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油气分公司推进业务外包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2014-12-23 11:24刘训谟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外包劳务用工

刘训谟

(中石化江汉油田东北油气分公司,吉林 长春130062)

根据集团公司文件,原东北石油局的一部分采油工区划给江汉油田分公司(简称油公司)经营,油公司于是组建了东北油气分公司来具体管东北采油工区的日常业务。2014年3月1日实施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规定: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用工单位应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为了解决油气主体岗位不能使用劳务派遣工的难题,为了规避劳务派遣用工总量超标的法律风险,确保油气生产的正常运行,东北油气分公司只能把东北采油工区的全部业务实施外包。其推进业务外包工作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并给我们以后开展业务外包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1 东北油气分公司推进业务外包工作的成功经验

截止2014年2月底,业务外包工作全部完成,东北油气分公司不再有劳务派遣人员。通过对业务外包工作的反思,我们认为其成功推进业务外包工作的经验主要有:

1)围绕业务外包工作的目标制定外包工作方案。方案是保证业务外包工作顺利实施的具体规定和办法,它使外包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能避免外包工作中出现诸多矛盾。这次分公司实施业务外包的目的是:解决油气主体岗位不能使用劳务派遣工的难题,规避劳务派遣用工总量超标的法律风险;目标是:调整用工模式、规范用工管理工作。因此,为了顺利实现外包工作目标,东北油气分公司根据集团公司《关于规范推进业务外包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服务外包试点工作的意见》,制定了《东北油气分公司调整用工模式规范用工管理工作方案》,2013年5月21日得到了总部批复。

2)认真执行业务外包工作方案。外包工作方案的制定标志着东北油气分公司的用工体制与机制基本形成,只有认真执行外包工作方案,才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外包工作完成,进而规避因2014年3月1日人社部出台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而产生的法律风险,才能保证东北油气公司的管理与科研主体业务的顺利进行,才能增强发包方的承包方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避免因其工作中的随意性而出现扯皮现象。如这次东北油气分公司认真按照外包工作方案逐步清理了混岗。通过清理混岗,最终分公司只有一种用工形式--劳动合同工(正式工),不再存在劳务派遣用工等其他用工形式,规范了用工管理。

3)认真规避业务外包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风险。业务外包工作,关系到劳务派遣人员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有些还涉及到法律层面。如由于外包工作的推进,东北局的原劳务派遣员工会与东北局劳务派遣公司解除合同而到新外包公司工作,按劳动合同法的要求,这种因非劳动者个人原因,合同的主体发生变化,对原先派遣期间的工龄是应该进行经济补偿的,这是此次外包工作的法律风险之一。另外,对于有些工伤人员,其工伤达到一定程度是不允许解除原有的劳动关系的,如果全部业务都外包了,把这类人员转到外包公司也会有一定的法律风险。对此,在做方案时,我们反复论证和咨询,强调外包工作绝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4)要取得劳务派遣人员和劳务派遣公司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历史原因,油田企业的劳务派遣工成分十分复杂,既有我们认真培训、锻炼出来的社会劳务工,也有子女劳务工和地方关系单位人员的亲属,因此在推进完成业务外包工作进程中,阻力大、意见多。针对这种情况,在这次外包工作中,我们详细分析了劳务工成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的亲属、谁负责;重点人员重点关注;主要责任人岗位考核联动”的原则,分层次、分部门耐心细致地做劳务派遣工的思想工作。同时也积极与劳务派遣公司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使有意向的劳务派遣人员尽快办理同意转到业务外包公司的新签合同手续,让观望、反对的人看到实际操作结果。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更多劳务派遣工逐渐理解了企业调整用工模式的行为,业务外包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2 推进业务外包工作的成功做法及有益启示

业务外包对东北油气分公司来说是具有极大阻力的新生事物,是建设大中型油气田,完善“油公司”用工体制机制的关键。由于开展此项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没有成熟的案例可供借鉴,推进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和阻力,各项工作是在不断摸索中逐步完成的,我们每提出一个想法,每制定一项规定,都从企业实际出发,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深思细琢、预设阻碍、制定措施、反复推演,努力制定出既符合法律,又符合企业实际的业务操作流程,力争既达到企业调整经营方式、规范用工管理的目标,又保障劳务派遣人员的利益不受损害。其成功做法和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1)各级领导主导是顺利推进业务外包工作的前提。积极稳妥推进业务外包是集团公司调整经营方式、突出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优化队伍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推进业务外包是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战略目标的一项重点工作。集团公司《关于规范推进业务外包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发之后,局领导非常重视,立即召集有关职能部门安排工作,亲自参加总部相关会议,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二级单位作为劳务用工的主体,其主要领导及职能科室也转变了观念、统一了认识,将思想统一到与集团公司和局(分公司)立场上来。毫无疑问,在外包方案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集团公司和局(分公司)各级领导起着引领者和推动者的作用。

2)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是顺利推进业务外包工作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外包方案是经过认真调研和论证后才制定的,它内容全面,涉及多个环节和步骤,我们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如在执行这次外包方案过程中,我们遵循外包工作“积极稳妥”进行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根据不同单位业务性质和不同特点,单独操作、统筹运行,做到成熟一个,外包一个,确保生产生活稳定。我们认真分析了调整用工模式和业务外包工作的主要困难,统筹规划,分别将生活后勤服务岗位、油气生产辅助岗位人员列为相对较容易的解决对象,先期办理,快速推进;将油气生产主体专业岗位人员列为解决难度较大的对象,采取分割实施、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解决。同时在油气生产主体专业岗位的外包上遵循了“先内后外”的原则,因为从现有情况来看,只有石油、石化行业内的外包公司能从事油气生产主体业务的外包,我们在油气生产主体业务上优先考虑系统内有能力承揽业务的兄弟单位,这样既可充分利用系统内用工总量的存量,同时人员的技能素质也能得到保证。

3)各部门通力合作是顺利推进业务外包工作的基础。业务外包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长期综合性工作,牵涉到人力资源、企业管理、法律事务、财务、宣传、信访等部门以及用工单位。各部门必须根据自己的分工和职责认真开展工作,各司其职。从这次外包实践来看,各部门都大大增强了外包相关工作的执行力,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形成了合力。无论是在提高业务外包工作的认识上,还是在方案设计及方案实施过程上,各部门都在自己的业务层面上解决了大多数派遣员工的疑惑和诉求。

4)正确运用法律法规是顺利推进业务外包工作的保障。业务外包工作会涉及《劳动合同法》、《合同法》、《公司法》、《工伤处理条例》、《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中的诸多法条。如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外包合同的签订与解除,工伤和工亡事故的处理与赔偿,违约金、经济补偿金、经济赔偿金的核算与支付,发包方及承包方的资信调查等,因此,为了避免外包工作中违法的风险,在方案制定过程中,要积极与承包公司注册地的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仲裁部门甚至法院,以及当地政府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还必须聘请精通法律的律师进行专业指导,确保出台的政策符合法律规定。如这次外包工作中,劳务派遣人员对劳动合同主体发生变化提出了一些不合理的诉求,劳务派遣人员对用工单位的解释存怀疑态度,我们就聘请专业律师对劳务派遣人员进行专业性的解释,减少了与劳务派遣人员的沟通难度,顺利与劳务派遣人员达成了一致意见。

5)认真解决业务外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顺利推进业务外包工作的关键。在推进业务外包的工作过程中,无论是关于外包工作的宣传教育上,还是在方案设计及方案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难题,阻力频现,我们一定不要回避矛盾,绕开问题,而是要直面困难和问题,殚精竭虑进行解决。如这次的外包工作中,劳务派遣人员对劳动关系的转换不理解,提出了许多担心和要求;如东北局原劳务派遣工在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险等方面也提出了与江汉局政策不同的意见。为避免劳务工出现聚众上访或负面舆情,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给劳务派遣员工提出了二个方案,供他们选择,劳务派遣员工对此比较满意。由于在发包过程中我们认真对待并满足了劳务派遣员工的合理合法诉求,因而,我们的业务外包工作得到了劳务派遣员工的大力支持。

3 结束语

业务外包工作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工作,它涉及用工管理模式、涉及法律风险等,也关系到和谐稳定问题。不可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对待,扎实工作。为了以后更好地开展业务外包工作,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这次东北油气分公司推进业务外包工作的成功经验,并深刻认识其带给我们的重要示范意义。

[1]马晨华.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推进企业和谐发展[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2(4):106-107.

[2]吴文芳.浅谈如何做好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2(2):106-107.

猜你喜欢
外包劳务用工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论“互联网+”时代档案服务外包的问题与策略
儿子签了『用工合同』
业务外包在“慕课”中运用的分析
开展铁路电务设备维护外包的分析
上半年全省实现劳务收入同比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