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后半周期口服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疾病98例临床分析

2015-01-07 08:09潘伟芳邹文清
当代医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医治经期孕激素

潘伟芳 邹文清

子宫内膜疾病是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病症,常见的有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息肉等。临床学上在医治生育期患者时,通常在血止后采用孕激素的后半周期医治法,其目的在于恢复患者正常的月经周期,并尽可能地抑制病症的复发率。本文就月经后半周期口服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疾病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科内分泌门诊收治的98例月经异常、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且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息肉样回声的患者,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9.0±0.8)岁。随机分成服用孕激素组(n=56)与诊刮术组(n=42),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于45岁以上,月经紊乱超过3个月,超声提示内膜在15 mg以上的患者直接进行诊刮以免保守治疗耽误病情。一组为孕激素组,患者56例,采用月经后半周期服用安宫黄体酮每天8 mg 1次顿服,连服10 d,连续性服用3个月经周期;另一组为诊刮术组,患者42例,进行诊断生刮宫。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经期缩短至7 d内,经量有所减少者为症状好转),治疗3个月后,在月经干净后的3~7 d内复查B超,了解患者的子宫腔状况。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孕激素组的56例中症状好转42例,其中年龄40岁以下的37例,复查B超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39例;诊刮术组中42例诊刮术后,病理为子宫内膜息肉27例,内膜息肉样增生9例,单纯性增生5例,复杂性增生过长伴局部不典型增生1例(术后2周到综合医院作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症状好转的30例,B超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40例,1例疑似宫腔粘连。见表1。

表 1 2 组患者疗效对比(n)

孕激素组的大部分患者在持续性服用孕激素治疗3个月后,经期出现显著的规律化,且经期渐渐变短,月经量也显著递减,子宫内膜的厚度也比治疗前变得稀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孕激素组口服孕激素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经期与子宫内膜厚度疗效对比(±s)

表2 孕激素组口服孕激素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经期与子宫内膜厚度疗效对比(±s)

项目 例数 月经周期(d) 经期(d) 子宫内膜厚度(mm)治疗前 56 23.21±2.95 19.87±5.85 22.3±2.3治疗后 56 29.87±2.42 7.91±1.45 13.1±4.2 t值 21.82 13.98 13.91 P值 <0.02 <0.02 <0.01

3 讨论

3.1 孕激素和子宫内膜疾病 围绝经期或者是绝经后的女性群体中,最为常见的病症有子宫内膜增生症,当然,生育时期甚至是青春期的女性也有相似病症,临床表现出功能性子宫出血症。一些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还会进一步地恶化为子宫内膜癌。根据WHO子宫内膜增生的新归类方法可知,子宫内膜出现增生症的类型主要有以下4类:单纯性增生、单纯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复杂性增生以及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1]。连续性、高水平的雌激素作用是子宫内膜增生的主要因素。目前,医治子宫内膜增生症最为普遍的药物是孕激素,而孕酮类的药物中含有抗雌激素的成分。17 p-羟类固醇脱氢酶以及磺基转换酶的活性在受到外界刺激的作用下,雌二醇转变成硫酸雌酮,并通过胞内挤出。此外,孕酮类药物也能够对雌激素受体产生抑制性的作用,削减子宫受到雌激素的生物抑制效应而生长。当它的量足够多时,子宫中的膜腺体的分泌期产生了一定的改变症状,子宫内膜的间质以蜕膜状进行变化,在停药后还会产生和平常月经相似的内膜掉落现象。

3.2 剂量不同的孕激素医治子宫内膜疾病的效果 目前,临床上有关子宫内膜单增生疾病内分泌医治并没有统一化的方案。有学者指出,可以借助于孕激素后半周期性药物进行治疗,例如,连续10 d每日服用MPA 10 mg或地屈孕酮片10 mg或微粒化黄体酮300 mg,前后为3个月,然后再复查子宫内膜的组织情况,据此确定医治方案。Orbo等认为,连续10 d每日服用10 mg的MPA、前后3个周期的方案和采用诊刮术的疗效并没有显著差异,反而还会导致患者血栓性静脉炎、增重、水肿与头疼等副作用[2]。本研究中,口服的孕激素为安宫黄体酮,服用的剂量也不大,仅为8 mg,因此,在医治子宫内膜疾病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没有产生恶化的结果,也没有产生明显的副作用。治疗后月经周期渐渐地恢复规律,经期也逐月地减少,根据超声的提示可知,子宫内膜的厚度和采用诊刮术的患者相较而言,出现了显著性减少的现象,有效率高达92.9%。可见,子宫内膜增的患者须口服小剂量的孕激素,治疗的效果最为明显,患者的依从性好,也是今后临床应用的重要经验。

3.3 孕激素和子宫内膜息肉疾病 子宫内膜息肉(EMP)的病因尚不明晰,有学者指出,该良性瘤体是基质细胞单克隆瘤样增殖与非瘤样腺体。子宫内膜息肉和无孕激素对抗的雌激素作用于子宫的内膜而产生的,同时也与他莫昔芬以及慢性炎症与子宫内膜的异位症等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此病症与细胞遗传学存在关系,且概率最大的是染色体出现了基因突变的原因。雌激素导致有丝分裂,而高雌激素程度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孕激素存在对抗性的影响,改变了子宫内膜的分泌期。无论是高雌激素情况还是低孕激素现象,都会造成子宫内膜出现过度性增生的情况,及时治愈后还有可能复发的现象。临床学主要有雌激素(不含有孕激素对抗)取代医治法、无排卵型功血以及PCOS法等,而外源性则主要有诸如他莫昔芬等雌激素的药物,也会诱发子宫内膜息肉的致病率。因为外周脂肪组织会导致雄激素变成雌激素,而肥胖女性的内源性雌激素含量偏高。因此,体质量指数(BMI)大于30 kg/m2妇女的致病概率要显著大于BMI正常的女性。只有极小比例的患者可以自然地痊愈,大部分基本上维持现状。只有近0.6%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会出现病情恶变的后果。采取诊刮术是极为可靠的医治方法,也以宫腔镜下电切子宫内膜居多,但还是有一定的术后复发现象。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可知,子宫内膜息肉术后的复发率在3.67%~28.01%[3]。研究表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能够有效地减少长远服用他莫昔芬患者的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概率[4-8]。

本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高危人群在术后长期口服孕激素后,可以有效地减少复发几率,本次口服孕激素的子宫内膜疾病患者的孕激素组中,整体的复发率大概是1.8%,而采用诊刮术患者的复发概率则大约为14.1%,可见,采用口服孕激素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小于诊刮术组,同时也远小于报道中有关没有服用孕激素医治的复发率,这也证明术后对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危群体长期地口服孕激素可以达到一定的预防复发效果。

综上所述,月经后半周期口服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患者口服少剂量的安宫黄体酮等孕激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同时也能够起到抑制子宫内膜病症复发的效果,其疗效远胜于诊刮术。

[1] 梁海燕,于欢,韩素慧.不同孕激素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4(1):38-41.

[2] 吕斯迹,殷怡华.孕激素在子宫内膜癌前期病变和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2014(11):98-103.

[3] 赵有仙,卢燕,刘艳.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22例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7):78-82.

[4] 喻萍.新型抗孕激素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7):82-83.

[5] 曹双元,付锦华,于凌波,聂家秋.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治疗[J].当代医学,2010,16(4):6-7.

[6] 王芳.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100例终止早孕临床观察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3):95.

[7] 王进,凌玲.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22):63.

[8] 童传良,庄留琪.避孕节育新技术[J].当代医学,2001,7(4):53-65.

猜你喜欢
医治经期孕激素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中医治癣,疗效更显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保胎药须小心服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