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2014-12-22 13:20李莉
科技与创新 2014年23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创新意识

李莉

摘  要: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在数字革命和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下,应对全球传媒格局变化、提升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政策理论水平、较强的积极策划和主动出击能力、敏锐的问题分析和信息选择能力、策划并保持浓郁地方新闻特色的能力、更专业的驾驭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创新意识,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增强电视传媒的竞争力。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23-0133-02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如今,媒介融合已成为媒介发展的主要趋势。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新形势下,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才能适应媒介融合下的电视媒体发展呢?下面将就此展开讨论。

1  融媒体时代电视传媒业的新特点

1.1  意识引导力度加大

由于融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开放性和交互性,传播受众的社会意识呈现多元化倾向,因此,电视这种最受受众欢迎的传播媒体必须加大对大众意识的引导力度。

1.2  信息传播效率提高

目前,高度发达的数字技术使信息传播极为迅速,特别是互联网新闻的采编和传播具有瞬间性、成本低的特点,人人都可采编,并且随时随地传播,这就需要电视传媒必须及时、正确地进行舆论引导。

1.3  受众信息接受的主动性增强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和途径的增多加大了受众选择各类信息的余地,受众接受信息的主动性增强。但是,目前电视传媒普遍在信息传播方面存在保守和滞后问题,特别是重要新闻信息,电视报道的时效性较差,落后于网络等新媒体,这就需要电视传媒必须增强信息的传播能力。

1.4  品牌效应更加明显

目前,融媒体发展迅猛,在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上都独具优势,电视传媒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号召力都将受到冲击。在融媒体时代大量新闻信息面前,广大受众常常依赖具有品牌效应的传播媒体对信息作出选择,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品牌媒体传播的信息真实性更高、可信度更强。所以,电视传媒必须注重挖掘和发展其品牌效应。

1.5  信息传播质量要求更高

融媒体时代的信息来源更广,广大受众对各类信息的判断能力在不断增强,对信息判断的盲从性相应降低。同时,融媒体的出现使受众对视频节目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电视传媒必须进一步提高信息的传播质量,吸引更多的受众。

2  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2.1  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政策理论水平

电视传媒,尤其是县级电视新闻,虽然具有大众化、市民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普通老百姓,但电视传媒也“姓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是电视节目的代表,采编人员必须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引下,具备一定的思想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具备政治敏锐性和清晰的思辨力,能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重心。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时刻牢记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自己的最高利益,以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为己任,这是最根本的政治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引导社会新闻热点,保证电视新闻报道的导向正确、格调高雅、内容健康。

2.2  较强的积极策划和主动出击能力

融媒体时代,竞争激烈的电视传媒业要求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具备积极策划、主动出击的能力,只有对电视新闻事件进行分析、构思,经过反复酝酿、调整,从多个方案中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才能够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所以,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要积极做好每一档电视节目的“决策人”,能够对新闻事件做到宏观把握、深度解析和组织报道。采编人员要主导电视新闻选题的拟定和报道的策划,充分利用手头资源整合信息,为受众创造出有个性、有深度的电视新闻内容,更好地实现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从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应和新闻效应。

2.3  敏锐的问题分析和信息选择能力

融媒体时代是海量信息的时代,也就是所谓的“信息爆炸时代”。面对海量信息,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要具备善于从海量信息中捕捉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并根据电视节目编辑、策划需求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和选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什么不用什么信息,不仅能够衡量电视新闻采编人员个人水平的高低,而且能够体现一档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播出的思想和方针。因此,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鲜明的价值取向对海量信息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取舍。

2.4  策划并保持浓郁地方新闻特色的能力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与其他传媒竞争的重要资本,也是县级电视台的立足点。无论哪个地方,广大受众最关心、最能接受的就是他们身边的人和事,所以,县级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具备策划并保持浓郁地方新闻特色的能力,在题材上要积极将当地的人和事充分纳入报道视线,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在形式上要注重符合当地受众的观赏情趣和口味,这样才能以独家、权威的新闻信息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力,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方山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方山新闻》,就是以“方山人看方山台”的定位,备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2.5  专业的驾驭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融媒体时代要求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具备驾驭有声语言和对画面进行艺术处理的能力,并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

多媒体技术。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思维方式直接决定着电视新闻的最终质量,前期制作是一种感情创作,而后期编辑则是理性的思维创造,所以,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驾驭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使电视新闻具有叙事传情的生命力。这就要求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掌握更高的电视新闻编辑技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2.6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的传媒竞争,说到底就是对“眼球”的争夺,对大众传播受众的争夺,而这种争夺的必胜武器就是独具个性和特色的新闻信息产品。所以,电视新闻采编人员首先要打好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培养逻辑思辩力,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具备敏锐的创新意识,能够结合党和政府所关心的民生问题,站在全局高度,多侧面、多角度地挖掘新闻背后的深层意义,创造性地作出一系列有影响、有深度的电视新闻报道。电视新闻创新是21世纪的一个主旋律,因此,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具备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务必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一专多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于丽梅.论电视新闻编辑应具有的综合素质[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2).

[2]孙运民.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J].新闻爱好者,2010(06).

[3]黄向东.电视新闻编辑素质浅谈[J].新闻窗,2010(01).

[4]黄丽君.全媒体时代电视编辑的能力要求[J].南方电视学刊,2011(01).

[5]霍克.新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卷宗,2013(05).

〔编辑:刘晓芳〕

Financial Media Era TV News Reporters and Editors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Li Li

Abstract: Media convergence is the traditional media in the strong impact of the digital revolution and new media; to deal with the global media landscape changes, enhance the overall strength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only way. TV News editorial staff must have a high level of political literacy theory and policy, a strong positive and proactive capacity planning, problem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keen ability to select, plan and maintain a strong local news features the ability to manage more professional multimedia ability of technology, solid expertise and a keen sense of innovation, can perform their jobs,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elevision media.

Key words: media convergence; TV News; sense of innovation; editorial staff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电视新闻创新意识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