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黎阳仗鼓的调查与保护研究

2014-12-20 22:52江伟
关键词:皖南保护

江伟

摘 要:黎阳仗鼓是一种以祭神、祭祖、参与庙会等节庆活动为主体的民俗表演形式,也是一种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相结合的民间艺术。本文对黎阳仗鼓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对仗鼓文化现存状况进行思考研究,从而提出对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皖南;黎阳仗鼓;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142-03

素有“唐宋的黎阳,明清的屯溪”之美誉的黎阳镇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溪区古为徽商的发祥地之一,今为国际旅游城市黄山市的中心地区,其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各种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地方特色浓厚,民族风格鲜明,如仗鼓、抬阁、板凳龙、吊狮、地戏等等。这些艺术不仅是屯溪区历史文化的一个见证,更是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黎阳仗鼓的发源地就在于此,它主要分布于屯溪的黎阳、隆阜、蟾川,也流传到休宁的海阳、临溪、榆村、五城这几个区域。无论是从历史留存的遗迹上面进行整理,还是从后来者的重大发现中再次深层次地考究,其一能够挖掘出黎阳仗鼓更为内在的文化价值,其二发现它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于此提出较为科学的解决方法,加强对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使其成为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黎阳仗鼓的历史渊源

秦汉之前,山越人的居住之地在古徽州,祖祖辈辈在此生活居住,繁衍生息。其所居之处崎岖陡峭,多为山谷之地,隔山相望,人们常常“呼许之歌,一唱十和”。初始,山越人采用以击鼓为号传递信息,天长日久,自然形成击鼓之举。人们击鼓自娱习以为俗,这便是仗鼓的最原始胚胎。

随着时间的推移,仗鼓逐渐演变成用于战争时擂鼓助威,欢迎凯旋。隋末时期忠君爱国的越国公汪华①为保境安民赴汤蹈火血战沙场,以仗鼓鼓舞士气豪壮军威,胜利归来庆祝得胜。因此,“战鼓”和“得胜鼓”的称号亦由此而来。

此后,仗鼓成为在民间被用来祭祀祭祖、祈求神灵的一种活动方式,被人们视为“神祉”。其社会地位也由此提升,成为庙会上一项重要内容,非隆重庄严的场合不得轻易擂响以及组织队伍演奏。

“靖阳节”是黎阳汪氏村民祭奉先祖越国公汪华的传统庙会,其正日是农历八月十三,称为“八月靖阳”,庙会会期前后半月有余。家家户户“磨豆腐(亦挨豆干)”,男女老少“打仗鼓”,在此期间各种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游艺活动相继闹开。上下黎阳请两个戏班打擂台,连唱三天三夜娱神戏。在庙会的前一夜即八月十二日夜间,汪公庙和九相公庙的11尊“老爷”神像依次被请出,或骑马,或坐轿,列队摆出全副仪仗“出游”,火牌、火把、火流星开道,五色蜈蚣旗、三角旗、黄罗伞数不胜数。此时黎阳仗鼓重头戏“老爷出游”隆重登场,24位青壮年头戴红顶帽,内穿白衬衣,外添黄马褂,下着黑彩裤,脚踏薄底鞋,同时上街“打仗鼓出游”。再之,唢呐、云锣、曲笛、爆竹、土铳齐上阵,其声透彻云霄,场面十分壮观[1]。

黎阳仗鼓以明清时期最为兴盛,至明末清初,仗鼓已渐渐从庙堂走入民间,成为村民用于村头广场、街头巷尾的一项自娱自乐的民俗表演活动。

二、黎阳仗鼓的表现形式与传承谱系

仗鼓周边以杂木为主要材料制作,上下两面均以牛皮蒙住,在鼓的上下边缘镶嵌着两圈大小均一的铜钉包。其直径约40公分,高约20公分(民国时期仗鼓直径30公分,高20公分),以扁圆形呈现。一人一鼓,左手持鼓环,右手执鼓槌,用红缎带斜背于身前进行敲打。②其常以四鼓、两笛、一云锣为一班,必要时会增加唢呐的伴奏。仗鼓班数的多少依据庆典隆重的程度而定。表演时所用的器具有:仗鼓、五色蜈蚣旗、三角旗、黄罗伞、云锣、大游锣、笛子、唢呐,具体数量依据情况而定。

鼓手服饰穿戴别具风格,头扎三角巾,上穿黑色打衣,左右肩、腰交叉扎红色大带,下着黑色彩裤,脚登薄底鞋。今着装稍作变化,多以红色头巾、黄色上衣、红色裤子,腰间系红色或黑色缎带为主。

仗鼓在演奏与敲打方面独具特色,鼓手用鼓槌在鼓面与鼓边上相互交替敲打,上下单击,左右双击,前后绕边击等击法,配以民族乐器伴奏,鼓响声脆,加之节奏明快,动作整齐有力,艺术效果极其强烈。仗鼓基本动作有踏步、弓步、前进步、后退步以及十字步等步伐。在击鼓行进之时,鼓手们要以此些动作为主,根据场地表演所需,可增加圆场、穿越等队形变化。休宁五城得胜鼓在演奏时,虽无乐曲伴奏,但却增加了大夹板的碰击,仗鼓与夹板两者相互交错敲打,形成“哒,咚咚;哒,咚咚”的声响,威武雄浑,震撼人心,别具韵味。

记谱方面,黎阳仗鼓有只属自己的乐队曲,其以中国传统的工尺谱③的方法来记谱。仗鼓简谱及工尺谱记述如谱例1和谱例2所示。

曲谱中“X”为鼓声,“X”为鼓边声。节拍在2拍子与3拍子之间交替变换。旋律音以“宫、商、角、徵、羽(即1、2、3、5、6)”为主。工尺谱中采用“上、尺、工、凡、六、五、乙”等汉字来记录音高,与简谱中“1、2、3、4、5、6、7”相对应。

从其演出效果来看,笔者认为仗鼓有如下几点特征:

第一,具有完整性:服饰穿戴,仗鼓敲打,乐曲演奏,舞蹈表演,融合一体不单调。

第二,具有民俗性:仗鼓来自于民间,自身就带有地方特色,百姓祭神祭祖举办大型庙会,组织仪仗队进行仗鼓演出,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

第三,具有简易性:仗鼓曲调一目了然,鼓点明快好学,群众易于掌握,在短时之内便能组织起来参与表演。

第四,具有演绎性:仗鼓原始时是以节庆活动为主体的民俗表演形式,经过加工、完善、创新之后成为舞台上一道亮丽的民俗节目。如《仗鼓》参加第一届至第九届黄山国际旅游节的开幕式及第六届国际民间文化节的开幕式演出等多项重要活动,在舞台上其观赏性和新颖性极强。

三、黎阳仗鼓的研究价值

仗鼓文化的性质是一种民间的、活态的历史文化,通过它可以看到当时黎阳以及相邻地区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以及逐渐形成的民俗文化。从仗鼓历史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如隋末时期英雄汪华引领农民起义,以仗鼓壮军威庆胜利;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将军张巡奉命守雍丘,后移守睢阳,在睢阳抗战时发生的种种事宜,后人均有迹可循。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仗鼓文化对于研究徽州文化、徽州民间习俗有着重要的参考功能,如所用工尺谱记录的仗鼓曲谱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民间记谱法便是一个范本。作为一个舞台演出的精品民俗节目,在打击乐上有仗鼓、夹板、键铃;在吹奏上采用竹笛、哨呐、笙;在动作上加入各种舞蹈步伐,丰富多彩。从性质上,打仗鼓是一种民间器乐。从旅游开放角度来看,黄山市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不仅有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等多个旅游景点,还有众多丰富的人文景观,外来游客居多,为黄山市带来一定质量和数量上的双重经济发展。黎阳仗鼓作为一个舞台艺术,与旅游相结合,丰富旅游内容,积极对外演出,从而吸引更多游客观光,不仅创造经济价值,同时对外传播徽州文化。endprint

四、黎阳仗鼓的保护与开放的建议

笔者建议,对黎阳仗鼓应尽量遵循原真性和整体性的保护方式。所谓原真性,即真实性。对仗鼓进行原真性保护,这是因为:

第一,保护真实的文化遗产,这是最基本底线。

第二,保留遗产的真实信息,无论是仗鼓的文化背景还是现存状况,均应真实书写,不能添枝加叶或虚实相接。

第三,保护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仗鼓遗产研究、保存、传承等都要如实反映遗产的情况。

但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具有活态性的仗鼓文化也会不断变化,如服饰的改造、鼓法的衍变、舞蹈的艺术化处理、古村落的变迁等等,这便很难一直保护其全部真实面貌,此种问题的存在是在所难免的。竭尽所能保护它的真实性,对后人来说是一份责任和一种使命。

而所谓整体性,即完整性。对仗鼓进行整体性保护应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保护仗鼓遗产的全部内容和形式,包括演奏者的服饰、曲谱、制作器具的技术、表演的内容等等。

第二,保护仗鼓文化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相关习俗(如八月靖阳、蟾川庙会)等等。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随着时间的更替可能会有大幅度的变动,但追求“残缺”更胜于不闻不问,在原有的基础上制定制度,进行有条件的制约和保护。给予孕育仗鼓文化的古村落以特殊荣誉称号,如命名“黎阳——古老的艺术之地”等,多种保护方式并存。

第三,黎阳仗鼓的数字化保护水平亟待提高。从旧时的拍照(演出场景、鼓手、队形、步伐、服饰)、收藏物品(仗鼓、云锣、大游锣)等工作层度转化为数码拍摄、录音和摄像仗鼓演出的各项活动和形式、仗鼓专题制作、采访老艺人的过程、群众采访、历史场景再现等等,制作成一系列黎阳仗鼓宣传片。在徽州文化网络数字资源库中,将已有的仗鼓文化扩充内容。笔者认为可增添内容包括:添加仗鼓的文献数据、图片数据、音响数据、视频数据。四大数据资料用“各自独立”和“相互联系”两种方式并存,使其网络化,达到图文并茂、视听相辅的效果。另外在内容发布区域及时添加仗鼓最新新闻,提高其知名度,强化民众记忆,增加民众兴趣。同时在论坛、留言板等各种文化交流平台添加仗鼓知识问答和问题讨论。

第四,提高广大民众保护黎阳仗鼓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黎阳镇政府的主要工作是调查和研究仗鼓文化及所需保护措施等问题,与之制定全套计划。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份遗产,政府只是起一个领导作用,真正起关键作用的乃是广大民众,尤其是黎阳镇的广大市民,民众的力量更真实有力。仗鼓来源于民间,其保护工作自然应在民间展开,黎阳镇的广大民众才是承载仗鼓文化的主体。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力度,唤醒黎阳镇及流传地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促进其积极性,培育当地人民对仗鼓文化的保护责任感,形成保护文化的风气。政府在保护的前提之下给予已有的仗鼓传承人以物质奖励,鼓励传承人举办相关传习班进行带徒传艺,消除他们所担忧的如没有经济来源等问题的些许顾虑。给予其荣誉称号,如“黎阳仗鼓艺术大师”、“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称号。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培养仗鼓后继人才,避免再次出现断代现象,使其传承有人,且创新发展下去。人民政府开展文化教育,鼓励年轻一代多多参与。积极参与文化艺术节汇演,如艺术踩街;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和民间艺术比赛,在参加过程中培养人们的兴趣,“熏陶”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五,创新演出模式。黎阳仗鼓的演出活动已开展多种,但究其演出内容,还固守在原初,没有较多变化。在不丢弃原有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实行既显现原汁原味又焕发新的活力的各种模式,长远发展。笔者建议在黎阳仗鼓原有的基本步伐和击打方式之外,创造更多新型的步伐、打法、舞蹈动作和队形变化,使其更具观赏性。另外,仗鼓乐队曲较为简单,节奏多以2/4、3/4为主,整体旋律起伏变化较小。在此之上,可丰富节奏型,增加快板、慢板、散板等,增强节奏感,敲击时快慢有度、强弱交替。改变鼓声和鼓边声的落点处,疏密相接。变动旋律路线,添加伴奏乐器。最后,还可以演奏者服饰原有元素为主设计服装;以具有代表性或信仰的图腾装饰鼓面,增加视觉效果。

保护和传承黎阳仗鼓文化,不仅使文化自身的艺术特色得以保存,而且为黄山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份重要资源,同时也避免一种传统艺术再次面临退化甚至消失的境况。创新发展这一民间乐种,使之文化价值上升一个层面,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学习。保护、传承和发展仗鼓文化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方能逐步改变它的现状。让“听见仗鼓响,就往黎阳赶”的谚语世代流传在屯溪区的街头巷尾。

——————————

注 释:

①汪华(587-649年),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他先后攻下歙州、宣州、杭州、婺州、饶州、睦州,建立吴国,成为江南六州最高统治者。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汪华上表归附唐朝,唐高祖李渊下诏特封他为越国公。死后,被民间尊为汪公大帝,建庙宇行祭祀,以念其保境安民之功。

②引自黎阳仗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39-42.

②工尺谱,以音高符号(首调唱名法)为“工、尺”等字而得名的一种记谱法,为中国所特有。现代工尺谱以“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十个汉字作为音高的基本符号。因流传的时期、地区、乐种的不同,在音字、字体、宫音位置、唱名法等方面各有差异。

参考文献:

〔1〕余振.浙江千岛湖中洲镇扎溪村“九相公庙会”调查报告[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10(3).

〔2〕傅谨.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艺术威胁[J].民族艺术,2007(1).

〔3〕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对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再认识[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08(1).

〔4〕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5〕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6〕裴张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及其实施措施[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08(1).

〔7〕崇秀全.依靠基层社区和广大民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08(1).

〔8〕戴魁.刍议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从内丘纸马艺术的挖掘与保护谈起[J].社会科学论坛,2008(8).

〔9〕黄春玲,王涛.从“常山战鼓”看民间传统艺术的发展和保护[J].民族艺术,2010(6).

〔10〕刘利娜.兴宁杯花舞的传承与发展[J].神州民俗,2011(164).

(责任编辑 孙国军)endprint

四、黎阳仗鼓的保护与开放的建议

笔者建议,对黎阳仗鼓应尽量遵循原真性和整体性的保护方式。所谓原真性,即真实性。对仗鼓进行原真性保护,这是因为:

第一,保护真实的文化遗产,这是最基本底线。

第二,保留遗产的真实信息,无论是仗鼓的文化背景还是现存状况,均应真实书写,不能添枝加叶或虚实相接。

第三,保护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仗鼓遗产研究、保存、传承等都要如实反映遗产的情况。

但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具有活态性的仗鼓文化也会不断变化,如服饰的改造、鼓法的衍变、舞蹈的艺术化处理、古村落的变迁等等,这便很难一直保护其全部真实面貌,此种问题的存在是在所难免的。竭尽所能保护它的真实性,对后人来说是一份责任和一种使命。

而所谓整体性,即完整性。对仗鼓进行整体性保护应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保护仗鼓遗产的全部内容和形式,包括演奏者的服饰、曲谱、制作器具的技术、表演的内容等等。

第二,保护仗鼓文化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相关习俗(如八月靖阳、蟾川庙会)等等。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随着时间的更替可能会有大幅度的变动,但追求“残缺”更胜于不闻不问,在原有的基础上制定制度,进行有条件的制约和保护。给予孕育仗鼓文化的古村落以特殊荣誉称号,如命名“黎阳——古老的艺术之地”等,多种保护方式并存。

第三,黎阳仗鼓的数字化保护水平亟待提高。从旧时的拍照(演出场景、鼓手、队形、步伐、服饰)、收藏物品(仗鼓、云锣、大游锣)等工作层度转化为数码拍摄、录音和摄像仗鼓演出的各项活动和形式、仗鼓专题制作、采访老艺人的过程、群众采访、历史场景再现等等,制作成一系列黎阳仗鼓宣传片。在徽州文化网络数字资源库中,将已有的仗鼓文化扩充内容。笔者认为可增添内容包括:添加仗鼓的文献数据、图片数据、音响数据、视频数据。四大数据资料用“各自独立”和“相互联系”两种方式并存,使其网络化,达到图文并茂、视听相辅的效果。另外在内容发布区域及时添加仗鼓最新新闻,提高其知名度,强化民众记忆,增加民众兴趣。同时在论坛、留言板等各种文化交流平台添加仗鼓知识问答和问题讨论。

第四,提高广大民众保护黎阳仗鼓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黎阳镇政府的主要工作是调查和研究仗鼓文化及所需保护措施等问题,与之制定全套计划。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份遗产,政府只是起一个领导作用,真正起关键作用的乃是广大民众,尤其是黎阳镇的广大市民,民众的力量更真实有力。仗鼓来源于民间,其保护工作自然应在民间展开,黎阳镇的广大民众才是承载仗鼓文化的主体。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力度,唤醒黎阳镇及流传地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促进其积极性,培育当地人民对仗鼓文化的保护责任感,形成保护文化的风气。政府在保护的前提之下给予已有的仗鼓传承人以物质奖励,鼓励传承人举办相关传习班进行带徒传艺,消除他们所担忧的如没有经济来源等问题的些许顾虑。给予其荣誉称号,如“黎阳仗鼓艺术大师”、“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称号。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培养仗鼓后继人才,避免再次出现断代现象,使其传承有人,且创新发展下去。人民政府开展文化教育,鼓励年轻一代多多参与。积极参与文化艺术节汇演,如艺术踩街;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和民间艺术比赛,在参加过程中培养人们的兴趣,“熏陶”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五,创新演出模式。黎阳仗鼓的演出活动已开展多种,但究其演出内容,还固守在原初,没有较多变化。在不丢弃原有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实行既显现原汁原味又焕发新的活力的各种模式,长远发展。笔者建议在黎阳仗鼓原有的基本步伐和击打方式之外,创造更多新型的步伐、打法、舞蹈动作和队形变化,使其更具观赏性。另外,仗鼓乐队曲较为简单,节奏多以2/4、3/4为主,整体旋律起伏变化较小。在此之上,可丰富节奏型,增加快板、慢板、散板等,增强节奏感,敲击时快慢有度、强弱交替。改变鼓声和鼓边声的落点处,疏密相接。变动旋律路线,添加伴奏乐器。最后,还可以演奏者服饰原有元素为主设计服装;以具有代表性或信仰的图腾装饰鼓面,增加视觉效果。

保护和传承黎阳仗鼓文化,不仅使文化自身的艺术特色得以保存,而且为黄山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份重要资源,同时也避免一种传统艺术再次面临退化甚至消失的境况。创新发展这一民间乐种,使之文化价值上升一个层面,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学习。保护、传承和发展仗鼓文化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方能逐步改变它的现状。让“听见仗鼓响,就往黎阳赶”的谚语世代流传在屯溪区的街头巷尾。

——————————

注 释:

①汪华(587-649年),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他先后攻下歙州、宣州、杭州、婺州、饶州、睦州,建立吴国,成为江南六州最高统治者。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汪华上表归附唐朝,唐高祖李渊下诏特封他为越国公。死后,被民间尊为汪公大帝,建庙宇行祭祀,以念其保境安民之功。

②引自黎阳仗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39-42.

②工尺谱,以音高符号(首调唱名法)为“工、尺”等字而得名的一种记谱法,为中国所特有。现代工尺谱以“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十个汉字作为音高的基本符号。因流传的时期、地区、乐种的不同,在音字、字体、宫音位置、唱名法等方面各有差异。

参考文献:

〔1〕余振.浙江千岛湖中洲镇扎溪村“九相公庙会”调查报告[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10(3).

〔2〕傅谨.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艺术威胁[J].民族艺术,2007(1).

〔3〕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对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再认识[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08(1).

〔4〕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5〕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6〕裴张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及其实施措施[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08(1).

〔7〕崇秀全.依靠基层社区和广大民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08(1).

〔8〕戴魁.刍议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从内丘纸马艺术的挖掘与保护谈起[J].社会科学论坛,2008(8).

〔9〕黄春玲,王涛.从“常山战鼓”看民间传统艺术的发展和保护[J].民族艺术,2010(6).

〔10〕刘利娜.兴宁杯花舞的传承与发展[J].神州民俗,2011(164).

(责任编辑 孙国军)endprint

四、黎阳仗鼓的保护与开放的建议

笔者建议,对黎阳仗鼓应尽量遵循原真性和整体性的保护方式。所谓原真性,即真实性。对仗鼓进行原真性保护,这是因为:

第一,保护真实的文化遗产,这是最基本底线。

第二,保留遗产的真实信息,无论是仗鼓的文化背景还是现存状况,均应真实书写,不能添枝加叶或虚实相接。

第三,保护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仗鼓遗产研究、保存、传承等都要如实反映遗产的情况。

但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具有活态性的仗鼓文化也会不断变化,如服饰的改造、鼓法的衍变、舞蹈的艺术化处理、古村落的变迁等等,这便很难一直保护其全部真实面貌,此种问题的存在是在所难免的。竭尽所能保护它的真实性,对后人来说是一份责任和一种使命。

而所谓整体性,即完整性。对仗鼓进行整体性保护应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保护仗鼓遗产的全部内容和形式,包括演奏者的服饰、曲谱、制作器具的技术、表演的内容等等。

第二,保护仗鼓文化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相关习俗(如八月靖阳、蟾川庙会)等等。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随着时间的更替可能会有大幅度的变动,但追求“残缺”更胜于不闻不问,在原有的基础上制定制度,进行有条件的制约和保护。给予孕育仗鼓文化的古村落以特殊荣誉称号,如命名“黎阳——古老的艺术之地”等,多种保护方式并存。

第三,黎阳仗鼓的数字化保护水平亟待提高。从旧时的拍照(演出场景、鼓手、队形、步伐、服饰)、收藏物品(仗鼓、云锣、大游锣)等工作层度转化为数码拍摄、录音和摄像仗鼓演出的各项活动和形式、仗鼓专题制作、采访老艺人的过程、群众采访、历史场景再现等等,制作成一系列黎阳仗鼓宣传片。在徽州文化网络数字资源库中,将已有的仗鼓文化扩充内容。笔者认为可增添内容包括:添加仗鼓的文献数据、图片数据、音响数据、视频数据。四大数据资料用“各自独立”和“相互联系”两种方式并存,使其网络化,达到图文并茂、视听相辅的效果。另外在内容发布区域及时添加仗鼓最新新闻,提高其知名度,强化民众记忆,增加民众兴趣。同时在论坛、留言板等各种文化交流平台添加仗鼓知识问答和问题讨论。

第四,提高广大民众保护黎阳仗鼓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黎阳镇政府的主要工作是调查和研究仗鼓文化及所需保护措施等问题,与之制定全套计划。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份遗产,政府只是起一个领导作用,真正起关键作用的乃是广大民众,尤其是黎阳镇的广大市民,民众的力量更真实有力。仗鼓来源于民间,其保护工作自然应在民间展开,黎阳镇的广大民众才是承载仗鼓文化的主体。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力度,唤醒黎阳镇及流传地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促进其积极性,培育当地人民对仗鼓文化的保护责任感,形成保护文化的风气。政府在保护的前提之下给予已有的仗鼓传承人以物质奖励,鼓励传承人举办相关传习班进行带徒传艺,消除他们所担忧的如没有经济来源等问题的些许顾虑。给予其荣誉称号,如“黎阳仗鼓艺术大师”、“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称号。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培养仗鼓后继人才,避免再次出现断代现象,使其传承有人,且创新发展下去。人民政府开展文化教育,鼓励年轻一代多多参与。积极参与文化艺术节汇演,如艺术踩街;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和民间艺术比赛,在参加过程中培养人们的兴趣,“熏陶”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五,创新演出模式。黎阳仗鼓的演出活动已开展多种,但究其演出内容,还固守在原初,没有较多变化。在不丢弃原有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实行既显现原汁原味又焕发新的活力的各种模式,长远发展。笔者建议在黎阳仗鼓原有的基本步伐和击打方式之外,创造更多新型的步伐、打法、舞蹈动作和队形变化,使其更具观赏性。另外,仗鼓乐队曲较为简单,节奏多以2/4、3/4为主,整体旋律起伏变化较小。在此之上,可丰富节奏型,增加快板、慢板、散板等,增强节奏感,敲击时快慢有度、强弱交替。改变鼓声和鼓边声的落点处,疏密相接。变动旋律路线,添加伴奏乐器。最后,还可以演奏者服饰原有元素为主设计服装;以具有代表性或信仰的图腾装饰鼓面,增加视觉效果。

保护和传承黎阳仗鼓文化,不仅使文化自身的艺术特色得以保存,而且为黄山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份重要资源,同时也避免一种传统艺术再次面临退化甚至消失的境况。创新发展这一民间乐种,使之文化价值上升一个层面,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学习。保护、传承和发展仗鼓文化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方能逐步改变它的现状。让“听见仗鼓响,就往黎阳赶”的谚语世代流传在屯溪区的街头巷尾。

——————————

注 释:

①汪华(587-649年),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他先后攻下歙州、宣州、杭州、婺州、饶州、睦州,建立吴国,成为江南六州最高统治者。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汪华上表归附唐朝,唐高祖李渊下诏特封他为越国公。死后,被民间尊为汪公大帝,建庙宇行祭祀,以念其保境安民之功。

②引自黎阳仗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39-42.

②工尺谱,以音高符号(首调唱名法)为“工、尺”等字而得名的一种记谱法,为中国所特有。现代工尺谱以“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十个汉字作为音高的基本符号。因流传的时期、地区、乐种的不同,在音字、字体、宫音位置、唱名法等方面各有差异。

参考文献:

〔1〕余振.浙江千岛湖中洲镇扎溪村“九相公庙会”调查报告[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10(3).

〔2〕傅谨.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艺术威胁[J].民族艺术,2007(1).

〔3〕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对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再认识[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08(1).

〔4〕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5〕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6〕裴张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及其实施措施[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08(1).

〔7〕崇秀全.依靠基层社区和广大民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08(1).

〔8〕戴魁.刍议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从内丘纸马艺术的挖掘与保护谈起[J].社会科学论坛,2008(8).

〔9〕黄春玲,王涛.从“常山战鼓”看民间传统艺术的发展和保护[J].民族艺术,2010(6).

〔10〕刘利娜.兴宁杯花舞的传承与发展[J].神州民俗,2011(164).

(责任编辑 孙国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皖南保护
皖南春意浓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追梦皖南川藏线
《皖南印象》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项英在皖南和皖南事变中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