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山区水利现代化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

2014-12-25 11:18张东莱于利鹏贾博雅
河北水利 2014年10期
关键词:承德市经济社会水利

张东莱 于利鹏 贾博雅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和实现水利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加快推进我国水利现代化步伐已经成为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

1. 承德市基本情况与编制思路

承德是一座邻京近海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之城、资源富集的发展之城、和谐包容的活力之城。近年来,承德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十二五”时期是承德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关键期,是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及机遇期,也是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承德市水利现代化进程。承德市具有北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市情和京津水源地及重要生态屏障的独特区位,在承德市开展推进水利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可以为同类地区推进水利现代化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水利现代化规划是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龙头。水利现代化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国家会依据各自具体国情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内部,出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别,资源分布不同,水利现代化也体现出不同的特质。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燕山山脉腹地,山区面积占地区总面积的80%以上,是滦河、潮河的发源地,也是北京、天津的主要供水水源地。承德不仅担负着自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任,也担负着京津地区绿色屏障和涵养水源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滦、潮河水治理力度,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人饮解困、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相继实施,承德水利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多种原因,承德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区水利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诸如,流域缺乏控制性水利工程,全市蓄水工程有效蓄水能力只有1.1亿m3,地表径流控制率仅为3%;河道防洪减灾能力低,多数骨干河道及支流尚未进行系统治理,农村河道防洪标准较低,大部分村庄无设防;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灌溉水源保证率低,田间工程配套差,人均灌溉面积小,灌溉效率不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6;水利信息化水平较低,水利数据采集手段参差不齐,自动化监测设备缺乏,信息不完整、不系统、不能共享,难以提供科学决策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水利现代化规划时,不能急功近利,一味照搬国内发达城市的发展模式,要立足实际,抓住机遇,稳步发展,为我国欠发达山区水利现代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作用。

1.1 规划内容

水利现代化规划的内容应该依据国家对于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地区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根据水利部下发的《水利规划管理办法(试行)》,规划的内容既包括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供给、水生态保护、农村水利、城市水利等功能体系建设安排,也包括水利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水利政策法规等保障体系建设安排。在规划编制中,应该与地区城乡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有机衔接。要充分利用已有流域的防洪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等规划成果,提高规划的技术可行性和实施可能性。

对于北方山区而言,在规划方面应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谋划实施一批骨干控制性水利工程,以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带动水利事业全面发展;统筹地表、地下和空中水资源,以保证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完善工程和非工程管理体制,提高管理绩效,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水文的应急能力。

1.2 规划目标

水利现代化规划的目标需要说清楚本地区水利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评价标准。目标内涵应该覆盖水利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体现国家水利发展方针和本地实际,凸显本地适宜水利发展模式。对于承德地区,力争通过5~10年努力,基本建成安全可靠,反应迅速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布局合理,调控有力的水资源保障体系;设施健全、关乎到位的农田水利体系;河湖健康,治理有效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运转协调、严格高效的谁管理服务体系;先进实用、全面覆盖的水务信息化体系。实现水量、水质统一调度,流域、区域、城乡统筹兼顾,有效发挥工程综合效益。最终打造,山水安然、城水和谐、人水和乐的现代山区水务新形象。

水利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及现代化评判标准是规划目标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可依据区域实际,参照水利部《水利现代化参考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指标,设定权重,确定标准。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之间联系紧密,要从不同侧面反映水利现代化的实现程度。要突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有关涉水指标及标准要求,体现水利保障作用。要反应国家、流域和上级关于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保证水利现代化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最重要的是必须反映地域特点,各分项指标要与现有流域、区域规划相结合,保证目标适宜、协调、可达。根据已有研究基础,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采取目前比较常用的层次结构构建承德市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承德市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已经初步编制完成,里面提出了7类准则层27项指标层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当综合得分达到90分以上,单项指标实现程度达到80%以上,即判定为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处于水利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承德市水利现代化评价结果中,水管理服务体系现代化实现程度最高,为85.5%;其次为城乡供排水、水务信息化、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农田水利,分别为70.9%、62.1%、56.5%、51.5%;防洪减灾体系现代化实现程度最低,仅为11.2%。总体上来说,承德市水利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突出的薄弱环节。从准则层指标来看,防洪减灾、农田水利、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实现程度不足60%,是承德市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明显短板;从单项指标来看,节灌率、水土流失治理率、供水管网漏损率、城市供水普及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比例、地下水水质良好率等指标的实现程度较低,是承德市推进水利现代化工作的重点领域。

2. 对策和建议

早在1998年,党中央提出“沿海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后,沿海城市已经开始提出和思考水利现代化的问题。国内科研机构和学者也中,禁止把水利现代化等同于水利建设模式化、杜绝片面追求发展规模而使发展目标不可达、预防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等。其次,水利现代化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尽管新世纪以来,国家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投入,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水利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依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应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现实需求,不断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按照国家水利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积极稳妥的开展水利现代化建设。再次,水利现代化应采取差异性思维模式。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利发展状况参差不齐,难以完全照搬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具有山区特色的水利现代化发展模式。最后,水利现代化要注重量质结合。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山区水利已形成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但长期以来,管理方式粗放、经费短缺和责权不明等原因,导致大量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积病成险,由险酿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都不能充分发挥。随着水利设施投入的增多,水利基础设施将达到较高水平。因此,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前提下,要重视水利管理机制的建设,提高水利管理水平,使水利设施发挥最大的效益。

图1 承德市水利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结构示意图

根据相关文献,综合比较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与水利现代化指数的高低,可以把水利现代化进程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水利现代化指数小于40;二是起步阶段:水利现代化指数在40~60之间;三是快速发展阶段:水利现代化指数在60~80之间;四是发达阶段:水利现代化指数在80以上。根据现状数据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承德市水利现代化水平为54.8分,承德市总体开展了水利现代化理论和评价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从总体上看,以上的试点和研究都集中于沿海发达省市,对山区水利现代化的认识还需要不断地深入。为了更好的推动山区水利现代化工作的开展,我们提出以下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有必要通过加强对水利现代化内涵的宣传,在行业内开展水利现代化有关问题的讨论等形式,深化对山区特色水利现代化的认识。在发展过程

3. 结语

水利现代化发展既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社会实践。水利现代化的尽早实现,将有力支撑中国的经济社会现代化。2011年中央1号文件已经吹响了中国进军水利现代化的号角。我国北方山区的水利建设必须抓住发展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待水利现代化成果覆盖全域,必将迎来山水灵韵动人,生态优美怡人的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承德市经济社会水利
中国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
承德市
承德市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