能设计措施

1、充分的利用了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条件和该地块的风向特点,在面设计中,尽量做到每个房间都有良好的朝向,避免不必要的局部热效应。

2、在作总平面设计时,利用景观设计,尽量多设置水体、绿化,改善建筑物周围环境。

3、建筑物设计尽量采用南北向,室内加大开窗面积。充分利用南北对流,引风人室,改善室内热环境。

4、室内设计尽量减少夏季对空调的依赖,以减少能耗利用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引导自然风人室。不但节约大量能耗还有利于人体健康。

5、所有建筑空间做到自然采光与通风,大大减少能带消耗。

6、建筑物屋顶采用挤塑笨板隔热层保温一减少尾面的热传递。

7、外墙面尽量减少凹凸面,减少外墙面的面积.并且外墙面采用浅色外墙砖或涂料,有效反射阳光,尽最减少外墙的热传递。

8、墙体采用煤研石烧结砖,有效阻隔热传递。

9、外墙玻璃窗用隔热效果好的环保玻璃和框料,尽量采用隔热效果好的新型材料,以减少能耗

三、基于经济实用化的建筑实际创新

教学建筑对相关筑造技术的要求本身并没有过高的难度,它的难度主要在于在相对拮据的经济条件下,如何采取适宜的技术,创造理想中的建筑形象,创新点的确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何既体现混凝土结构的塑性特点,同时保留建筑符号的轻盈感,使我们在对结构形体与构造节点进行设计时颇费了一番心思。我们把弧形屋而做成了反梁结构,在保证构造需要的同时,既减小了屋面板的侧面高度,也获得了柱子与尾面平接的预期效果理想与现实的创造性的结合。

基于环境适宜的创新无论采取与环境融合或是与环境对立的创作原点,我们都应对拟建环境进行细致的分析,这两种对环境的不同态度都应有着适应环境的统内核—对学校建筑内外部环境的适应。这种创新的基本逻辑在于梅个拟建地的环境都是有个性的,这些个性是形成学校建筑个性的基础与提示.我们的创新活动应基于“对环境的理解,是以理性的分析为基础的创新。例如某新校区在设计过程中,用地面积、交通情况、周边环境、绿化带的设计等都需要设计者进行全面的设计,另外,运动场地的定位、采光情况等都需要设计人员采用合理的设计手法进行设计。

四、结束语

基于技术适宜的创新。学校建筑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它的实现过程总是离不开相应的技术支持,技术的适宜有时是与经济的适宜相联系的,只有做好详尽而周密的建筑设计,并与建筑工程相结合,才能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顾涛.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06(12)

[2]黄献明.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创新[J].教育科学研究.2003(05)

[3]丁沃沃.适用、坚固与美观——谈学校建筑的设计与建造[J].建筑学报.2004(08)

于飞姓别:男,出生年月:1987.8.26,出生地:哈尔滨,毕业院校:黑龙江东方学院,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身份证号:23012198708260017

猜你喜欢
综合楼实用化教学楼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配方及生产实用化研究概况
基于昆明高校教学楼采光质量的窗墙比优化研究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关于某综合楼外墙贴面砖脱落原因的探讨
教学楼,作文本里的方格 组诗
浅谈数学作业生活化
广州珠江酒店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浅谈县级供电企业ERP实用化管理典型经验
培养服务社会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