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在茶文化研究中应该做什么?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纵论茶文化

2015-01-04 00:43谢燕青
茶博览 2015年1期
关键词:茶文化茶叶研究

本刊记者 谢燕青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茶文化研究工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摄/足奚

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来自浙江、湖南、上海、陕西、辽宁、吉林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茶文化今后研究发展方向”、“‘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茶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定义茶文化

目前,整个社会对茶文化的学术研究已经成为大热门,甚至热得有点过度。来自西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的刘勤晋提到目前社会上茶文化概念界定混乱,有些还闹出了笑话。“一次,我去云南澜沧,看到一幅佤族的年画,明明是一幅狩猎图,当地人却说是采茶图。为什么?因为当时是茶文化节,当地的人解释这就是茶文化,因为狩猎的人要喝茶。这就很滑稽了。”

刘勤晋表示,我们对茶文化三个字既不能夸大,包罗万象;也不能缩小,认为茶文化就是泡茶、茶艺表演,一定要把它界定清楚。“茶文化定义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明确提出,茶文化就是人类在发现、利用茶的过程中,所表达出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理念思想情感的综合文化体系。”他指出,今后要好好探讨普及茶文化,正本清源,使茶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来自浙江茶叶基金会的阮浩耕提到了茶文化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90年代时,茶叶已经有点卖不出去了,这个时候提出茶文化,是用文化促进经济”。同时,他注意到有南京的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写杭州茶馆;学哲学的人从哲学层面讲茶。“这对于研究茶文化来说,是一种好的现象。”

茶文化发展到了一个重要时期,西安佛教研究中心的韩金科提出,要科学引导茶文化的发展。在茶文化推广过程中,来自辽宁省茶文化研究会的李哲有一个体会:茶文化需要基础规范的传播形式,而不是盲目无规则随意性强调。

“当下应该关注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在茶文化中应该做什么。历史不能改变,只能研究。但以后的历史可以引导甚至创造,茶文化可以引导整个产业发展。”来自浙江经贸技术学院的张星海说道。

茶文化与茶产业的联动

“我们不能单纯为了茶文化而茶文化,要加强茶文化推动茶产业的发展。”来自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的郑国建表示。而在实际的茶文化工作推广中,他们正是这样一步一步把茶文化落地的。

来自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屠幼英一直在从事茶与健康的研究。她表示,做科学的人一听茶文化,就感觉距离很远、很高、很飘,如何把茶文化和茶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是她一直在探索的。近几年,他们做了一些科普的读物,把茶知识简化成老百姓用得上的知识,文化通过茶科学的载体,结合到实际中去。“茶书很受欢迎,效果和反响不错。”普及性读物,让老百姓走进了茶文化圈。

在上海,少儿茶艺已经做了22年。这次上海茶叶学会把研究变成实践,开展主题为“科学饮茶,健康生活,上海市民走进中国茶文化”的活动。周星娣表示,这次活动将走进上海20个社区,让老百姓了解中国茶文化。在学校,老师带着学生学习茶文化;回到家,学生带动家长,带动整个社区学习茶文化。“茶文化研究要接地气,而不是浮在表面上。”

针对文化如何提升茶产业发展这个问题,来自中国茶叶博物馆的王建荣提出了三点切实可行的意见。首先把茶和旅游结合起来,茶博馆目前已推出15条茶的旅游路线,这有利于推动文化和产业的发展;其次是指导帮助区域、行业、个人博物馆的提升和完善,目前以茶为主题的博物馆、展览馆有50多个,提出标准化和个性化兼备的指导意见很有意义;最后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加强舆论研究。

国际茶与中国茶接轨

“我们一直说要和国际接轨,我认为唯独茶,全世界都要和中国接轨。”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鲁成银说道。茶已经上升到了文化领域,全世界要“向中国看齐”。浙江农林大学的孔子学院,在给美国人上茶文化课。来自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姚国坤也表示,茶的根在中国,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很多国家都到中国来学习。“我去日本讲茶文化,是收门票的。”

5月,中国茶叶博物馆的新馆将开放,其中最大的展览是世界茶的展览,主要展览两部分,一是中国茶是怎么走向世界的;二是目前五大洲喝茶的情况是怎样的,布置了一些场景,有美国、俄罗斯、摩洛哥、印度、英国等国家喝茶的场景。王建荣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关注中外茶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等方向。

现在的趋势是多样化发展,“星巴克开中国茶馆就是多元化的需求”。鲁成银一次在香港和一个美国人交流,美国人说,爱茶的人生活在中国真幸福,有那么多高素质的茶喝,我们过去只能喝低素质的茶。“高素质、低素质,专业的翻译就是,他们喝大宗茶,我们喝名优茶。”目前,信息发达,茶消费也在向着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不可能很多人接受同一种口味。鲁成银表示,我们要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将来定制的茶叶可能会越来越多。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茶

来自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沈冬梅提出茶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关注国际,掌握对外的话语权”。她提出,丝绸之路有下限,明中期以后,丝绸在外贸当中的地位不如茶叶、瓷器;到明后期,丝绸的影响力不大,主要影响力在茶叶,茶叶对近代工业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她建议集合全国专家,研究茶叶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陕西法门寺博物馆的姜捷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国际上新的战略格局,我们要把“一带一路”和茶的历史关系作为重点课题研究,让中国茶叶在国际上发声。

此外,专家学者还提出要研究茶通过儒释道反映出来的哲学精神、人文精神,茶文化传播要结合新媒体,注重青年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规范星级茶馆,关注东北茶文化的发展等问题。□

猜你喜欢
茶文化茶叶研究
《茶叶通讯》简介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