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战略驱动因素分析*

2015-01-01 04:17南京审计学院沈静秋王旭辉
财会通讯 2015年7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企业

南京审计学院 沈静秋 王旭辉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内涵解析

内部审计信息化涵盖多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对象、内部审计手段或工具、内部审计方式三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对象信息化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对象不再是手工纸质文件,也不仅仅是传统的内部控制,而是针对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输入、输出、处理、存储、信息化内部控制流程等的审计监控。信息处理集中化与自动化带来的大量输入和输出数据是内部审计的首要监控对象;信息系统建立后,内部控制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采用计算机工作,就对硬件和软件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可靠性详加考虑,采取各种严密的措施,确保相关输入信息的真实准确,将各种控制方法嵌入程序之中,通过程序的运行,核对数据勾稽关系、数据处理顺序等,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对这些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完整性等进行测试和评价;同时在信息系统中,数据以文件形式存储,具有存取方便、修改与删除不留痕迹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给数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也使内部审计必须关注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二)内部审计手段或工具信息化 审计对象的复杂多样要求内部审计的手段与之相适应。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与技术主要从技术层面(方法、工具软件)探讨信息技术与审计的结合,集中体现在审计软件的研制和推广上,许多软件不仅能够从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中获取财务数据,按审计目标加工利用,也能编制规范的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报告等,并存贮大量审计案例和相关政策法规,对节省审计费用、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有重要作用。除此以外,有些软件中还嵌入大量专家经验、知识模型库等工具,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财务审计、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各种审计业务的实践中。

(三)内部审计方式信息化 内部审计方式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发挥审计职能、提供审计服务的方式,包括审计生产力和审计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内部审计生产力是内部审计人员发挥审计职能、提供审计服务的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生产力要素包括:一是具有一定审计专业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和组织决策能力的内部审计人员;二是与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审计工具。内部审计生产关系是指在内部审计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相互关系。内部审计生产关系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审计三方关系”——“内部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委托人”,而且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组织管理方式。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三方往往是采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和网络技术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工作的组织管理也采用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即审计办公自动化系统来完成。通过办公自动化管理平台,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实现网络办公、网络会议、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审计成果可视化等功能,大大提高内部审计组织的管理效率与质量。

二、企业战略下的内部审计信息化需求分析

在企业内部审计领域,信息化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内在要求,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企业战略中发挥作用。

(一)公司总战略: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响应审计署信息化建设的现实选择 企业战略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方向,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特别是对于现代化集团企业来说,总体战略目标往往是成为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企业。这要求公司基础管理过硬,制度完备有效,流程清晰流畅,机制科学配套,现代化手段先进适用,价值创造能力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经营合法合规,管控高效。总公司审计部门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工作旨在为企业发展服务,为规范经营保驾护航,“控风险、促规范、增效益”,全面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在强化合规性检查的同时,向增加企业价值转变,提供包括管理咨询、内控评审、风险防范在内的增值服务。积极推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也是审计部门全力落实贯彻“大审计”理念的必然要求。各层级审计人员被抽调参加总公司审计工作时,可以借助于内部审计信息化,整合集团内审计资源,形成整体的工作合力,以促进内部审计在辅助高层决策中起的作用,从而推动公司快速稳健发展。

(二)事业部战略: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随着企业ERP系统的运行和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企业管理将逐步形成以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为主的科学管理体系,建立集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持续性、集成性、共享性以及应用软件于一体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也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传输数字化、信息交流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应用普及化,客观上也要求内部审计必须与时俱进,运用信息化技术对这些活动进行审计,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监督机制,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三)职能目标: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发挥企业各职能部门协同效应的有效机制 企业都有总体目标,相应的,每个部门也有自己的目标,各职能部门和各机构单位在行政事务、人事征用、经营策略、工作理念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异化与冲突。比如研发部门设计的产品尽管技术含量高,但对于生产部门来说又可能难以进行流水线生产;销售部门以促销的方式获得销售业绩,又可能与财务部门的资金计划相背离,等等。这些目标冲突可能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性后果,为避免这些问题,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内部审计作为监督部门,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与手段,在进行财务审计、基建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项目的同时,分析各职能部门在实施总体战略和事业部战略中的要求,并评价其责任的履行情况,及时提出审计建议。内部审计信息化使内部审计能够适时掌握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流动,监控企业各部门的短期行为带来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协调整合各职能部门的资源、目标和策略并给予建议,使各职能目标协同化、企业总体目标最大化。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根据波特关于企业价值活动的架构,内部审计属于辅助活动中的“企业基础设施”,包括总体管理、计划、财务、会计、法律、政府事务和质量管理等。在组织结构中设置内部审计这一职能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基本价值活动的开展,还能帮助其他辅助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内部审计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来源于价值链的内部联系,它通过企业的整个价值链而不是单个活动起辅助作用。从组织活动的具体类型来看,内部审计又隶属于质量管理与保证。根据国内外内部审计实践,内部审计作为组织管理中的一个监督环节,在企业价值链中发挥重要作用。内部审计采用独立的、客观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各职能部门业务活动的组织、控制及职能的有效性和恰当性进行审查,并根据管理和业务知识将审查结果与企业目标相比较,找出偏差,提出建设性措施。因此,内部审计为价值链上的各环节工作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内部审计对象信息化、手段工具信息化、方式信息化又为内部审计在提高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代理理论将企业视为谋求私利的人们之间形成的一些“合同关系”,而不是将企业当成一个利润最大化的实体。根据代理理论,雇主(企业所有者)雇佣代理人(管理者)作为其利益的代表来执行任务,并把一些决策权力授予代理人。然而,代理人往往谋求个人利益而不是企业所有者利益。因此,为了保证所聘管理者或下属管理者可以更好的工作,企业所有者或高层管理者必须耗费金钱和时间监视和控制管理者或下属管理者的工作,这些费用就是代理成本。内部审计信息化可以有效的降低代理成本。(1)内部审计对象的信息化,可以降低企业各层级、事业部以及职能部门之间在纵向和横向上相互传输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成本。该企业的所有者可以非常容易的了解管理层绩效,同时各管理层也可以随时了解下属员工的工作,上级向下级发布信息,下级向上级报备以及反馈信息变得更加直接、便捷,有效的增加了管理层的管理幅度,使组织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减少中间管理层次以及管理者的数目,从而降低企业内部代理成本。(2)内部审计手段和方式的信息化,客观上形成内部审计人员的高素质化,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用更短的时间以及更高的效率获得更有质量的信息,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和其他职能部门产生威慑作用,这种被动的“自律”行为促使其不断改善工作绩效并与其他部门合作,能够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进行更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特别是现代化集团企业,各层级、事业部以及职能部门事务庞杂、业务众多,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反馈机制,管理部门可借以弥补各种程序上的缺陷,避免对内部控制、财务状况,甚至对整个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内部审计采用信息化手段和工作方式,可以更好地优化组织内部价值链的每个结点以及降低链接间的协调成本。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内部审计持续的信息化投入会带来企业成本的上升,尤其是在信息化初期,对内部审计软硬件、网络以及数据库的购买、开发和建设,会造成企业成本急剧增长;但是当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到数据集成甚至成熟阶段时,后期的投入增量会呈递减趋势。在内部审计信息化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信息化的投入将低于信息化带来的审计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时,企业价值自动增加。内部审计手段和方式的信息化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提供审计建议、决策支持等的效率得到提高,效果得到增强,审计人员胜任能力随之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化技能的提升将带来审计人员数量精简、部门经费降低、审计投入产出比增加等,因此,内部审计信息化将带来审计成本下降。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带来的价值增加 内部审计一般在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中充当参谋和顾问。内部审计人员合理化的建议和报告,可能会改变一个战略设想,优化企业行动方案,完善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控制,从而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重要表现。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运用各种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转换、分析,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更大范围和比例的抽样审计,查出改正的错弊金额更加准确,挽回的企业资金损失更多,在更大范围内帮助企业减少负面影响,降低损失。同时,内部审计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方式,运用战略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咨询服务的职能,在横向和纵向上优化组织结构,辅助业务流程重组,从而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公司治理领域为企业增加价值,增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四、内部审计信息化实践的具体方式与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利用计算机处理的业务越来越多,内部控制手段和信息处理流程都是通过一系列看不见的计算机指令完成的,信息存储的介质和存储模式也新颖多变。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工作适应科技创新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变革,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内部审计监督的需要。

(一)降低内部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投入产出比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对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治理和企业内部控制等方面日益扩大的需求,管理审计业务、经济责任审计业务以及企业风险控制业务的数量急剧增加,手工操作的内部审计方式已很难适应当前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运用审计办公软件,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实现审计文档、审计程序、以及审计分析的流程化、规范化和智能化操作,进而大大提高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的效率;开展多领域的审计作业电算化,采用审计现场作业系统,可以在审计现场进行项目管理、数据采集、审计分析、审计抽样和审计底稿等工作,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内部审计可以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经常性、连续性、即时性的监控审计;通过内部网络接口技术,可以快速读取业务数据,摆脱审计业务的地理限制,缩短审计发现问题的延滞时间,实现审计工作的非现场化、实时化、智能化、个性化和预警化。在审计任务繁多、业务复杂、地点分散的情况下,尤其需要运用信息化审计技术来快速采集、处理、分析数据,提高效率,解决审计资源有限而审计工作庞杂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审查审计系统覆盖面中的监控盲区或监控不力的区域,并复核监控结果的利用情况等,大大缩短了审计时间,提高了审计效率。

(二)改善内部审计工作管理,建立与审计客体的紧密联系 在企业审计业务流程尚有待理顺、上下级审计信息沟通还不便捷的情况下,审计工作方式的信息化尤为重要。通过建立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尤其是内部审计办公自动化软件,有助于内部审计业务流程向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转化,有助于上下级企业间的审计信息沟通、审计人员调用、审计协同办公以及审计成果的运用;通过开发审计信息门户,实现审计信息资源内部查询和共享,建立内部审计与企业各层级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与紧密联系,及时整改、及时反馈。

(三)辅助内部审计决策,提高审计服务水平 传统环境下的审计决策取决于审计人员自身的业务敏感性、判断能力、审计经验,面对大型企业时,这种个人决策成果往往非常有限。内部审计采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就是为了解决在信息环境中企业业务纷繁复杂、流程自动化、半自动化情况下的监督、控制和业务咨询问题。通过建立审计数据中心与案例中心,开展对数据和审计案例的再分析和利用,实现对数据资料的归档和整理、对数据的连续存储备份、对案例的归纳提炼,为审计项目的确定和实施、审计数据的查询和分析、审计结果的总结和利用提供足够的数据和案例支持;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企业大型数据仓库中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出隐藏的、不为人知的却潜在有用的审计信息和知识,提高审计决策的效率和效果;通过模型库和专家经验库,审计人员可以学习、积累和运用专家经验,借助各种经济、管理、工程模型,来弥补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缺口,辅助内部审计决策,提高审计的确认、咨询等服务水平。内部审计部门面对各职能部门产生的大量的、冗余的数据,迫切地需要数据分析工具,以准确把握审计客体的职能履行情况,并适时提供政策建议;同时,企业内部审计涉及各种专业知识,客观上也需要有相应的专家经验库和工程模型库作为审计决策的知识储备。

(四)促进内部审计转型,推动审计事业发展 内部审计要谋求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个环节来对企业的某方面信息进行孤立审计,而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对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活动及其相互作用进行全面监督,要从长远出发,对企业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预测、防范、控制和管理。审计信息化应当不仅仅停留在提高审计效率、协调整合审计资源层次上,而更应当侧重于加强审计咨询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只有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审计人员才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精确的优势,积极开展事前审计、事中审计,推动审计工作前移,并不断扩大审计面,提高审计服务层次,有效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的全面转型与发展。

[1]沈静秋、殷丽丽、时现:《基于企业目标视角的内部审计增值探析》,《中国内部审计》2010年第11期。

[2]郭小金、王红兰:《浅谈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与理财》2013年第9期。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