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腹股沟入路和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对比

2015-01-07 08:09张羽
当代医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髋臼入路腹股沟

张羽

髋臼骨折属于不稳定骨折,我国传统治疗中多使用保守治疗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髋臼骨折创伤的发病率随之上升,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出现不同术式治疗髋臼骨折,本研究随机抽取80例髋臼骨折患者,分别使用髂腹股沟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进行治疗,对比2种方法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鹰潭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治疗的80例髋臼骨折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0)。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患者年龄 12~45岁,平均(30.27±6.02)岁,21 例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4例砸伤;观察组中男29例,女11例,患者年龄17~48岁,平均(31.35±6.47)岁,19 例车祸伤、18例高处坠落伤、3例砸伤。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等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80例患者均享有知情权,同意参与此次探究。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清创缝合、输血以及抗休克等治疗,并通过骨牵引、外固定架等方式促使骨折部位复位,以稳定患者病情。对照组患者使用髂腹股沟入路[2]进行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位,进行全身麻醉,并在位于患者髂嵴2/3位置,开一弧形切口,顺着髂嵴方向一直到患者髂前上棘结束,横穿患者腹股沟与下腹部,直到距离耻骨3 cm位置结束。切开患者皮下组织与皮肤,将关节、血管、肌肉、神经等逐层暴露,并在患者髂腰肌位置进行剥离,以将四边体与耻骨支充分的暴露出来,进行牵引操作,等患者骨折部位复位符合要求后,医生可根据患者髋臼的解剖形状进行髋臼钢板的选择,在塑性[3]操作后,将螺钉固定在患者骨折位置,利用X线对患者骨折复位与固定进行观察,逐层关闭患者切口,并放置好引流管。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Stoppa入路[4]进行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位,进行全身麻醉,切口于患者肚脐下中间位置开始一直到患者耻骨上缘结束,长度在10~15 cm之间,暴露腹白线,并纵向切开腹白线,通过钝性分离将患者腹膜前到耻骨联合位置的皮肤与组织,拉开腹直肌,并防止损伤血管与组织,结扎患者的腹壁动脉与闭孔动脉之间存在的吻合支,通过牵拉暴露患者的肌肉、血管、神经等,以保证位于患者骶髂关节与耻骨联合之间的真骨盆部分,随后医生可将髂耻筋膜切断,并将四边体剥离,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通过克氏针或是复位钳[5]进行固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弯曲塑性,以重建患者髋臼,顺着髋臼内缘形状固定螺钉,同时注意螺钉不得进入患者关节。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进行观察,并使用Matta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进行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90%,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比较 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比较(±s)

表2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长度(cm) 住院时间(d) 引流量(mL) 拔管时间(d)对照组 40 269.4±47.2 403.4±50.9 20.2±3.2 19.2±3.7 190.7±48.3 1.5±0.2观察组 40 220.4±45.1 130.1±30.5 16.4±2.2 17.2±3.2 141.0±39.4 2.4±0.3 t值 11.37 53.48 5.32 2.38 19.46 5.97 P值 0.031 0.001 0.045 0.065 0.023 0.037

3 讨论

髋臼骨折极为复杂,目前我国使用的手术入路尚未能满足各类骨折手术治疗的存在,且髋臼附近存在重要的神经组织与血管,因此治疗难度较大。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痊愈率。一般情况下,伤后4~7 d属于患者的最佳治疗期,治疗效果较好[6-8]。

手术入路影响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复位质量等,因此需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髂腹股沟入路中存在复杂的解剖,且不能获取完整的骨折信息,患处暴露不足,操作空间小,塑性的反复操作较多,大大增加了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严重影响患者的复位质量;而改良Stoppa入路操作简单,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且保证骨折部位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手术安全性,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了术中出血量。本研究中,对80例髋臼骨折患者使用不同入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使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的患者,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显著少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的患者(P<0.05),且手术创伤较小,与贾俊峰等[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改良Stoppa入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损伤,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大大降低了经济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华武.改良STOPPA入路中死亡冠血管及髋臼周围螺钉安全区的解剖学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13.

[2] 魏帅帅,刘勇,李国庆,等.新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2,6(3):264-267.

[3] 倪明,沈燕国,胡晓亮,等.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体会[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6(2):101-103.

[4] 白大峰,陈洪亮,霍明哲,等.应用两窗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34(14):156-157,160.

[5] 秦晓东,吕天润,范卫民,等.改良髂腹股沟下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42(1):47-52.

[6] 陈宇军.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5,(9):54-55.

[7] 杨自龙.改良Stoppa入路方式在骨盆骨折、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5,(3):81-82.

[8] 吴刚.前后联合入路治疗25例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0-121.

[9] 贾俊峰,梁伟之,傅磊,等.改良Stoppa入路在髋臼骨折中应用探讨[J].实用骨科杂志,2013,14(7):595-597,672.

猜你喜欢
髋臼入路腹股沟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