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2014-12-25 11:18沙河市水务局
河北水利 2014年10期
关键词:沙河市荒山水土保持

沙河市水务局

近年来,沙河市积极探索水土保持市场融资新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放活市场,把水土资源变成水土资本,把民间资金变成民间资本,把固定资产变成流动资本,鼓励社会各界投入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形成了“项目整合、激励先进、群众参与”的多渠道融资投资机制。2011年以来,通过共同努力,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6万亩,完成投资1.7亿元,其中大户投资950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4405万元,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1000亩以上主体达到21个,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 强化领导

我市成立了由主管市长任组长,计划、财政、水务、农业、林业、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参加的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水保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各流域所在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协助村级领导班子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领导小组荟萃各级、各方面人才,形成了上下联结、纵横交错、专业互促、学科互补的科技服务网络,使分散的科技力量聚合为科技群体优势。

2. 政策指导

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优惠办法》、《沙河市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的激励办法》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和管理的办法,涌现出魏振华、奚财京、石磊、刘社学、霍建国、王丙林等一大批荒山开发大户,树起水土保持建设的先进典型。为保证水土保持各项工程的质量,我市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指导思想,高标准完成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并派驻工程技术人员到施工第一线,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监理人员在工地控制工程质量,保证各项工程严格按设计施工。

3. 分类引导

积极利用上级资金的支持,引导民间资本大规模参与荒山荒坡的开发,针对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指导。

一是“大户开发、以工补农”的治理典型。即引导大户参与水土保持。如黑硇村企业家霍建平,跨村承包荒山3000亩,按照市水土保持建设总体规划,依托科技优势,大力发展立体型高效生态农业,第一期项目治理荒山2000亩,完成投资900万元,打造成集“生态建设、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靓丽现代生态工程。

二是股份制开发的治理典型。即引导有治理荒山意愿的人,联合积极性高的农户共同成立股份开发公司,并发动相邻的农户参股,共同投入荒山开发建设。如沙河市浅井村民刘社学与3户村民联合成立股份制荒山开发公司,跨村承包荒山2000余亩,在国家水土保持建设工程项目带动下,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完成水平条田整地2000亩,栽种薄皮核桃1800亩,预计丰产后年产值可达700万元。

三是企业加农户的开发治理典型。在开发治理荒山中,水务部门结合开发公司,统一规划,统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发动治理区范围内的项目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实施统一治理、分户经营的方式,实现规模化经营。如沙河市企业家魏振华成立泰华园林开发有限公司,跨村承包荒山荒坡8600亩,栽植核桃等果树26万株,年经济效益达670余万元。

图为沙河市朱庄村谢胜锁项目区谷坊工程

四是农业合作社开发的治理典型。即农业合作社为主体开发治理的荒山,由村农业合作社统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管理。如栾卸村农业合作社、胜利村李长全等成立农业合作社,承包荒山面积均在5000亩以上。

4. 效益诱导

在项目建设中注重工程效益,用效益吸引农民参与水土保持。近几年来指导农村拍卖“四荒”面积5万亩,承包塘坝、扬水站、蓄水池、小渠道等小型水利工程310处,引导农民个体办水利96项。如峪里村按照水保工程规划设计,在沿河边修筑护村护地坝1400m,垫地发展无公害韭菜200亩,目前,该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2013年该村实现净收益200万元,同时吸引了周边朱庄、纸房等5个村也发展无公害韭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沙河市荒山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水土保持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学附属小学李明璇
缪带弟:姐妹齐心 荒山生金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小学 刘毅可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