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制度下的高管道德风险探究

2015-01-01 15:27王国彬
市场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粘性道德风险高管

王国彬

薪酬制度下的高管道德风险探究

王国彬

道德风险是企业管理活动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它往往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违背。当前的高管薪酬制度并没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高官的道德风险。本文主要从当前的薪酬制度中分析高管人员的道德风险问题,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薪酬制度;道德风险;薪酬粘性

一、引言

现今的市场不再是卖方市场,而是买方市场。企业不再是价格的制定者,更多的成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多的体现在成本管理上的优势,一个合理而又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能够很好地控制生产成本,优化企业的成本结构,从而降低市场风险,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成本管理成为企业战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步,而成本决策又是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然而,随着高管的薪酬与企业的绩效之间的挂钩,在企业的成本决策中,高管人员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获取更多的薪酬,对企业内外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也不能快速的做出最佳的成本应对方案,过度或盲目的对外投资,常常把企业业绩上升的功劳归咎于个人的能力和对市场的准确判断,把企业业绩的下降归咎于市场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产生道德风险。本文将从薪酬粘性角度对企业成本决策中高管人员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成本决策概述

成本决策是指为了实现成本管理的预定目标,根据客观可能性,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和判断,从各种成本的备选方案中选定一个最佳方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不断降低成本。成本决策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定方案、分析评价方案、优化选择、纳入计划等步骤,它面对的是未来事件,而未来事件的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为了使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成本更贴近实际,我们必须在已掌握的数据的基础上,借助于科学方法和先进的分析工具如运筹学、数理统计、电子计算机等,对各个成本决策方案进行评价和分析,然后从中选出最佳的方案。但是,现实中高管人员在进行成本决策时,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在分析评价方案或者方案的优化选择时往往缺乏客观性,并没有本着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违背了企业资源最优配置的初衷,给企业和股东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成本决策中如何减少高管人员的道德风险成为企业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成本决策中道德风险的起因

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道德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并不直接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高管人员成为企业的实际控制者。财务理论认为,股东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他们要求经营者以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个目标,但作为经营者的高管人员,常常通过给自己发放高额的薪金,给自己配备高档的轿车和豪华的办公楼,增加自身享受成本等来使自身效益最大化。因此,在成本决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高管人员的道德风险。

2006年,国资委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提出了“业绩上、薪酬上,业绩下、薪酬下”的负责人经营业绩同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考核制度。2007年,国资委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二业绩考核任期薪酬管理的意见》中规定,企业负责人薪酬增长与企业效益增长相一致。这些文件说明了我国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与企业的绩效是挂钩的,这一制度的实施也为高管薪酬粘性的产生埋下了伏笔。高管薪酬的粘性,即企业业绩上升时高管薪酬的增加幅度显着高于业绩下降时薪酬的减少幅度;赵息和李粮以2007-2010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结构中短期货币性报酬水平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发现当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结构中短期货币性报酬的比例较高时,高管会在业务量下降时迅速调整企业资源,从而导致较低水平的费用粘性;而当高管薪酬结构中短期货币性报酬的比例较低时,面临企业业务量的下降,高管将会延迟企业资源的调整,以待业务量回升。

因此,在企业成本决策中,短期性货币报酬比例较高的高管,在业务量下降时会更倾向于立即调减公司的生产资源,降低公司的成本,即使他们知道通过维持业务量暂时下降带来的闲置生产能力将来会换取更大的长期绩效;而在业务量上升时,他们更愿意等待一段时间再调整资源,因为调增资源的成本会立即支出,而收益不会马上实现。所以说,相较于公司的长期绩效,他们往往更愿意关注公司的当期绩效,因为较高的当期绩效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薪酬回报。因此,具有道德风险的高管人员在做成本决策时,趋于选择当期成本较低的方案而不是对企业最优的方案,以便减少成本决策失误所带来的风险。

四、减少成本决策中道德风险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的公司法律制度

当前股东大会的投票制度中,占有较多股权的大股东往往能够控制投票的结果,其他股东由于持股数量的限制而不能有足够的话语权,这种投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高管人员的道德风险。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关的公司法律制度。此外,在重大的成本决策方案中,取消高管对决策方案的一票通过或否决权,让更多公司中层领导以及少数普通员工代表参与到投票中,降低高管道德风险对决策的影响。

(二)降低高管薪酬的粘性

较高的高管薪酬粘性会使企业业绩上升时高管薪酬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业绩下降时高管薪酬的下降幅度,这样会激发高管人员在成本决策中的自利行为,选择决策失误风险较小的方案,违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从而导致了道德风险的产生。

(三)合理确定高管薪酬结构

股权激励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长期股权性薪酬比例较高的高管,在业务量下降时都会在维持企业闲置生产能力的费用与业务量将来可能回升所带来的收益之间权衡,以进一步确定是否调整企业当前的生产资源,因为随着业务量下降或者上升而立即对企业的生产资源进行调整,最终都将对高管自身的薪酬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说,当高管的薪酬在短期货币性薪酬与长期股权性薪酬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时,一方面可以抑制高管人员只关注公司当期绩效的短期行为,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他们在成本预算和决策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公司的长期绩效,降低成本决策中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从而使公司朝着正确的方向经营下去,不断地向着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靠拢。

(四)强化事前、事后控制

代理问题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其本质原因是委托人无法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造成的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首先,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调控者,应发挥好自身的角色,通过政府强制的方式来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信息披露义务,让股东更多的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减少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其次,企业应积极构建高管人员道德风险的预防机制,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并对之加以不断地完善,降低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后,企业应从事后控制的角度来弱化经理人的道德风险。

(五)建立道德风险评价机制

建立高管道德风险的评价机制就是根据公司的财务行为以及相关的财务数据来分析企业承担的道德风险的大小,并将其划分为小、中、大三个等级。当道德风险等级处于小的时候,说明高管人员的道德风险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当道德风险处于中等级时,说明企业需要采取行动来降低高管人员的道德风险,把其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当道德风险处于大等级时,说明企业高管的道德风险问题比较严重,亟需解决,否则将会给企业和股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道德风险评价机制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高管薪酬与企业利润增长的幅度

如果高管薪酬增加的幅度大于企业利润增加的幅度,说明高管把企业业绩的增加过多的归咎于自己的功劳,从而给自己较多的薪酬奖励,侵占股东的利益。

2.管理费用占全部成本的比例

一个企业如果其管理费用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过高,可能说明高管人员比较注重个人的在职享受,比如给自己配备豪华的办公室和好车等。

3.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一个企业是否很好的履行对消费者、社区、政府、供应商等相关关系人的责任,例如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主动保护并修复周围的环境等,可以看出其道德水准的高低,进而判断其道德风险的高低。

4.企业信息的披露情况

企业信息披露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道德风险的高低。

5.企业高管薪酬粘性和成本粘性的大小

一般来说,较高的高管薪酬粘性和成本粘性意味着较高的道德风险。

6.关注异常的交易价格及异常值占市场均价的比例

如果异常值占市场均价比例过高,则可能存在高管利用商品交易为自身谋利的可能,可以推定这是一个道德风险较高的公司。

对上述六个方面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就可以大体的算出一个企业道德风险的水平,从而将其归为具体的道德风险等级,以便采取正确而又有效地措施对其进行控制。

五、结束语

当今社会普遍陷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狂热中,企业道德风险问题的防范显得尤为重要,而成本环节往往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容易滋生此类问题。现代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让企业取得长期持久的优势,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不为短期利益所操控,由此减少成本决策活动中的道德风险势在必行。本文以高管薪酬粘性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企业高管人员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完善企业成本决策中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

[1]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吗?[J].经济研究,2009,03:110-124.

[2]步丹璐,张晨宇.产权性质、风险业绩和薪酬粘性[J].中国会计评论,2012,03:325-346.

[3]赵息,李粮.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结构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4:114-120+144.

[4]胡建斌,肖康元.成本决策、成本预算与道德风险[J].交通财会,2012,09:45-48.

[5]平静.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道德风险防范[J].中国城市经济,2011,01:101.

王国彬,男,安徽六安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航运、物流经济与金融。

F244

A

1008-4428(2015)02-101-03

猜你喜欢
粘性道德风险高管
演化折现Hamilton-Jacobi 方程粘性解收敛问题的一个反例
皮革面料抗粘性的测试方法研究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三方博弈下企业成本粘性驱动性研究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