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动态容积再现图像辅助诊断心肌桥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4-12-28 06:48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医学影像科良乡102401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心外膜容积静态

1.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医学影像科 (良乡 102401)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0050)

林丽红1 钟朝辉2 胡毅1 张 奇1 侯学松1

冠状动脉和它的分支一般情况下行走在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之间或者是心外膜的内部,当其中一段冠脉被心肌所包围的时候,此段心肌就被称为是心肌桥,此段冠脉就被称为壁冠状动脉[1-2]。心肌桥是一种患者从出生就带有的一种畸形的血管,当心脏收缩的时候,壁冠状动脉由于被心肌所覆盖所以会出现压迫的现象,出现收缩期的狭窄,但心脏发生舒张的时候,冠状动脉的压迫被解除,所以冠状动脉的狭窄也出现了解除的现象[3]。为更好地探讨运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动态容积再现图像辅助诊断心肌桥的临床疗效,我院特选取近两年来60名运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1年7月26日至2012年6月29日期间,入住我院的1059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中发现心肌桥患者10例,其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为28~85之间,平均年龄为(51.34±4.20)岁。此些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首先关于CT检查的设备:扫描设备为Philips Brilliance 64层螺旋CT机,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后心电门控扫描模式,使用层厚为0.625mm×64i的探测器,球管电压120~140KV,球管电流600~1000mAs/slice,机架转速0.4s或0.5s/360°,螺距为0.2或0.24.以5ml/s的速度注射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碘帕醇(370mgI/ml)50~80ml。同时对于心率控制:要求患者心率<70次/分,于检查前口服倍他洛克25~50mg,30分钟后监测心率,若仍心率>70次/分,仍继续服用25~50mg,但总用药量≦100mg。使用自动对比剂跟踪技术启动扫描,选取气管隆突水平做同层动态扫描,于降主动脉内取ROI,当ROI内CT值达至90Hu的阈值后延时3.8s(机器最小延时时间)启动扫描,扫描范围为气管隆突至横膈上1.0cm,扫描时间为6~10s.最后对于相关图像均做统计学处理。对于图像收集的数据,采用0.5毫米厚,0.3毫米的图像间隔,对图像进行合理的重建,并且从心电周期的0%到90%的期相、以10%间隔的条件对多期相的图像进行重建,收集的数据进行多平面的重建,以及容积的重建和冠脉曲面的重建,并观察动态容积的再现图像。

表1 患者静态CTA图像诊断心肌桥的结果

表2 患者静态结合动态CTA图像诊断心肌桥的结果

1.3 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经统计分析后的静态和动静态的CTA图像的心肌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检测运用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动态容积再现图像辅助诊断心肌桥的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静态CTA图像诊断心肌桥的结果 1059例患者中,静态CTA图像诊断心肌桥6例,静态和动态图像共同诊断心肌桥9例。敏感度分别是80.34%和92.78%,特异度分别是99.47%和99.78%,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2。

3 讨 论

冠状动脉和冠状动脉分支是存在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脂肪之间或者出现在心外膜深面,由于心肌将冠脉包围,所以此段心肌被称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和肌冠状动脉在起始处都处于正常状态,并且没有异常的状况,如先天性畸形等情况的发生,有许多心外膜冠状动脉的近处和其中间部位被心肌所遮盖,而后在一段距离后,冠状动脉又暴露在心肌的外面,并且冠状动脉被一层心肌包围,此称为心肌桥[4-5]。壁冠状动脉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但靠近壁冠状动脉的部位却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现象,在心肌桥的近端由于其管腔内的压力明显比正常冠状动脉的压力高,所以会高于主动脉的压力[6-7]。在临床上,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冠状动脉灌注是在舒张期出现的,收缩期受到压力时会出现心肌缺血的现象,这是由于壁冠状动脉发生痉挛等原因。心肌桥分为表浅性心肌桥和纵深型心肌桥,后者会出现相应的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和相应的心电图发生改变。运用多排螺旋CT动态图像技术,能够直接的使患者检测到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相应关系,同时可以为患者检测到患者的心腔内部的结构,从而为临床上提供了有效的临床检验指标[8]。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动态容积再现图像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尖端的一项技术,此设备运用大量的冠状动脉分析的软件,以协助医生诊断患者,通过此技术,我们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患者的冠脉数目形态和走向、冠脉是否出现先天性的发育异常,冠脉是否出现扩张或者狭窄、有无心肌桥等各类异常的状况发生[9,10]。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动态容积再现图像辅助诊断技术可以很好的在疾病的早期发现病变的发生,此病为目前诊断心肌桥的首要选择方法之一。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动态容积再现图像技术较为直接的展示了各型心肌桥的状态,并且能够精确对心肌桥进行测量,对心肌桥和心肌桥下面的壁冠状动脉做出分类。能够进行多平面和容积动态的再现,能够直观的显示出心肌桥的具体位置,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均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临床上常应用此技术。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动态容积再现图像技术诊断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有较好的准确性、高效能,很好的提供患者的心功能的相应数据,为临床估测心肌桥的风险提供了十分可靠地影像学方法[11,12]。

综上所述,对于辅助诊断心肌桥,利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动态容积再现图像进行诊断具有创伤小、精确度高、检查方便、并且手术费用较低等一系列优点,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很好地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加以治疗,通过实验表明,此技术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的预测率均可达到很高的值,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1.郝晓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动态容积再现辅助诊断前降支心肌桥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0):84-85.

2.Rine Na kanishi, Ronak Rajani, Yukio Ishikawa, et al .Myocardial bridging on coronary CTA:An innocent bystander or a culprit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Computed Tomography,2012,6(1):3-13.

3.邓炜,黄益,李耀国,等.64 排CT双时相冠脉重建在单纯性心肌桥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杂志,2011,9(3):36-38.

4.郑建刚,龚波,师干伟,等.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的诊断[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5):679-681.

5.龚波,武洪林,沈丹丹,等.心率、心率波动及重建时相的选择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0):1501-1505.

6.Hostiuc S,Curca GC,Dermengiu D,et al. Morphologic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h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myocardial bridges in sudden cardiac death [J].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1,59(7):393-398.

7.田小超,何青.冠状动脉心肌桥与心肌缺血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2,17(6):468-470.

8.古今,史河水,韩萍,等.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心肌桥的价值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5):644,648.

9.张正铿,陈燕浩,金朝林,等.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诊断价值的探讨[J].临床荟萃,2011,26(16):1394,1400.

10.李忠红,衣为民,龙娟.冠状动脉心肌桥18 例临床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03,10(4):9-11.

11.吕滨.多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2006,41(2):6-9.

12.Nakanishi R,Rajani R,Ishikawa Y,et al.Myocardial bridging on coronary CTA An innocent bystander or a culprit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ardiovasc Computed Tomography,2012,63.

猜你喜欢
心外膜容积静态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心外膜与心脏修复再生
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的价值及其与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静态随机存储器在轨自检算法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心外膜脂肪组织的相关性分析
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
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巧求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