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县扫竹坞煤矿地质特征及储量前景

2014-12-13 08:07刘心翼贾荣乐
江西煤炭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含煤石门泥岩

刘心翼,贾荣乐

(江西煤田地质局 二二三地质队,江西 鹰潭 335000)

扫竹坞煤矿区位于局里向斜的东南翼,浅部表现为一倒转的“单斜构造”,整体为受逆断层破坏的平卧褶曲。

1 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由下而上)主要为二叠系下统上饶组童家段(P1sh4)、二叠系上统雾霖山组(P2w)。

二叠系下统上饶组童家段(P1sh4):为砂岩、粉砂岩、泥岩交互沉积,含煤13层(B1~B13),可采1层(B12)。本段厚314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二叠系上统雾霖山组(P2w):由中~粗粒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和煤组成,产少量植物化石,含煤4层(C16~C19),可采1层(C6)。本段厚29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 构造

本煤矿区位于局里向斜的东南翼,浅部表现为一倒转的受逆性断层破坏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近北北东向;倾向东,地层倾角40°~55°,一般42°;F1断层下盘地层趋于正常,倾向转为西,倾角10°~35°,一般28°。总体为一平卧褶曲。

矿区主要断层为F1,属逆断层,走向北北东(与地层走向近似平行),倾向南东东,倾角45°~60°,贯穿矿区南北。在-18m 及-140m 水平石门巷道处遇见F1断层,断距约100m,破坏了褶曲的完整性,煤层的连续性遭到了破坏。

矿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

3 煤层

3.1 含煤性

扫竹坞煤矿的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上饶组的童家段(P1sh4)和二叠系上统雾霖山组下段(P2w1),根据其含煤性的差异,前者为B煤组,后者为C煤组。

B煤组:含煤13层(B1~B13),巷道所揭露的煤层厚度大多不可采,只有B12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含煤系数最高2.02%,最低0.33%,平均0.53%。

C煤组:含煤1~4 层,自下而上编号为C16、C17、C18、C19。巷道揭露的煤层厚度仅C16煤层可采,其余均不可采,含煤系数最大3.01%,最低0.63%,平均1.55%。

3.2 可采煤层

C16煤层:位于雾霖山组下段中上部,呈似层状产出,倾角30°~50°(倒转)。该煤层在煤矿区范围分布于西部,目前井下有+3.9m、-18m、-140m 三个水平控制,走向煤巷控制长度已达到620m,并已进行开采。从井下实测煤层厚度点看,煤厚1.0~3.2m,平均2.02m;点可采率100%,煤层结构较简单,偶见有1~2层薄夹矸,夹矸厚度在0.1~0.2m 之间。由此可见,C16煤层在本矿内为大部可采较稳定的煤层,煤层顶板为细砂岩,底板为铝土质泥岩。

B12煤层:位于童家段的下部。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煤层倾角40°~55°(倒转)。从12个煤层厚度点看,可采点8个,不可采点4个,点可采率67%,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煤层可采厚为1.1~1.8m,平均1.33m,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其顶板为泥岩,底板为粉砂岩。

由化验结果可知:C16为煤层为高灰、特低硫、低热值无烟煤。B12为高灰、低硫、中热值无烟煤。

4 资源储量前景

目前矿山-200m 以上面临枯竭,需探求深部资源情况。由于扫竹坞煤矿生产巷道标高所限,对深部煤层赋存情况了解不够,为此根据紧邻的春天坞煤矿资料来分析推断该矿深部煤层的赋存情况。

根据春天坞煤矿-235m 石门资料,C16煤层见煤点并不在F1断层的上盘,而是在F1断层的下盘,因为在该石门中由西向东,首先见到的是C16煤层,然后才见到F1断层,F1断层与上一水平石门所见的断层产状一致,而煤层产状却和上一水平石门所见相反。由此推断,C16煤层在F1下盘转为正常。2014年3月该矿在-235m 石门见煤点以西施工了2-1钻孔,根据钻孔资料,在-300m 标高也见到了C16煤层,进一步证实推断是正确的,由此可以断定C16煤层产状在F1断层上盘为倒转,在F1断层下盘变为正常(见图1)。

图1 1线构造预想剖面

扫竹坞煤矿位于春天坞煤矿的南面,两矿在煤层走向上紧邻,其间相距不足200m。根据春天坞煤矿生产及勘探资料,完全可以推断,扫竹坞煤矿深部煤层赋存情况应和春天坞煤矿基本相同。其深部仍有可以开采利用的资源,为确保预测的准确,矿山可在-200m 大巷,打暗立井或钻孔,进一步证实。

如果F1下盘蕴藏的煤层被证实,初步估算,其资源储量可增加95多万吨,可为矿山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猜你喜欢
含煤石门泥岩
石门二十四景
汉中石门十三品
基于工程实践的火电厂含煤废水集转措施探讨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
含煤地层的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及防护研究
石门茶产业简介
高孔低渗泥岩渗流-损伤耦合模型与数值模拟
对临《石门颂》
昭苏盆地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研究
基于模型正演的深层砂泥岩薄互层地震分辨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