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变化

2015-01-05 06:36王瑞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支数冠脉程度

李 丽,王瑞英,王 玲

冠心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变化

李 丽,王瑞英,王 玲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162例,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73例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49例。另选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TNF-α、hs-CRP、HCY,记录CHD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的血管病变支数和冠脉Gensini积分情况,比较各组TNF-α、hs-CRP、HCY水平,并分析其与CHD患者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中TNF-α、hs-CRP、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TEMI组>UAP组>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Gensini积分增加,TNF-α、hs-CRP、HCY水平也越高(P<0.05),与冠脉积分Gensini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2、0.695、0.638,P<0.05),且TNF-α、hs-CRP、HCY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CHD患者TNF-α、hs-CRP、HCY水平明显增高,与冠脉病变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上联合检测TNF-α、hs-CRP、HCY可作为评价冠心病患者危险程度指标。

冠心病;肿瘤坏死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CHD)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炎性疾病。临床研究显示炎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CHD患者TNF-α、hs-CRP和HCY的血浆水平,探讨其在CHD患者中冠脉严重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经冠脉动脉造影确诊为CHD的162例患者,将其分为3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2.3岁±6.1岁;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73例,男42例,女31例,年龄65.8岁±5.9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63.9岁±8.2岁。CHD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制定的CHD指南[1]。另选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男30名,女30名,年龄64.7岁±4.9岁。各组在性别、年龄、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感染、心肌病、肿瘤、全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肝肾疾病等。

1.2 研究方法

1.2.1 血清指标测定 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血清TNF-α浓度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hs-CRP浓度采用胶乳免疫比浊定量法测定,血清HCY采用循环酶法测定。

1.2.2 冠状动脉造影 采用Judkin法对所有患者行常规多角度投照,以国际通用的直径法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判读,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诊断为冠心病。根据血管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病变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即每处病变的积分为狭窄程度评分:狭窄程度1%~25%计1分;26%~50%计2分;51%~75%计4分;76%~90%计8分;91%~99%计16分;100%计32分,乘以病变部位评分:左主干病变计 5分,左前降支或回旋支近段计2.5分,左前降支中段计1.5 分,左前降支远段及左回旋支中段、远段计 1分,右冠状动脉计1分,第1对角支×1.0,第2对角支×0.5;小分支×0.5。冠脉病变程度的最终积分为各分支积分之和,并根据Gensini评分标准分为轻度狭窄组(Gensini总积分≤30分)、中度狭窄组(Gensini总积分31分~90分)和重度狭窄组(Gensini总积分>90分)。

2 结 果

2.1 CHD患者与对照组TNF-α、hs-CRP、HCY水平比较 CHD患者TNF-α、hs-CRP、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组间进一步比较显示,STEMI组>UAP组>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各组TNF-α、hs-CRP、HCY比较(x±s)

2.2 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CHD中TNF-α、hs-CRP、HCY水平比较 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CHD中,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2 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CHD中TNF-α、hs-CRP、HCY水平比较(x±s)

2.3 不同Gensini评分CHD患者TNF-α、hs-CRP、HCY水平比较 在不同Gensini评分中,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不同Gensini评分CHD中TNF-α、hs-CRP 、HCY水平比较(x±s)

2.4 TNF-α、hs-CRP、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TNF-α、hs-CRP 、HCY水平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2、0.695、0.638,P<0.05),且TNF-α、hs-CRP、HCY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关系,TNF-α与hs-CRP、hs-CRP与HCY、TNF-α与HCY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49、0.689、0.661,P<0.05。

3 讨 论

TNF-α是由157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7 000的蛋白质,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并通过一系列炎症反应损坏血管内皮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其机制可能为:一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细胞通透性,使脂质易于穿透内膜沉积于管壁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二是促进原癌基因转录,产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破坏血凝-抗血凝平衡,促进血栓形成[3]。因此认为它是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内膜增厚的始动因素[4]。有研究显示,TNF-α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和冠心病的病情严重程度[5-7]。在本研究中,CHD患者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炎症参与冠心病的发生,随着冠状动脉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增加和病情加重,TNF-α水平明显升高,即STEMI组>UAP组>SAP组(P<0.05),说明炎症参与冠心病的发展,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相符[8,9]。在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CHD中,病变血管支数越多,TNF-α水平越高;而在病变严重程度不同的CHD患者中,Gensini积分越高,TNF-α水平也越高;相关分析显示TNF-α水平与冠脉Gensini积分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652),均表明冠心病患者不仅有炎症参与,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炎症反应越剧烈,提示TNF-α水平可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hs-CRP水平是反映炎症病变的主要生物标志之一,与缺血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0]。 hs-CRP已被认为是 CHD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可作为 CHD 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死亡的预测指标[11]。本研究结果显示CHD患者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也提示炎症参与疾病发生。同时,根据Gensini评分不同,hs-CRP水平在中度狭窄组高于轻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高于中度狭窄组,即随着冠脉病变加重、冠脉受累范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说明炎症反应参与了CHD的发展。临床检测hs-CRP有助于观察CHD患者冠状动脉是否发生炎性病变及心肌细胞受损情况,对冠心病早期观测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12]。

HCY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的含巯基氨基酸,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起重要作用,健康成人血浆中浓度为5 μmol/L~15 μmol/L。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浆HCT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13],其可通过促进多种致炎因子的生成、氧化应激、免疫反应等多种细胞机制损伤内皮细胞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和发展[14]。本研究中,CHD患者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HCY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且在CHD中STEMI组>UAP组>SAP组(P<0.05),说明HCY参与冠心病的发展。HCY水平与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638),提示 HCY 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检测HCY有助于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一项评估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对冠心病不稳定性病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TNF-α、hs-CRP、HCY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且两两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表明TNF-α、hs-CRP、HCY同时参与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将三者联合起来可预测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医师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1] 江琼,赵子文,陈昭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4):2096.

[2] Hasson GK.Immune and inflammatory mechanis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k[J].Br Heart,1993,69(Suppl):38-41.

[3] Odeh M.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as a myocardial depressant substance[J].Int J Cardiol,1993,42:231-235.

[4] 王长华,吴兰萱.冠心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测定及临床意义[J].浙江医学,1999,21(2):86-87.

[5] Iwashima Y,Horio T,Kamide K,et al.C-reactive protein,left ven-tricularmass index,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J].Hypertens Res,2007,30(12):177.

[6] 梁丽梅,黄照河,蓝景生,等.急性心肌梗死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TNF-α和CRP表达的临床研究[J].右江医学,2011,39(6):727.

[7] 魏仲航,李苹,郑雪冰,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9):1158.

[8] Lagrand WK,Niesser HW.C reactive protein colocaliaes with complement in human hearts dur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Circulation,1997,95(1):97-103.

[9] 徐晏,李坤靖,张蕴.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3):19-21.

[10] Yamashito K,Ouchi K,Shirai M,et al.Distribution of chlamydia pneumonia infection in the atheroscleroeic curotic artery[J].Stroke,1998,29:773.

[11] Jernberg T,Stridsberg M,Venge P,et al.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on admission for early risk stra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and no ST-segment elevation[J].J Am Coll Cardiol,2002,40:437-445.

[12] 杜宇虹,王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CRP测定的临床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7):840.

[13] Guido S,Riccardo P,Marco R,et al.Association of plasma homocysteine with the number of major coronary arteries severely narrowed[J].Am J Cardiol,2001,88(9):1027-1030.

[14] Holven KB,Hong KH,Park JH,et al.Increased level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interleukin-6 in hyper homocysteinemic subjects[J].Scand Lab Invest,2006,66(1):45-54.

(本文编辑 郭怀印)

山西医科大学(太原 030001),E-mail:linlinq520@163.com

R541.4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14.029

1672-1349(2015)14-1662-04

2015-01-12)

猜你喜欢
支数冠脉程度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降低A牌号细支卷烟含梗签烟支数
企业债与信用债市场下的担保增信
乌斯特让检验纱线支数测量更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