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在一带一路上且行且思

2015-01-02 01:33郑瑶瑶
茶博览 2015年7期
关键词:亚平茶文化茶叶

本刊记者 郑瑶瑶

诸暨绿剑科技园门口,立着两块茶文化雕塑墙,分别刻画着中国茶史和越州茶史。中国茶史文化墙上,茶叶历史上的代表性人物和事件,从吴理真、陆羽,到唐宋元明清的茶叶风尚,都被一工一画精细地雕刻了出来。其中分外惹眼的,是明朝之后的一幅雕塑:上方是马队驮着物资,翻山越岭,从富饶的中原之地走向漠北,成了漫天黄沙里除孤烟之外的唯一动景;下方是几个劳工正在将茶叶装入木箱中,随后,这些刻着“ENGLAND”的木箱将随着浩浩荡荡的船队,乘风破浪,驶向大洋彼岸一个新兴的世界强国。

两块文化墙究竟要刻画哪些内容?这个问题,绿剑茶业董事长马亚平足足琢磨了四年。最后,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茶贸易,穿越漫漫历史长河,重现在了文化墙上,栩栩如生。

文化墙落成之时,“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还未提出。其实,在“一带一路”成为国家战略之前,它就已经是茶叶世界中最耀眼的部分,它是中国茶走向世界的轨迹,是茶改变世界的见证。

当世界各地茶叶产区不断兴起,世界人民对茶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之时,身为源头的中国茶却辉煌不再,处在了“墙内香”的尴尬境地。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无疑为中国茶再创往日辉煌提供了良好契机,成了中国茶走向世界的信心。在为茶界注入澎湃的发展激情之后,如何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让这股激情转化为有效行动力,让中国茶再现雄风,成了茶界最重要的课题。

一带一路带来了什么

公元前139年,著名外交家张骞身负“沟通汉庭与西域联系”的使命,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丝绸之路。此后,这条沟通之路不断得到拓展,甚至延伸至海上,成为了中国与世界进行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而后,作为中国最重要文化代表之一的茶叶,逐渐成了这条路上的主角。除了为世界带去一种健康饮品,带去中国的“和”文化,茶叶还成了改变世界格局的那根稻草:它促进了英国的工业革命,引发了美国的独立战争,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终结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一片树叶,与古丝绸之路的结合竟产生了这么巨大的影响。而今,这片树叶再次与“一带一路”结合,又会带来什么变化呢?

福建东北翼的宁德,在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以及万里茶道上都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宁德茶企的出口热情高涨,去年一年,获得出口资质的茶企已增加到15家,并不断有企业欲开拓国外市场。原先,宁德的茶叶出口基本面向欧盟、美国等地,东南亚相对较少,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更是基本处于空白。但是去年以来,宁德茶企对东南亚国家以及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成倍增长,更首次将茶叶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叙利亚、土耳其等国,经济效益不断增加。2014年,宁德市茶叶及其制品出口总额达4784万美元,增长近四成。其中,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量占总额的56%,并呈现井喷式增长。

而受“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在位于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区的婺源,沿线国家的订单正源源不断地涌进来。婺源县鄣公山茶叶实业有限公司的有机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有名气,远销非洲、中东、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出口及供货茶叶近万吨。去年,仅他一家企业,出口创汇就达1400万美元。整个婺源县,有机茶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

这幕国际市场不断打开,茶叶“走”得越来越俏的变化,也在国内其他茶区陆续上演着。市场的潜能越来越大,茶叶走出去的通道越来越大。如今,面临的普遍问题便是,怎么走?

练好内功唱好戏

作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经济大走廊,在“一带一路”的茶舞台上,茶企无疑是唱戏的主角。登台之前,茶企们也正忙着练兵秣马,苦练内功。

湖州方路茶业有限公司,自2000年成立至今,已成为国内茶叶出口数量最大的出口商。为了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不断改进技术、创新销售理念。如今,总经理王国新思考最多的,是绿茶的保鲜问题。“像立顿这些大企业,产品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就是品质稳定,茶叶能够保持永恒的口味。”王国新一丝不苟地分析着,“绿茶是我们最主要的出口茶类,而如何保鲜,即保持品质稳定,恰恰是绿茶最大的问题。”在王国新看来,绿茶保鲜问题解决了,中国的绿茶出口就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而宁德的茶企,更多的是在思索改变以大袋散装等低档茶叶出口为主的现状。部分茶企正通过产业升级开发深加工茶产品,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如一些企业开发了深加工茶粉,融入草本精粹,具有无添加食品添加剂、即冲即溶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深加工茶叶产品的尝试,也为宁德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其茶叶产品出口单价从2013年的8.55美元/千克增长到了如今的34.35美元/千克,价格翻了两番。

对于如何让中国茶真正走向世界,马亚平显然有着自己的见解:出口一定要打自己的品牌!一次,马亚平赴巴西与当地最大的茶叶品牌谈合作,所有事宜都商量好了,最后却在一个问题上谈崩了:马亚平坚持自己供应的茶叶要打上“绿剑”品牌,而对方不同意。这是中国茶企出口的一大现实,也是中国茶无法真正走出去的症结所在。“现在很多做来料加工的外贸公司都做不久,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味为他人做嫁衣裳,没有将自己的品牌打出去,没有自己的消费者。这样对方不给你业务了,你也就完了。”所以,当美国、日本很多企业对绿剑研发的茶袜很感兴趣,要求贴牌生产时,都被马亚平一口拒绝了。

“中国茶企应该形成合力,抱团发展。”谈起中国茶企如何做,才能乘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之时,王国新和马亚平不约而同首推“抱团”。“我们接到大单,大家首先就是相互压挤,恶性竞价。有机茶的出口单价能硬生生从5美元/千克被压到3美元/千克不到。”王国新不无扼腕地说道。他认为,中国茶企不能这样恶性竞争,应该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前段时间我们浙江茶企联盟去上海考察了拥有300多年历史的英国茶品牌‘川宁’,考察中最触动我的一点就是,他们加入了食品供应链,采购价、售价都是统一的。”王国新在想,如果中国茶企能够抱团发展,借鉴川宁的做法,建立一个统一的价格机制,就可以避免这种恶性竞争,中国茶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就增强了。“除此之外,抱团还能让茶企互通有无,成立专业的联盟,甚至能联合上市,携手打开国际市场。”马亚平憧憬着说。

抱团以外,茶产业的重新设计成了当务之急。“现在的工业产业,大多已实现了合理化分工。而我们做茶的,一般既要管茶叶种植、茶园管理,还要管茶叶加工、包装、研发、销售,小而全,所以产生不了规模效应。没有规模效应,就无法保证茶叶品质和数量的稳定,无法让消费者对我们产生信心,也就制约了国际化发展。”品质不稳定,成了中国茶走出去最大的问题,马亚平认为,产业合理分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而与国际标准认证的不一致,也是制约茶叶出口的一大因素。对此,国内各界也在积极努力让国内茶叶标准认证与国际接轨,尤其是陈宗懋院士致力于研究并向国际推广的茶汤中农药残留标准,更为中国茶叶出口赢得了更多主动权。如今我们的茶叶机构众多,越来越多人开始呼吁,希望减少政府干预,让这些组织机构发挥更多的行业功能,协助政府出台更多真正有利于茶产业发展的政策。而在行业机构发挥自有功能的基础上,王国新建议还要加强跨行交流,以弥补当前茶行业只论茶的单调性。“像欧盟的茶叶农残标准里有一项判定标准叫蒽醌,一开始很多人不知道蒽醌是什么,怎么会存在于茶叶里。之前茶界少有提及蒽醌者,而其实明代的中医书上就有蒽醌的记载了,上面记载蒽醌的分解物质有凝血作用。”王国新表示,茶最开始是与医连在一起的,只有从不同方面来认识茶,对茶有了完整的认知,我们才知道如何更好地让茶“走出去”。

文化先行

“在经济行为、科研交流之外,我们还是要加大文化宣传,让中国茶的品饮文化为大家所接受,中国茶的国际市场自然就能打开了。”多次的国外考察中,马亚平发现,外面的人,并不是对中国茶不感兴趣,而是由于饮用习惯的不同,在饮用中国茶时,有些手足无措。“你把泡好的茶端给他们,他们喝完都会不由自主竖起大拇指。”

国际贸易中心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美国茶叶进口量增长了30%。“茶叶消费量增长在16岁到26岁人群当中体现得最明显。”美国茶叶协会主席彼得戈吉说,“我们发现,喝茶有益健康的理念确实已被广泛接受。”

百年之后的今天,全球再一次被茶这一饮品的魅力所折服。而中国茶想在新一轮“茶叶大潮”中重新占领制高点,无疑得缩小文化差异,消除国际上对中国茶的认知误区,向外输出凝聚了儒释道文化精髓的中国茶文化,让人真正领略中国茶的魅力,爱上中国茶。

而稍加留意,我们便会发现,当前,中国茶文化之风,正在国内外愈吹愈烈。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的代言,首家以茶文化为特色的孔子学院的建立,《茶叶之路》纪录片的传播,安溪与法国埃罗省的“茶酒对话”……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城市,杭州今年在举办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时,更注重在国际化上做文章,新增设了“‘茶与世界’杭州茶文化全球联动活动”项目,通过发动相关国际城市及孔子学院,进行全民饮茶联动,并实地赴美国、俄罗斯等国进行杭州茶文化交流巡演等,吸引境外游客的积极参与,扩大影响,将茶文化与“一带一路”接轨。

当茶首次通过古丝绸之路走到欧洲大陆时,它那微妙的魔力让异国的人们无法抗拒,甚至有人痴迷到“20年来只靠这种奇妙植物的浆液佐餐而食,以茶消磨黄昏,以茶慰藉长夜,以茶迎接黎明”。而今,“一带一路”成了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茶叶自身的魅力,及其与“一带一路”深厚的渊源,势必将为中国的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传播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也许时日漫长,但点滴的积累,不断的实践,中国茶叶必能和这个东方大国一起,再次在世界崛起。□

猜你喜欢
亚平茶文化茶叶
王亚平讲述出舱:“伸手摘星”的梦想实现了!(上)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香喷喷的茶叶
孔亚平和她的三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