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沉桩工艺和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014-12-13 23:11王凤
决策与信息 2014年23期
关键词:桩位沉桩桩基

王凤

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试论沉桩工艺和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王凤

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部分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这种桩型稳定性相对较强,可靠性也比较高,且工艺简单易施工,所以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喜爱。结合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工艺,本文对沉桩技术的施工工法进行探析,并得出相关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沉桩工艺;建筑施工;锤击法;应用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规定,并在大量工程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了一系列结论,指出适用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的方法主要有:锤击法、钻孔法、振动法三种。下面,笔者结合当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实际,对沉桩工艺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作详细论述。

1、初期的打桩准备

尽管预制桩的施工工艺有多种,但在实际施工时,打桩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是任何一种预制桩施工方法在实施时都要做好的一项工作。所谓打桩准备,即打桩工艺的前期准备,它决定着后期打桩操作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着打桩质量。一般来说,在施工建筑桩基工程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为了操作更加方便,施工人员多会采用拼装方法来进行桩基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打桩前期,首先要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清理,全面清除场地上残留的各种杂物,以便于在场地内修建临时的通行便道;接着,要在场地内布置一个排水系统,方便现场排水;实际施工时,要做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测量工作,以便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保障。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主要以锤击法打桩技术为例,借助锤击法工艺来对沉桩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详细如下:

1.1 桩位及打桩顺序的确定

打桩前期桩位确定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对后期打桩进度及打桩质量的影响极为严重。一般情况下,桩位选择与确定都是按照现场施工环境来测量的,通过测量技术来确定科学、合理的打桩位,满足打桩施工的要求。

桩位确定之后,接下来确定打桩顺序。由于预制桩的打桩顺序与挤土有关,所以实际施工时还得依靠挤土方向来确定。从桩群分布的密集程度来看,预制桩的打桩顺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一个方向单一的向着另外一个方向打桩;二,从中间开始,分别向两边两个不同的方向打桩;三,从中间开始,向四周不同的方向打桩。在实际施工中,打桩顺序要跟随施工情况的不同而作出相应改变。

1.2 水准点的设置

桩基施工中设置水准点的原因是对桩位加以控制,确保桩位在打桩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偏差,以免影响桩基施工质量。在目前的建筑桩基施工中,一般都会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水准点来对桩位进行控制。

2、打桩技术

打桩是施工全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打桩工艺,或打桩技术的好坏对打桩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对预制桩施工中的打桩技术加以介绍。

2.1 桩的吊装

实际打桩时,要先将提前组装好的打桩机放到指定位置上去,然后再上吊好的桩锤和桩帽,保证桩架的牢靠性;接着,借助桩架上具备的钢丝绳将桩吊起,保持垂直状态;再次,精准的将桩吊到相应的龙门导杆处,使桩的底部正好对准指定的桩位,然后慢慢放下,将桩插到土中。需要注意的是,桩的吊装过程中,原则上桩位是不可发生位移偏差的,但考虑到操作误差问题,实际施工时应该尽量将桩位的位移偏差控制在0.5%以内,并确保桩、桩帽以及桩位三者的位置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2.2 打桩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正式打桩时,对桩的锤击力度要适当,尽量减小锤的落距;锤击过程中,等到桩插入土中的深度为1-2m时,要稳定住桩靴,避免桩发生偏斜;随后,等到桩靴完全稳定之后,再慢慢、合理的增大锤击力度和锤击落距。预制桩锤击时,如果桩的类型属混凝土管桩,那么锤击的最大落距不能超过1.5m,如果锤击时采用了落锤的方式,那么锤的最大落距不应超过1m。

另外,打桩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工艺影响造成桩位附近土体发生隆起、位移等现象,致使桩位及施工场地附近的地下管线、道路等发生结构损坏,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施工时应结合现场实际采取适当措施来对打桩进行控制,常见的方法有挖设震沟、控制好打桩速度、做好地下矿井排水等等。如果桩基施工地点在已有建筑物或公共设施附近,那么在采用打桩法来进行施工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做好打桩质量的控制,比如砂井排水、预钻孔取土打桩等方法。另外,如果打桩时遇到了桩顶破损或桩身被毁坏的情况,则应该立即暂停打桩,将桩顶或桩身的缺陷改良之后再继续打桩。

3、做好打桩记录

打桩工程是一项隐蔽工程,为确保工程质量,分析处理打桩工程中常见的质量事故和为工程质量验收提供重要依据,必须对每根桩的施打进行测量并作记录。记录项目要包括锤击数、锤落距、最终贯入度、桩顶标高、偏位等。

如用落锤、单动汽锤或柴油打桩锤,在开始打桩时,即应测量记录桩身每沉落lm所需要的锤击次数以及桩锤落距的平均高度。在桩下沉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在规定落距下,每一阵(每10击为一阵)后测量其贯入度,当其数值达到或小于设计所要求的贯入度时,打桩即可停止。

4、打桩的质量控制

打桩常见的质量通病有桩顶碎裂、桩身断裂、桩身跳动回弹和桩顶位移。这些质量问题可能是由于施工前的障碍物排除不当、桩质量不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桩锤选择不当、沉桩顺序出现问题或者贯入度不够引起。因此要对打桩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对打桩进行质量控制主要是使贯入度与沉桩标高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桩顶和桩身完好,另一方面是确保打入后的桩的偏差未超出允许范围。打桩的控制原则是,对于桩靴位于坚硬、硬塑的黏性土、碎石土、中密以上的砂土或风化岩等土层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也可以桩靴进入持力层深度或桩靴标高作为参考。贯入度是指每锤击一次桩的入土深度,而在打桩过程中常指最后贯入度,即最后一击桩的入土深度。实际施工中一般是采用最后10击桩的平均入土深度作为最后贯入度。测量最后的贯入度应在桩顶没有破坏、锤击没有偏心、锤的落距符合规定、桩帽和弹性垫层正常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沉桩尚未到达设计标高,而贯入度突然变小,则可能土层中夹有硬土层,或遇到孤石等障碍物,此时切勿盲目击打,应会同设计勘探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当出现了上述问题时,工程人员要做好记录,及时上报,并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旋,防止问题扩大,修复或解决完成后也要做好记录,以备后续检查。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其实就是一种沉桩工艺,本文中所论述的锤击打桩技术也属于沉桩工艺中的一种,在当前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沉桩工艺不但有效的保障了建筑结构的质量,还提高了施工的进度,给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孟祥文.大型厂房桩基础施工中难点的分析[J].科技资讯,2006(03).

[2]周志新,赵阳.有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4).

[3]王国川,何灼祥.钻孔灌注桩砼水下浇注施工及其工程事故的预防与处理[J].科技与企业,2013(17)

身份证号:230882198402235468

猜你喜欢
桩位沉桩桩基
桩筏基础在处理桩基质量问题中的应用
桥梁桩基处理泥浆固化技术应用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高桩码头PHC沉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房建工程混凝土预制管桩静压沉桩施工技术
建筑桩基检测及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探讨
自动沉桩技术在光伏电站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采用 GPS RTK复测输电线路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