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式带传动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2014-12-25 06:39程金林张德珍张德伟
科技视界 2014年24期
关键词:联组节距齿廓

程金林 张德珍 张德伟

(1.临沂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山东 临沂276000;2.临沂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 临沂276000;3.临沂大学信息学院, 山东 临沂276000 )

0 引言

带传动是机械传动重要的传动形式之一,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机械设备轻量化、个性化、功能化和精密化的要求,带传动不断向高速度、高效率、大功率、高可靠性、高精度、长寿命、低噪音、低振动和紧凑化发展,其传动形式愈来愈多,应用范围愈来愈广。作为带传动中的主体部件—传动带也由原来的易损件向功能件方向转变,在许多场合替代了其他传动形式,其品种规格也想多样性发展。

在我国, 普通V 带是主要的传动带产品, 占V 带产量的80%以上。 窄V 带,是美国盖茨公司在20 世纪50 年代开发的一种全新系列高马力V 带品种,由于结构紧凑、传动功率大、强力层线绳受力均匀等,很快取代普通V 带作为V 带的主要产品,在我国石油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联组窄V 带,就是将几条相同的窄V 带由联结层将其顶面联为一体而形成的V 带组,联组窄V 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各条窄V 带受力伸长较均匀,使用寿命长,尺寸稳定,承载能力高,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动力传递,特别是在油田抽油机传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普通V 带和联组窄V 带传动都是摩擦传动, 这种纯摩擦传动必然存在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当出现过载或雨雪天气时,带传动打滑丢转现象会更严重,有可能造成皮带过早失效甚至出现烧带被迫停机的情况。 需要经常更换皮带,这严重影响了机器的正常生产与机械效率。 此外,使用V 带和联组窄V 带还需要经常进行现场维护,确保有足够的张紧力以减少打滑和丢转,但如果张紧力过大,会增大传动轴的载荷,影响轴承及电机的寿命,也会降低传动带的寿命。因此能否对带传动设计进行突破性的创新研究,寻求一种既能进行大功率传递又能解决打滑丢转问题的传动方案, 是一向意义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非常必要的。

1 联组同步齿形窄V 带传动的创新设计

针对抽油机带传动大小带轮直径差别大,小轮包角太小,小轮打滑严重,胶带发热、采油效益低下及包布式V 带摩擦系数低,易破损,散热差、频繁更换等问题,研发了同步齿形联组窄V 复合传动,替代原抽油机皮带。 进行了前期深入探讨、设计、制造与工业化试验与应用,研究试验应用结果表明:完全可以将摩擦带传动与啮合带传动融合在一起,同时实现两种模式的传动复合。 该带带底侧设计特种齿是啮合传动,侧面为切边窄V 带摩擦传动。 这种复合传动其优点为传动比准确、不打滑,传递功率大,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

实现复合传动, 在消除打滑丢转的同时, 可实现同步大功率传动。为此, 我们开展了技术创新与试验研究。其基本设计思想为:原联组窄V 带及带轮整体外廓尺寸及外形保持不变, 将联组窄V 沿长度方向设计成同步齿形带结构, 相应带轮轮槽底部也设计成轮齿结构,以便实现啮合传动; 联组窄V 带两侧面与带轮沟槽仍保持原摩擦传动。 这种复合传动,即能依靠啮合传动实现准确传动比、消除打滑丢转,又可通过摩擦及啮合同时传递动力,实现大功率传动。

啮合传动方面,同步齿形设计是关键因素,圆弧齿相对梯形齿在啮人啮出时顺滑性好,承载能力高,无应力集中,选择圆弧齿较为理想,为方便观察分析齿形啮合及干涉情况,笔者设计了多种圆弧齿形方案,包括单圆弧、双圆弧等,在进行油田现场试验前,采用线切割制造了多种齿形轮盘模型,利用原15J 联组窄V 带加工出齿槽,制造了相应多种同步齿形窄V 带模型,在实验室内进行反复啮合观察分析,以确定实际使用齿形。

抽油机联组同步齿形窄V 带传动技术参数与材料构成, 如表1所示。

表1 联组同步齿形窄V 带传动技术参数与材料结构

抽油机联组同步齿形窄V 带及带轮结构,如图1 所示。 原联组窄V 带为包布V 带,该V 带存在摩擦系数低、包布易破损、散热差、更换频繁等问题,新研制的抽油机联组同步齿形窄V 带采用切边V 带,切边V 带其两侧工作面为切割面、无包布,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增大,带的弯曲性能和散热性能优于包布带。 皮带采用氯丁橡胶, 胶体内增加与运动方向垂直的定向短纤维,以提高胶带横向刚性,横向刚性的提高可以让窄V 带受载后径向变形小, 强力层内沿带宽排列的线绳束受力均匀,强力层线绳采用聚酯纤维或芳纶,以便减小拉伸变形,带成型硫化冷却脱模后进行切割磨削。

图1 联组齿形窄V 带传动

2 传动机理

由于同步齿形带传动设计为非共轭齿廓啮合,因此会存在齿形干涉。 理论上可按照共轭曲面原理将带及带轮设计成一对共轭齿廓,但胶带绕入带轮时会发生弯曲变形与折边形效应,实际啮合时难以实现真正共轭传动;如果共轭齿廓的一方选择易于实现的简单齿形,另一方将是较难实现的复杂曲线。 实际上,齿形的微量干涉可以由带齿弹性变形吸收,并不影响传动性能,因此该联组同步齿形窄V 带按非共轭齿廓设计。

理论上,带节线与轮节园是对滚关系,带与带轮节距相等。带绕人带轮后,将发生弯曲变形,节线以外部分拉长,节线以内部分压缩,那么呈直线状态的一个带节距,在逐渐啮人轮齿过程中渐变为近似弧线状态( 由于多边形效应),由于直线节距与近似弧线节距的弦长不相等,而所选齿形又是非共轭齿廓,因此齿形干涉就会出现。 显然,节距越小或带轮直径越大, 直线与其相应长度弧线的弦长差别就越小,干涉越轻微。节距越小,带齿及轮齿厚度就相应越小,齿根弯曲强度就越低。 结论:在保证一定齿根弯曲强度前提下,节距尽量取较小值,以便达到较好的传递摩擦力及啮合力,经过优化计算,抽油机联组同步齿形窄V 带节距取为10.62mm。

因存在胶带内侧齿槽,同步齿形窄V 带的挠曲性能提高,胶带外侧弯曲应力大幅下降,这使得胶带的散热性和疲劳强度大幅提高,延长其使用寿命。

3 结论

联组同步齿形窄V 带传动是摩擦与啮合两种传动方式的优势复合,这种复合式带传动具有传动比准确、传递功率大、传动效率高、挠曲及散热性好、胶带寿命长等优点,可推广应用于各行业的带传动系统中,特别是在石油工业中的游梁式抽油机带传动中。

[1]丁昌京,于健.大型同步齿型带成型机的研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1,27(2):23-25.

[2]金春虎,朱玉华,方玮琳.油田用大型同步齿形带胶齿设计[J].橡胶工业,1999,46(11):671-672.

[3]李莲香,张庆德,金义明,闫明军.油田抽油机用防滑V 带[J].化学工程师,1995,47(2):19-20.

[4]张守林,崔旭明,张志超.XXH-6350 型同步带的装机试验研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4,18(1):117-119.

[5]濮良贵.机械设计[M].8 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联组节距齿廓
长沙高新区创新实施“非公党建联组工作法”的实践与思考
一种新型的昆虫仿生齿廓设计
圆柱螺旋扭转弹簧节距对刚度与应力的影响研究*
轮胎花纹节距噪声研究及其应用
基于ISO 1328-1:2013的齿廓偏差评定方法研究*
人大常委会联组会议制度研究
渐开线齿廓链轮梳齿刀的设计
“联”心共建“组”阵蝶变
六圆弧齿廓螺旋齿轮及其啮合特性
基于Autolisp的轮胎花纹节距自动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