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的翻译作品赏析
——以《红楼梦》译本为例

2015-01-03 09:02卢丙华
剑南文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杨宪益霍克译者

■卢丙华

基于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的翻译作品赏析
——以《红楼梦》译本为例

■卢丙华

1.前言

在传统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通常都要按照原文意思进行翻译,尽量不将主观因素融入翻译作品中,以保证作品的客观性、正确性和再创作性。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原作品和翻译作品之间存在一种不平衡的关系,译者充当了被动接受翻译原则的“忠实粉丝”,而翻译理论的不断更新发展,更加重视翻译作品再现某一具体的文化现象。因此,对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制约性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译者文化主体性的研究

译者作为翻译的文化主体,在翻译原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对作品进行主观的思考和研究,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主体地位。原作品是翻译的对象,在将译出语翻译为译入语的过程中能够看出,语言转换仅是翻译活动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文化翻译的实现目标。从文学层面上来讲,翻译是为了向读者提供一种新的文学范本;从文化层面出发,翻译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种新的语言文化资料;从生产模式上看,翻译是强化革新译入语的特定文学。译者的主体性存在制约性和受动性因素,包括两种语言进行转换的过程中,二者的特点、语音、习惯等的客观规律、文化特色、审美特征及译者身处的时代和地域特征等。由于受到这些制约性与受动性因素的影响,译者不能毫无限制地对原作品进行翻译。因此,译者主体性表现在:结合译者自身对原作品的综合理解,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进行自身语言的二度创作,体现了译者对原作的能动性翻译操作。

3.译者文化制约性的研究

通过对译者文化主体性的分析得知,译者在翻译原著的过程中,需要发挥主观的能动作用,这也是现代翻译理论的发展要求。然而,由于受到制约性和受动性因素的影响,译者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对原作进行二次创作,还应该遵循“忠实翻译”的原则,同时,翻译出来的作品还必须达到翻译的目的。这样的情况下,译者的翻译活动,无可避免地会受到原作本身及其他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翻译主体和翻译客体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依靠的关系。译者在翻译时,不仅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而且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而要了解这些制约因素对译者的制约程度,需要对文化作品当中的多个文化关系进行详尽的评估研究,然后为实现我国翻译的突破性进展而做出相应的客观性努力。

4.从《红楼梦》的译本看译者主体性和制约性

《红楼梦》作为我国最著名的文学名著之一,是曹雪芹先生文学修养的代表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造诣。从语言或文化的层面看,对《红楼梦》的原文进行翻译,对译者而言都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并且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还会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因而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下面以霍克斯与杨宪益对《红楼梦》的翻译作品为例,研究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

4.1 融入原文

融入原文指的是理解作品的原文意思。译者受到历史、语言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都使用自己的母语、历史资源和自身文化去突破限制,进而顺利地开展翻译工作。《红楼梦》第五回里,有句诗是这样:“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其译文为“Seldom the moon shines in a cloudless sky.And days of brightness all too soon pass by.”这句诗是对霁月的描述,雨后新晴称为“晴”,彩云则是“霁”,霍克斯把“彩云易散”译作“And days of brightness all too soon pass by”。从翻译的字面意思看,与原文并不符合,正好体现了霍克斯的主观构思,形象生动地运用相关的事物对原文进行象征性表达,充分体现了译者对作品原文的深刻理解。另外,霍布斯在翻译《红楼梦》中的丫鬟名字时,时而翻译成具体的意思,时而又翻译成字面意思,有时还会翻译成代表其性格特征的意思。例如丫鬟“晴雯”的名字就被翻译作“Sky bright”,乍看之下,二者不相符合,但却是“晴雯”的翻译。相比而言,杨宪益把书中人物按照发音的不同进行分类翻译,因此,翻译作品中难以再现原作里隐喻或暗喻人名的诗文含义。

4.2 翻译活动中的吸收

翻译吸收是指在翻译中实现了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转化,吸收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转化吸收,二是感染吸收。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作品语言内涵的吸收过程,不同的译者会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在对《红楼梦》进行翻译时,译者必须解决一个的问题,即应该把原文作者还是把读者当作翻译创作的中心。霍布斯选择把读者的接受和理解作为翻译的目的,在翻译活动中主要采用转化吸收的表现手法。如《红楼梦》第六回有一句原文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霍克斯将其翻译作“Man proposes.God disposes.It is up to us to decide whether,he well help us or not...”在古代传统文化中,“上天”代表着主宰人类、统治世界的力量,象征皇权的权威性与合法性,我国古代社会提到“上天”,就指代了皇帝的意思。但英语对上天的翻译,通常是“Heaven”,指代天堂的意思。杨宪益对这一句的翻译,就将“天”译作了“Heaven”。而霍克斯却把“天”翻译成“God”,更有利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4.3 翻译活动中的补偿

翻译补偿指在对原作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既要完整地表达出原文的内涵和思想,同时也要满足通顺明了的翻译要求。霍克斯对《红楼梦》的翻译,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引起了国外读者的强烈反响,提升了《红楼梦》在国外的文化地位,霍克斯在实现翻译补偿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表现一个具体事物时,译者会通过另外的解释将原作的意思表达出来。例如,《红楼梦》第九十回中有一句原文是:“大哥哥这几年在外头相与的都是些什么人!……来一起子,都是些狐群狗党”,霍克斯将其译作“In all the years he is spent here Pan has not made a single decent friend!They are a pack of rogues the lot of them!”而杨宪益将其译作“The friends Brother Pan has been making these years!There is not a single decent sort among the whole foxy lot.they are a pack of curs!”由此可以看出,霍克斯的翻译风格更加简洁明了,而杨宪益的翻译句子更注重对脚注的解释,因而显得较为繁复。

5.结束语

综合上述,翻译不是一项简单的语言转化活动,不仅包含了对词语的转化,还具有译者主观参与的特征。因此,在对原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需要对原作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语言风格和地域特征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对原文进行翻译。针对译者在翻译中受到的制约影响,应该综合评估、研究相关的制约因素,并作出合理有效的客观努力,从而翻译出优秀的作品,为读者展现一个精彩纷呈的文化世界,促进我国文化的综合多元化发展。

(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杨宪益霍克译者
滑板的乐趣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一起来观星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金丝小巷忘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