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宣传思想工作效果应注重“五度”

2014-12-23 11:24叶巧明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群众思想文化

叶巧明

(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公司,湖北 潜江433123)

宣传思想工作是教育者根据工作对象的思想行为特点,主动发起的教育影响活动,其工作效果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人生价值观、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宣传思想工作者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效果,既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社会成员道德素质,促进良好社会风尚,实现“中国梦”的需要,也是激发宣传思想工作者激情,展示宣传思想工作价值,塑造宣传思想工作形象的现实要求。根据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强化其工作效果,应着眼于五个维度。

1 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对象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强化宣传思想工作效果,要彰显“思想亮度”

宣传思想工作的过程,是教育者所传导的内容与受教育者固有的思想观念交流、激荡、交锋的矛盾运动过程。受教育者对政治、思想、道德等理念原则的接受,要经过一个由认知到选择、认同、内化和外化的复杂过程。“思想”是宣传工作的灵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思想工作效果或其吸引力、感召力源于其反映、表达和宣传的思想的力量。宣传思想工作所传播的理论、思想、观点的思辨性、逻辑性、真理性越强,即烛照人们心灵世界的“亮度”越大,那么人们接受这种理论、思想、观点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宣传的东西要想为群众所接受,必须彰显“思想亮度”。

彰显“思想亮度”是指充分展示宣传内容的思想光华、逻辑力量和理论魅力,让群众明确地感知到思想的光芒,真切地感受到真理的力量。彰显宣传思想工作的“思想亮度”,首先,宣传的内容要具有真、善、美的深刻内涵。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服从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这里的“根本”,指事物的内在本质、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和群众意愿。即理论或思想的真理性或科学性。“理通山也倒”。只有真善美的思想内容才能为群众所认同。在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理直气壮、深入浅出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深厚底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适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反映广大群众意愿等体现真理、决定根本、引领全局、管长远的“大道理”、“硬道理”、“真道理”,用科学思想武装群众。其次,要用精当凝练、简洁明快、直截了当的形式凸显“大道理”。古人云:至言不繁,辞简理博。宣传思想工作要用简明扼要的形式表现大道理,用群众语言阐释大道理,用大众化方法宣传大道理,做到大道至简,片言居要,增强思想或理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使之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其三,要以小见大讲好“小道理”。“小道理”是就某个局部和个体来谈的道理,从一定层次或侧面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大道理决定小道理,小道理体现大道理。讲好小道理,就要善于小中见大,从平凡现象入手,透过现象看本质,讲出不凡的理;就要以事论理,实事求是,把事办好,事理合一,把理讲透。同时,要防止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把小道理讲偏的现象发生。

2 宣传思想工作是以人为本的工作,强化宣传思想工作效果,要提升“情感温度”

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本性”,即指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人本原则”不仅是宣传思想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眼大事的价值归宿,也是宣传思想工作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掌握话语权、传播正能量的力量源泉。“情通则理达”。只有根据人性特点,体现人文关怀,带着对人民群众炽热的情感,满腔热忱从事宣传思想工作,才能增强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教育人、影响人、感化人、培养人的目标。同时,宣传思想工作只有以人为本,提升“情感温度”,才能更好地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群众火热实践中,汲取新鲜养料,提升质量水平。

提升“情感温度”,就要融“情”于工作,用尊重关爱的情感去感染群众,使群众在感情、认识、行为上引起共鸣而产生谐音,从而接受理论、认同思考、沟通思想;就要改变运行模式,使宣传思想工作从教育型向服务型、从“单向流动”向“双向互动”转变,实现团结人、感召人、凝聚人的目标。就要高度关注群众的疑难问题,准确解疑释惑;主动反映群众意愿,自觉代替表达;捕捉群众思想上的热点焦点,及时晓事明理,疏通引导,春风化雨。就要把身子沉入一线,把视野投向基层,满腔热情地宣传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生活,真实表现普通大众的精神世界,激发群众劳动创造、成就梦想的人生激情。就要反对庸俗,抨击低俗,不搞迎合,把服务群众同教育群众相结合,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质相一致,从更高层面上关心群众。

3 宣传思想工作具有明确的立场与指向,强化宣传思想工作效果,要打造“原则硬度”

宣传思想工作的立场与指向也就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原则,即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守的法则和标准,是由其党性原则决定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过程中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中央权威。另一方面,对各种落后和反动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对恶意攻击、造谣生事的错误思想和言论;对社会丑恶行为和“四风”现象,要敢于“亮剑”,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深入揭露,坚决抨击。原则性越强,宣传思想工作越“硬”,对人民群众思想行为的导向性就越鲜明,就越能赢得群众的理解与信服;对错误言行的调控就越有力,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杂音和噪音就没有市场,主流思想舆论的影响作用就越大,团结的群众就越多,凝聚的社会正能量就越强。反之,在大是大非面前左右摇摆,在原则问题上含糊其辞,在不正之风面前态度暧昧,宣传思想工作必然陷入无所适从、疲于应付、软弱无力、无所作为的尴尬境地。

打造“原则硬度”要求宣传思想工作充实“三气”。一是深厚的“底气”。要深刻认识宣传思想工作的科学性、根本性、战略性,明确宣传思想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认识深,则底气厚;底气厚,则原则强;原则性强则形象硬。二是无私的“正气”。宣传思想工作及其工作者既要“立言”,更要“立行”。要求群众做到的,宣传工作者和党员干部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正人先正己,一身正气。心底无私则气度宏,气度宏则格调高、原则强。三是无畏的“硬气”。宣传思想工作者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矛盾面前敢表明态度,大是大非面前敢发“正声”,歪风邪气面前敢亮“义剑”。如此,宣传思想工作就能实现其弘扬主旋律,树立社会正气,传播正能量的崇高目标。

4 宣传思想工作是从文化层面上教育感化人的行为,强化宣传思想工作效果,要增加“文化厚度”

文化是人类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宣传思想工作的显著特点是以文化人。即通过内含着某种思想的文化力量,对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渗透、影响和化育。优秀文化是点亮群众“心灯”的火种,引导群众前行的旗帜,塑造群众素质的磁场。宣传思想工作本质上是以文化人的工作,即通过蕴含着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先进社会道德规范的文化力量,以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方式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从而养化人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的行为,提高人的思想水平、道德觉悟和精神境界,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宣传思想工作的过程,也就是文化的传播、流动、影响的过程。

文化的特点及历史实践表明,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的源头越远,历史愈久,其“化人”即塑造人、培养人、提高人的力量就愈深厚久远。强化宣传思想工作效果,要努力增加“文化厚度”,也就是要探索以文化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群众内心世界的途径,让德润其心,文化其人,为宣传思想工作注入厚实的文化力。一要提炼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五千年传统文化中提炼那些体现中华文明永恒价值、顺应时代发展方向、符合民族整体利益的思想资源作为宣传思想工作内容,引导群众从圣贤先哲们的思想理论、诗词歌赋、格言警句、优美传说、事迹故事中汲取思想营养,涵养精神世界。二要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创造、积淀的红色文化中发掘思想资源。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要加强红色文化的学习、研究、拓展,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利用红色文化进行“三个自信”、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理想信念和英雄主义教育,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文化感染力。三要根据文化影响人的特点,广泛开展叙事说史、戏文说唱、参观访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群众从通俗的文化形式中品悟崇高的思想内涵。四要发挥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作用,通过广泛的文化渗透,构建群众健康的精神家园。

5 宣传思想工作以培育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为目的,强化宣传思想工作效果,要凸现“形象靓度”

宣传工作形象是社会和群众对宣传思想工作及其工作者总体评价所形成的印象。在当前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承担着通过宣传主流思想提高群众思想觉悟,通过阐释瑰丽多彩的“中国梦”愿景导航群众人生目标,通过传播正能量鼓舞群众的精神力量,通过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等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实现这一任务目标,必须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形象,凸现“形象靓度”。爱美是人的天性。宣传思想工作只有表里俱美,才能引领群众在美的感受中激发兴趣、在美的思辨中受到启迪、在美的鉴赏中学会选择、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怀。可以说,宣传思想工作的形象美是把群众引向真善美的“天使”。同时,宣传思想工作“形象靓”,还能弥补“理论化”、“抽象性”的不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健康的道德规范、先进的政治思想、精美的文化产品等,成为群众心甘情愿的需求,从而内化为具有自身特色的政治观念、道德体系和精神世界。

凸现宣传思想工作的“形象靓度”,吸引群众在满足审美需求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持久影响,首先,宣传的内容要美。要广泛宣传体现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在实践凝结而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及体现时代特点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震精神等崇高精神;宣传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美好愿景;宣传“最美医生”、“最美村官”、“最美司机”等优秀典型;宣传社会各层面、各方面温暖人、感染人、鼓舞人的善行义举,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群众的精神力量,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其次,表现形式要美。要广泛采用适合群众心理特征、体现民间话语色彩、具有平民风格的鲜活、生动、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其三,工作者的形象要美。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德才学识和言行举止均作为参照物存在于群众的审视和评价中。因此,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所有宣传工作者要内外兼修,塑造人格美和形象美,增强对群众的吸引力。

6 结束语

宣传思想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根本的是要做到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强化宣传思想工作效果,思想内容是根本,以人为本是动力,原则立场是要求,以文化育人是路径,塑造形象是保证。在具体的宣传思想工作中,要做到“亮度;温度;硬度;厚度;靓度”俱全,要使各宣传要素相互补充,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1]李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新闻宣传形成整体效应的有效途径[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1,24(03):67-68.

猜你喜欢
群众思想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谁远谁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