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正由“量”向“质”转变

2014-12-20 04:48
中国畜牧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节本牛羊肉高端化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徐嵩龄撰文指出,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由“量农业”向“质农业”过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首先关注的是对人民生活的保障,体现在满足“量”的供应上。因此,以数量发展为特征的“量农业”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但一味倚重“量农业”,必然会牺牲农业经济绩效。因此,必须在品种、技术、生产环境、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下工夫,在保“量”的基础上发展以高安全、高品质、高效率、高收益为特征的“质”模式。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转型升级中同样需要由“量”向“质”过渡。家禽、生猪产业逐步转为向技术和质量要效益。而牛羊肉价格的上升,既体现了消费者对“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同时也推动着肉牛肉羊产业向“质”模式转变。事实显示,“质”模式的发展空间、经济绩效、抗风险能力均远高于单纯的数量发展。

家禽企业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来赢取市场。而生猪产业方面,农业部近日发布了关于生猪生产节本增效的技术指导意见,建议养殖场户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实现生猪生产节本增效。这些均体现了畜牧业向“质”要效益的转变。

连涨13年的牛羊肉价格也体现了消费者对“质”的需求。近年来,人们从“有啥吃啥”发展到“想啥吃啥”,逐渐向“啥好吃啥”过渡,促进了牛羊肉刚性需求的增加。即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由“量”转向“质”。因此,要化解现在的牛羊肉供应之困只能在“质”上做文章,通过标准化规模养殖、改良品种提高单产水平等措施来提质增效。

当然,“质”不仅指“提质增效”,还包括有竞争力的差异化特色。近十多年的经验表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化,对畜产品的需求层次更高、支付能力更强,为高质特色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畜牧业有必要体现“质”的差异和特色,进行产品分层分级发展。在保“量”的基础上求“质”,在提“质”的方向上求“量”,走高端化、分层化之路,推动常规畜牧业优质化,特色畜牧业高端化。

猜你喜欢
节本牛羊肉高端化
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让云南节本增效24.30亿元
聚甲醛高端化亟待解决 中国企业将如何破局
巧除牛羊肉膻味
后工业化时代上海制造业发展定位和对策研究
豫西旱地小麦农艺农机融合节本增效技术模式
牛羊肉:产消继续增长供需总体偏紧
新疆:肉孜节前夕 牛羊肉价格微涨
简析制约我国眼镜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商务部:中央储备牛羊肉定向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