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货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研究

2014-12-31 11:36朱鹏涛
科技与管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存货管理应对措施风险

朱鹏涛

摘要: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必需品,也是审计中的重要风险点。针对存货的特点,通过定量方法分析存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影响,从而确定存货在管理过程中的3个重大风险点,分别是存货内控风险、存货损耗性风险、存货流动性风险。在此研究基础上,对存货内控风险、存货损耗性风险、存货流动性风险给出了应对建议。

关键词:存货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2 文献标志码:A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它是反映企业流动资金运作情况的晴雨表,又是流动性较差的流动资产,在企业面对复杂的市场状况及自身经营压力之下,加强存货风险管理显得愈加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货控制或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反应并决定着企业收益、风险、流动性的综合水平。廖芳等指出存货具有流动性强、周转快等特点,在企业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占有重要地位,存货审计风险是审计必然关注的重点。闫军刚也指出审计中许多复杂和重大的问题都与存货有关,需要选择恰当有效地方法评估存货风险。在如何识别企业存货风险方面,许璟旻通过收集不良存货产品数据,结合当前企业和市场情况,对企业存货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王延志通过分析存货的特点,指出存货风险表现在存货分类不合理、计量缺乏真实记录和管理模式落后3个方面。曹杰表示通过建立财务指标预警系统和周期盘点,可对存货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和防范。徐雅梅等针对存货的特点,指出了存货审计中应关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曲丽指出存货截止测试、存货计价测试、存货监盘是存货审计中的重要审计程序。杨国勇在分析了存货审计失败的原因后,在成本计价、数量控制、质量控制方面给出了改进建议。本文在定量分析存货风险的基础上,针对存货内控风险、存货损耗性风险、存货流动性风险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存货风险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1)存货定义及风险管理的目的。存货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存货风险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及时准确地识别和评估存货风险,将存货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通过优化存货占用资金比例、提高存货周转率、缓解应收、预收回款压力,达到优化改善企业资金配置和资金运营状况的目的;通过积累存货风险管理经验,促进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企业运营能力和盈利水平。

(2)开展存货风险管理工作意义。存货风险管理工作的意义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提高企业对存货风险管理的认识,加强对风险指标、风险容忍度、风险限额等主要风险控制点的认知程度,有利于风险管理量化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强化风险预警能力,将先进的存货风险管理理念和成熟的存货风险管理工具相结合,实现对重大存货风险的预警和防范;三是通过健全存货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形成风险常规化沟通机制,最终形成广覆盖的存货风险防控体系。

2 存货风险归集与识别

(1)存货风险归集的原则和方法。在企业存货风险归集过程中要遵循客观性、普遍性及可变性的原则。客观性是指所归集的存货风险事项必须是客观发生的,风险不可避免,只能降低频率或减少损失;普遍性是指在存货管理环节中普遍存在且经常发生的风险事项;可变性是指在不同条件下存货风险是会转化的,因此在存货风险归集过程中要保证所归集的风险事项在存货风险变动情况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存货风险归集方法可采用枚举法和专家经验法进行归集。一是组织开展对存货风险点的排查工作。根据各业务部门实际情况和专家建议进行存货调查问卷设计,初步判定存货风险点;二是组织企业全部相关业务部门填报列举风险事项,汇总整理风险事件数据库,根据风险描述归集风险类型;三是结合企业存货管理专家意见,进行广泛研究和探讨,按重要程度进行关键风险排序。

(2)存货风险类别评估标准。存货风险类别评估标准包括可能性和潜在影响2个方面:一是风险发生可能性标准,如表1所示。存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其特定目标评估。

二是风险潜在影响标准,如表2所示。根据实际情况及其特定目标进行评估,风险影响类别分为:财务指标、声誉指标、运营指标。

(3)存货风险识别归类。重要存货风险分为三大类,包括存货内控风险、损耗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对应的风险点和风险程度,如表3所示。

存货内控风险体系在风险管理全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管控作用,存货损耗性及流动性风险为风险的防范起到了提前预警、主导风险管理方向的作用。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普遍调查加以总结、归类,判定风险程度。

3 存货风险的应对措施

(1)存货内控风险应对措施。为强化存货内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要从企业内控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进行应对,通过对存货内控风险的全过程跟踪,使风险管控覆盖存货管理的整个业务流程,不留盲点,使存货内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水平。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内控风险的事前防控能力:①通过完善存货风险管理制度、优化存货业务管理流程等内控适应性测评,对存货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进行评价,设立适用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状况的制度及管理流程,为强化内控创建良好的环境基础。②建立完善供应商准入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资质等级、信誉及价格等情况,建立完整的供应商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制止存货风险的发生。③建立定期和不定期存货盘点制度,加强盘点控制。企业应对存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盘点清查,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为企业存货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④制定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建立存货有关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权力和义务,规范存货业务操作行为,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二是强化过程控制,提高风险管控能力:①科学组织排产,降低常规产品的材料预备投入量,定期分析,逐渐形成合理的存货量。计划、生产、仓储等部门应对原材料的需求周期进行充分讨论,编制材料投入需求期量表和原材料采购期量表,从采购周期和生产周期需求的角度严格控制库存量,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材料预备投入量,对库存量进行有效控制。②缩短在制品的加工周期,提高存货运转效率。协调确定生产发货周期,紧缩生产进度,加强各责任部门的协作,使库存材料能够及时投入生产部门,保证上下游工序的紧密衔接,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及时使用库存物资,促使存货持有量得到有效降低。③改进设计,提高材料的通用性,降低材料储备量。企业应从设计部门人手,根据各类型产品规格,发掘材料类型需求的同质性及通用性,减少材料储备量;在生产加工上,特别是对同一类型部套的加工尺寸及要求,要尽可能进行标准化设计,从而形成批量化生产。这样做不但能够提高产品的通用性,降低材料储备量,而且可为规模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制定存货库存量降低措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损失:①建立存货减值核销制度,使存货减值核销风险工作常态化。企业应按年度、季度由专业机构定期查验超储原材料、在制品的损耗情况,对于确属无法使用的存货,在按物理损失程度、存货减值额度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制定存货减值动态核销管理流程,形成日常动态核销的分层管理机制。②定期核查库存积压物资,对积压物资进行分类管理,能够有效利用的,要及时加以利用,确属无效资产应及时予以处理。对于因生产计划调整暂时不用,且不能串用的专属物资,应延用到后续新增订货合同中;对于预见到将形成长期积压的物资,应通过代用或行业调剂进行消化处理;对于设计改型、工艺手段提高等造成的库存沉淀,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在设计上尽量考虑替代使用。③积极开发新产品,消化积存物资。对企业持有超储库存进一步甄别,对能够利用的超储存货要限定期限由相关部门及时加以利用;确属无法用于现有产品的存货,应密切关注市场产品走向,在未来产品设计中加以考虑,提高积存物资的升值空间以避免减值损失风险。

(2)存货损耗性风险应对措施。存货损耗性风险的应对措施主要体现在存货库存量减降方面,当出现存货损耗预警信息时,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降低存货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原材料等物资的基础管理工作:①开展存货资金的静态分析,将静态物资资金分解到材料采购的月份之中,让计划员建立物资量与资金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在贵重金属等方面。②对专用材料、特殊材料要依据需求做到定尺或倍尺下达采购计划,减少边角余料,避免造成浪费。③加大工艺方法、路线的调整力度,消化库存沉淀。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技术交流,克服技术、工艺倒退对用户产生的心理负面影响,积极推进配用力度,降低采购成本,释放库存空间,避免库存自然损失。

二是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原材料、在制品等物资的再利用:①根据企业存货现状对有关产品要严格分类管理,对暂停、暂缓的合同产品要积极与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对项目配套材料及三年无动态物资要加大串用、代用力度,减少采购数量。②对于因计划调整而暂时不用和不能串用的专用性较强的物资,应随时间的推移应用到后续新增订货合同中。③加强对暂停合同有关存货的再利用,减少在制量。企业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明确部件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成本归集,强化在制品的管理和应用,降低在制品存货。

三是加大静态存货核销力度,降低存货损失:对三年以上的静态存货,且已确定为报废失效的物资,应尽早进行账务处理。能够部分利用或再加工的物资,应按企业的管理程序办理资产减值手续后进行报废、外销等处理;对于确无利用价值的库存物资,应经相关部门鉴定后进行核销处理。

(3)存货流动性风险应对措施。存货流动性风险应对措施的主要原则是加速企业存货周转速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大程度盘活资产,节约资金使用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主要应对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存货资金成本管控,科学采购,事前预防:①企业应加强对计划采购员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使其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加工投料等情况充分了解,并加强与价格审核、生产及仓储部门的沟通,利用对本企业和原材料市场价格的掌握,做出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②规范采购行为,增加采购透明度。企业应扩大对大宗物资的采购招标范围,做到既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又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采购部门要本着节约的原则,对供货单位的产品品质、价格以及财务信誉进行动态监控;在同类产品采购时要货比多家,以求价格最低和质量最优。③建立供应商长期协作战略伙伴关系。企业与合格供应商建立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要从整体上审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把优化供应链作为企业存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源头上降低企业的成本,因此可以让供应商参与企业的存货管理。通过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向供应商公布自己的生产经营计划,由供应商根据企业的存货消耗需求情况,提前组织、安排存货,既可降低存货采购成本,又能减少存货资金占用。

二是优化存货分类管理,提高存货管控过程效率:①加强对重点存货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存货管理战略,严格控制各类存货的合理库存量,提高存货周转率。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管理,如,可将重点类存货占全部库存价值控制在10%左右,将通用类存货占全部库存价值控制在80%左右,将其他辅助类存货占库存价值控制在10%左右。②加强与其他有关科研设计机构的交流与沟通,提高产品的通用性,充分利用库存物资,降低材料储备量。⑧组织企业工艺、设计部门深入研究探讨,进一步简化生产流程,降低存货安全储备量,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提高企业存货周转率。

[编辑:厉艳飞]

猜你喜欢
存货管理应对措施风险
企业存货的管理与控制分析
浅谈铁路站段的存货管理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浅析食品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