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闭塞病变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5-01-05 06:36许左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耐量心绞痛胶囊

范 例,顾 俊,许左隽,卓 杨

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闭塞病变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范 例,顾 俊,许左隽,卓 杨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闭塞病变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冠脉造影结果显示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为慢性闭塞病变的1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益心舒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心舒胶囊治疗6个月。结果 益心舒组治疗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由治疗前的(2.15±0.91)次减少为(1.01±0.76)次(P<0.05),同时6 min步行距离由治疗前392 m±147 m增加为518 m±184 m(P<0.05),患者自评运动耐量评分由治疗前3.00分±0.93分提高为3.96分±1.23分(P<0.05),退伍军人特定活动问卷(VSAQ)评估患者运动耐量评分由治疗前3.47分±0.88分提高为5.13分±1.37分(P<0.05)。常规治疗组并未见有明显改善。结论 益心舒胶囊对慢性闭塞病变冠心病的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冠脉慢性闭塞;益心舒胶囊;运动耐量评分

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尤其是合并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的冠心病危重患者,长期生活在病痛之中,充满着焦虑和恐惧。如何积极治疗CTO患者,改善其症状,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是艰巨的任务。本研究采用益心舒胶囊治疗CTO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造影结果显示至少合并1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左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CTO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为69.9岁±10.7岁;男94例,女50例;其中前降支55例,回旋支41例,右冠状动脉48例;单支病变56例,双支病变43例,三支病变45例;急性心肌梗死2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稳定型心绞痛50例;合并糖尿病45例,高血压115例,心力衰竭37例。当前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服用硝酸酯类120例,他汀类116例,贝特类2例,阿司匹林119例,氯吡格雷103例,西洛他唑12例,钙离子拮抗剂35例,β受体阻滞剂57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78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36例,磺脲类口服降糖药22例。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常规组)与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组(益心舒组),随访6个月。

1.2 诊断标准 符合2007美国心脏病学会(AHA)诊断标准[1]: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冠状动脉血管腔完全阻塞,且闭塞的病程超过3个月。

1.3 排除标准 既往曾接受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合并冠状动脉心肌桥;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内紧急行冠状动脉造影或PCI治疗;贫血、感染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患者。

1.4 方法

1.4.1 临床资料的收集 对于符合的标准病例,询问及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家族史等情况。血压为入选时测量所得。入选第2日晨空腹抽血检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

1.4.2 主要仪器 检测仪器采用MULTISKAN MS PRIMARY EIA V.1.8-0 Dade Dimension RX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3 冠状动脉造影术 按照标准Judkins法造影,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后送入动脉鞘管,在导引钢丝的引导下将造影导管送到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并在注射显影剂的同时行多角度X光电影摄像。

1.4.4 6 min步行试验 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6 min的步行距离。

1.4.5 运动耐量评估 运动耐量简易评估表适用于患者自评,此阶梯图从下至上,活动难度越来越大。患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选出自己所能从事的最大运动,即在进行该项活动时不会引发疲劳、气短、胸部不适或其他想让其停止活动的症状。该项活动所对应的运动耐量即为患者目前的运动耐量[2]。

退伍军人特定活动问卷(VSAQ)用于问卷评估患者运动耐量,该问卷经过多项临床研究验证,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这份问卷操作起来比较简单,第一步是粗略测得患者的运动耐量,患者首先要根据左侧的活动列表确定自己所能进行的最大活动,即在进行该项活动时不会引发疲劳、气短、胸部不适或其他想让其停止活动的症状,将该项活动挑选出来,这项活动所对应的运动耐量就是其目前的运动耐量。第二步是以年龄进行校正,可以较为精确的预测平板运动测定的运动耐量。方法为患者将自己的年龄和刚刚第一步中确定的运动耐量连线,其延长线与最右侧的竖线交叉点即为该患者的预测运动耐量。医生可以根据患者预测的运动耐量为其提供适合的运动方式[2]。

2 结 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和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在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肝肾功能、空腹血糖(FBG)、C反应蛋白(CRP)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和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6 min步行距离、运动耐量评分比较 益心舒组治疗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P<0.05),6 min步行距离增加(P<0.05),自评运动耐量评分、VSAQ问卷评估患者运动耐量评分明显改善(P<0.05)。常规治疗组并未见有明显改善。详见表2。

表1 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6 min步行距离、运动耐量评分比较(x±s)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我国每10 s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闭塞是在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病变进一步发展,引起管腔狭窄导致完全闭塞,心肌缺血缺氧,甚或坏死[3]。慢性闭塞性病变主要以病变形成时间的长短来进行定义的,闭塞病变初始发生时以松软的血栓为主,当这些血栓性病变逐渐纤维化,并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部分时,闭塞性病变血栓即变得坚硬,从病理上讲,这样的病变应称为CTO病变[4,5]。但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异质性以及纤维化的过程有所不同,难以从病理上进行定义,因此以临床表现来推断CTO形成的时间,将闭塞性病变形成3个月者定义为CTO病变[1]。CTO患者病死率高,生活质量急剧恶化,常常生活在惊恐之中。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合并CTO的冠心病患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开通闭塞病变,但还是以药物治疗为基石,一方面对其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血糖等加以控制,另一方面给予扩张冠脉、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6]。

对于CTO冠心病危重患者在介入治疗及充分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给予中药治疗。益心舒胶囊的主要成分是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丹参、川芎、山楂,具有益气复脉,活血化瘀,养阴生津的作用,用于气阴两虚引起的心悸脉结代,胸闷不适、胸痛等。其中以人参为君药,益气补虚,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冠脉循环的作用。臣以黄芪补气助阳,推动血行,改善微循环,明显扩张毛细血管并加快其血流速度;丹参活血化瘀,通利血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养血安神。佐以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宁心安神;川芎行气活血,减少自由基和内皮素的释放,保护内皮功能。诸药配合,共奏益气复脉,活血化瘀,养阴生津之功。熊然等[7]发现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可有效缓解心绞痛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发现慢性闭塞病变冠心病患者给予益心舒胶囊治疗后,每周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同时提高了运动耐量。

总之,益心舒胶囊对于慢性闭塞病变冠心病患者能改善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应该积极应用。

[1] King SB,Smith SC,Hirshfeld JW.2007 focused update of the ACC/AHA/SCAI 2005 guideline update f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J Am Coll Cardiol,2008,51(2):172-209.

[2] Myers J, Bader D, Madhavan R,et al.Validation of a specific activity questionnaire to estimate exerci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referred for exercise testing[J].Am Heart J,2001,142:1041-1046.

[3] 葛均波.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

[4] Shah PB.Management of coronary chronic total occlusion[J].Circulation,2011,123(16):1780-1784.

[5] Bardají A, Rodriguez-López J, Torres-Sánchez M.Chronic total occlusion: To treat or not to treat[J].World J Cardiol,2014,6(7):621-629.

[6] Brilakis ES, Karmpaliotis D, Vo MN,et al.Advances in the management of coronary chronic total occlusions[J].J Cardiovasc Transl Res,2014,7(4):426-436.

[7] 熊然,刘文娴,宁尚秋.益心舒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0):1200-1202.

(本文编辑 郭怀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 200011),E-mail:fanxxf@126.com

R541.4 R289.5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14.031

1672-1349(2015)14-1667-03

2015-07-18)

猜你喜欢
耐量心绞痛胶囊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老年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光胶囊
心脏康复联合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脏储备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时光胶囊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聚焦“毒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