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取丹心照汗青

2015-01-04 00:13荆文
党史文汇 2014年12期
关键词:毛笔字书法作品书法艺术

荆文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所谓“墨宝”和近代、现代出现的书法集子多如牛毛。通览其貌,大都是一些变形的方块汉字。有的如刀削斧砍,有的似龙飞凤舞,除了毛泽东的书法如《沁园春·雪》等外,都未能引起我的特别兴趣。近日,朋友送我一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段云书法集锦》,内有很大一部分作品来自摩崖石刻或名胜古迹的匾额之照,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庙堂楼阁的陈列品或收藏品。这些经过时间过滤的精品,终于把我带进一个未知的世界,让我受到一次书法艺术的洗礼。虽是浅尝,却已心有所得,随手写下几行阅览感悟,愿与书法爱好者切磋共勉。

不乏美术、舞蹈、音乐元素的书法艺术

我对书法艺术长时间迟钝的原因,是我在毛笔字里看不到图画,听不到声音,见不到舞蹈,觉得白纸黑字,平淡无奇。看了段云老前辈代毛泽东主席为续范亭将军写的挽联,令我的视野大开。

抗日战争爆发前夜,同盟会元老、国民革命军中将续范亭先生,因不满蒋介石的“和日反共”政策,在南京中山陵剖腹明志,震撼全国军民。1947年续范亭谢世,中共领袖毛泽东为他敬送挽联,称续将军有“云水襟怀”“松柏气节”。1992年是续将军诞辰100周年,家乡人为其筹建纪念馆,派专人进京,请曾经为续将军当过秘书的段云先生代书这副挽联。时年80高龄的段云先生,怀着历史的哀伤和无限崇敬抗日名将的心情,写下这幅“云水襟怀”“松柏气节”的千古绝笔,刻在了续范亭将军雕像的座基石上,成为中国抗战纪念碑中的一绝。当我的眼睛久久地凝视着这副挽联(照片),仿佛看到昨日烽火连天的中国版图,听到了中华民族的呐喊声,和《义勇军进行曲》的铿锵节奏,感觉到了驱动历史脚步的动劲。

这是因为,书法艺术在特定的时空下,所承载的历史元素是任何艺术手段不可替代的。

书法作品因人而立、随人而倒

众所周知,用毛笔写汉字,一千个人会写出一千个样子。毛笔字不乏个性,只要耐心练习,定能有所收获。然而,能被公众认可的书法家总是凤毛麟角,沙里澄金般的稀少。这是因为,字的价值主要不在于字形的奥妙,而在于写字人的品德、智慧和阅历。

据说,腐官胡长清的毛笔字写得不赖,落马前曾有人在《书法报》上撰文吹捧胡的作品“承柳公权之铁骨,袭颜真卿之浑厚,飘逸灵秀再追‘二王”。不料人一歪,字即倒。因为人的字里行间不可避免地带有写字人的基因和信息。胡长清、周永康等贪官腐吏的“作品”,必定会被人唾弃。

而段云先生被收藏、陈列或刻写在毛泽东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南昌滕王阁、五台山庙群、大同云冈石窟、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武汉黄鹤楼、吕梁北武当、肇庆七星崖、临汾尧都、兴县北坡村岩崖、中国文字博物馆,以及山西省蒲县段云书艺馆的众多书法作品,将与红色江山共存。

显而易见,书法作品的命运是字随人走,人随德行。书法家凭的是品德、智慧和阅历,而不是照猫画虎的写字技巧。

(责编 孟红)

相关链接

段云(1912-1997),山西省蒲县人。193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学院,同年考入日本明治大学。留学期间积极从事爱国救亡斗争。1937年回国奔赴抗日前线,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西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宣传部代理部长、抗日名将续范亭将军的秘书、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政研室主任。全国解放后,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国家计委副主任(正部级),长期协助陈云、李先念、余秋里管理国家的钱柜子、米袋子、菜篮子。离休后又在多家学会和院校担任会长和院长,先后出版 《 段云书法作品选 》 《 段云自书诗词 》 《旅踪咏拾 》 等。2012年4月,在段云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段老的小儿子段晓飞编撰的《段云书法集锦》出版问世,将使段老的人气愈高、字誉愈远。

猜你喜欢
毛笔字书法作品书法艺术
一不小心就……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书法作品选登
最想要的礼物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毛笔字的《体育课教案》
所谓书法艺术
雄强飘逸的书法艺术
我行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