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胃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15-01-05 05:30熊素萍673100怒江州人民医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7期
关键词:傈僳族怒江州年龄组

熊素萍673100怒江州人民医院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胃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熊素萍
673100怒江州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傈僳族胃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可能成因。方法:收治胃癌患者177例,研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州内40~70岁的山区傈僳族男性农民为胃癌高发人群,胃癌发生部位以胃窦部多见,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结论:怒江州傈僳族胃癌的发生可能与当地生活饮食习惯及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有关,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降低胃癌发病率的有效干预措施。

傈僳族;胃癌;流行病学

资料与方法

选取本州1998-2011年177例傈僳族胃癌患者,年龄24~87岁。方法:整理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所得数据采用Excel软件处理。

结果

各年龄组胃癌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177例胃癌患者中,男131例(74%),女46例(26%),男女比例2.8∶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近似于文献报道的男女比例2~3∶1[1]。各年龄组男女比例,见表1。

各年龄组胃癌患者的职业分布情况:农民147例(83%),工人6例(3.4%),干部24例(13.6%),各年龄组胃癌患者的职业分布情况,见表2。

各年龄组胃癌患者胃镜下部位分布情况:胃窦部癌131例(74%),其次为胃角癌、贲门癌,胃体癌较少,癌灶侵及大部分胃的较少,集中在>60岁的老龄患者。各年龄组胃癌患者胃镜下部位分布情况,见表3。

各年龄组胃癌患者病理类型分布情况:腺癌111例(62.7%),低分化腺癌仅17例(9.6%),集中在中青年患者。其余各年龄组胃癌患者病理类型分布情况,见表4。

各年龄组胃癌患者地理分布情况:山区原住民141例(80%),城镇仅36例(20%),各年龄组胃癌患者地理分布情况,见表5。

各年龄组胃癌患者Hp检测情况,见表6。

表1 各年龄组胃癌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例)

表2 各年龄组胃癌患者的职业分布情况(例)

表3 各年龄组胃癌患者胃镜下部位分布情况(例)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胃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①40~70岁的山区傈僳族男性农民为胃癌高发人群。②病理类型以腺癌最多见(62.7%);好发部位以胃窦部为主,达74%。③胃癌患者中Hp高感染率。177例胃癌患者中Hp检测阳性144例,阳性率高达81.35%。

分析:上述结果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当地生活、饮食习惯及地理位置: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边境高山峡谷地带,交通不便,气候炎热,原住民以傈僳族为主,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男耕女织,喜食辛辣刺激食物,饮用自酿高度酒,抽吸自产烟丝,食用腌制腊肉、腊肠、蔬菜。在各类文献资料中,饮食因素被认为可能是影响胃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人类胃液中亚硝胺的前体亚硝酸盐含量与胃癌的患病率明显相关,可通过损伤DNA发生致癌作用;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饮水中亚硝酸盐含量高的地区胃癌发病率高;腌制蔬菜、鱼、肉均含有大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而硝酸盐受胃内细菌硝酸还原酶的作用而形成亚硝酸盐类物质。有证据表明胃癌的高发还与高盐饮食密切相关[2-3],而怒江州傈僳族人常食的腌制腊肉、腊肠和蔬菜,为防腐、防虫,均经高盐浸渍后风干或烟熏制成,含盐量尤其高。本地区胃癌发病率存在显著的男女性别差异也可能与地处山区、劳动强度大、粮食产出少、生活压力大、烟酒等不良嗜好有关,据肖景榕等研究报道[4],吸烟和饮酒与胃癌存在正相关,且随着年限的增长,危险度增加。②傈僳族Hp高感染率,据和舒琼等报道[5],我州2009年9月-2011年2月间采用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的2 319例Hp初检者中,1 569例阳性,阳性率达68%,比文献报道的我国居民平均感染率(58.7%)和农村地区人群平均感染率(64.41%)还要高[6],而在我州177例胃癌患者中,Hp检测阳性率高达81.35%,较郭军巧等研究报道的病例组阳性率79.88%还要高[7],而郭军巧等通过Meta分析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支持IARC关于Hp为一级致癌物的结论,且在本组调查中发现胃癌病理类型以腺癌为最多(62.7%),也提示胃腺癌与Hp感染有高度相关性。

综上所述,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和积极根治Hp感染有可能是降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胃癌发病率的有效干预措施。

表4 各年龄组胃癌患者病理类型分布情况(例)

表5 各年龄组胃癌患者地理分布情况(例)

表6 各年龄组胃癌患者的Hp定性检测情况(例)

年龄 20~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 合计阴性 0 1 5 9 12 6 33阳性 4 13 40 38 33 16 144合计 4 14 45 47 45 22 177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80-1881.

[2] Kimura K.Gastritis and gastric cancer.Asia.Gastroenterol-Clin-North-Am[J].2000,29 (3):609-621.

[3] Kim DY.Detection ofmethylation damage in DNA of gastric cancer tissues using 32P postlabellin gassay[J].Jpn-J-Cancer-Res, 1999,90(10):1104-1108.

[4] 肖景榕.生活习惯和饮食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 (24):1855.

[5] 和舒琼.边疆少数民族地区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 (24):200.

[6] 徐飚,王建明,胃癌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1.

[7] 郭军巧.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4,21(1):25.

Analysis of stom ach cancer epidem iology of Nujiang Lisu autonom ous prefecture in Yunnan p rovince

Xiong Suping
The People'sHospitalofNujiang State 6731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su stomach cancerand the possible causes.Methods:117 patientswith stomach cancerwere selected.The clinical datawas analyzed.Results:In the state from 40 to 70 years oldmale farmer in Lisu with high risk of stomach cancer,stomach cancer wasmore common site in the antrum,and histological type of adenocarcinomawasmore common.Conclusion:Nujiang Lisu autonomous prefecture gastric cancermay be related to local eating habits and the high prevalence of H.pylori-related.Change bad eating habits and eradication of H.pylori infection may be an effective intervention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stomach cancer.

Lisu People;Stomach cancer;Epidemiology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7.104

猜你喜欢
傈僳族怒江州年龄组
樱花浪漫迎阔时,刀山火海任尔闯 怒江傈僳族阔时节
反思与展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染病防控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
怒江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浅谈武定傈僳族“哒谱”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咱们村来了傈僳族宣讲员”
怒江州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现状与建议
一个傈僳族汉子的独龙江帮扶情结
怒江州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