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大有可为

2014-12-17 12:31申建军
北京观察 2014年1期
关键词:北京市政协孵化器中关村

文 申建军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大有可为

文 申建军

新的技术革命大潮已经涌来,应对改革和创新要有重点,不能面面俱到,重点中的点睛之笔就是要抓好科技企业孵化器。

2013年,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与部分民主党派市委、市科研院联合开展“加快推进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调研,市政协办公厅已在2013年年底,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席会议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的建议案》。

以上游环节为突破点

孵化器,本义是指人工孵化禽蛋的专门设备。后来这个词被引入经济领域后含义全变了,应当叫做科技企业创新服务器。借用孵化作形象化比喻,指在企业创办初期,有一个集中的空间,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旨在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等进行孵化,以期科技成果或企业成长壮大。当企业从孵化器“毕业”时,已不能比做弱小的鸡蛋,而是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小鸡。再经过“加速器”等培养,有可能成为很有竞争力的企业。

北京市政协为什么会选择“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这个题目进行调研,并动用其科技委内外专家的力量,发动委员、各民主党派成员等一起做了近半年的调查研究,最后提出一份有见地的建议案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北京市已经走到了创新驱动和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习近平同志在率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现场学习时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世界范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

创新驱动,从哪抓起?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看法,总书记在中关村也提出了“五个着力”,十分全面。落实到北京市政协,不可能同时盯住五个大方面,从中选题,抓住创新驱动的上游环节作为抓手和突破点,这就是本市的科技型孵化器建设发展问题。

新模式勇立潮头

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是伴随一批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下海”创业应运而生的。经历了创业服务中心初始形态,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快速发展等阶段后,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助推科技创新、促进就业、创造新企业和新税源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启明星辰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就是这一时期孵化成果的代表。

进入本世纪,首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始终站在服务创新驱动的前沿,涌现了一批面目全新的孵化器,逐步形成了有首都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截至2011年底,北京地区国家级企业孵化器累计毕业企业2554个,其中毕业时收入达到千万元的企业90个。据最新统计,本市孵化器现已超过130家,是国内仅次于湖北的孵化器集中地区。其中有不少是以创新工场为代表的新型孵化器,这些孵化器以市场化,民营运营等方式,集中了一些成功企业家、天使投资人、有经验的创业导师团队等崭新的创业服务模式。北京市的孵化器早已不是早期的出租房子再加帮忙找贷款这样的简单中介形式。委员们到车库咖啡等新型孵化器所见,举办者一天仅收相当于喝茶的钱,就能为创业者提供一天创业服务,包括帮助联系创业导师辅导和帮助联系工商登记等。此外,创业邦、汇龙森等民营孵化器已经崭露头角。创新活力在中关村涌动,创新企业在中关村层出不穷,连在全球孵化器行业领先的美国硅谷,也看到了他们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在中关村。

北京市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内处于比较领先地位,但还达不到中央提出的要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示范区”的要求。为了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参与政府在制订和完善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方面的决策研究,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与部分民主党派,市科研院联合开展调研,听取了科技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情况通报,深入到各类孵化器进行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广泛听取孵化器管理者和科研人员的意见。

全力扶持新兴产业

经过历时三月的调研,委员们认为,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这样五方面需要继续提高:在链接与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方面还要提高;在政府所提供的服务特别是高端增值服务方面还要提高;在扶持孵化器发展的政策方面还需要完善;在促进孵化器提升自身创新动力能力方面还要提高;在扩大孵化器国际化水平方面还要提高。

调研组经过认真讨论、梳理,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12条建议。这些建议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作四个方面:

第一,引导和支持全社会力量关注和参与孵化器建设。这方面内容主要包括进一步帮助孵化器融资,帮助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使各类中介机构和第三方服务有序进入孵化过程,主动为在孵企业服务等。第二,提高政府为孵化器服务的效率。这方面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领导的会商机制专门讨论和解决孵化器问题;建立孵化器联盟以加强联系;完善支持孵化器发展的政策环境,简化政府审批项目和流程等。第三,提升孵化器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方面内容主要包括对孵化器本身要作为新兴企业和产业来对待,完善其管理服务机制,加强孵化器对“政、产、学、研、贸、金”等多方面创新要素的整合能力。完善对孵化器的考评机制和延伸其为毕业企业服务。第四,大力推进孵化器国际化发展。这方面内容主要是“走出去,请进来”。把孵化器开办到国际科技创新最先进,最发达的地方去,支持本地孵化器与海外知名孵化器合作,也用政策欢迎他们到北京来开办分支机构。还要吸引可孵化的企业苗子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到北京来接受孵化。

展望未来五年,本市的经济结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创新来驱动。委员们认为,新的技术革命大潮已经涌来,应对改革和创新要有重点,不能面面俱到,重点中的点睛之笔就是要抓好科技企业孵化器。上游抓好了,下游才能在新的潮流中不但不落后于时代,而且还要引领世界科技创新的潮头。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 郭隆

猜你喜欢
北京市政协孵化器中关村
我的梦
蒙古国孵化器能力建设创新研究
北京市政协“最具影响力优秀提案”揭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任命专门委员会主任的决定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孵化器清场
图数解说中关村
影像
中关村的记录者
基于DEA有效性分析的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评价——以西部地区30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