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尝桐树苦,且耐梅花寒

2015-01-08 17:04代连华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5年11期
关键词:桐树琴音才女

◎代连华

久尝桐树苦,且耐梅花寒

◎代连华

图/张 彬

姑苏城外,陈家府邸,庭院深深下透出些许荒凉,曲径通幽里散落凋零枝叶。桂花树下,一位素衣女子轻轻抚琴,琴音悠扬,泠泠如水。花离树梢,飘落在古琴上,浓浓花香伴着琴韵悠悠,似在诉说着如烟往事。

钱塘汪家是书香世家,家族才子层出不穷,幸运的汪端就出生在这个文化氛围极浓的家庭。虽然母亲早逝,幼年的汪端却不曾孤单,博学多才的父亲常常亲自教她读书。

聪慧如汪端,幼时读《海赋》,两遍即能背诵,且不遗一字。读书更是过目不忘,所读诗书也多能理解其中寓意。汪父曾将吴梅村及高青丘的诗集送给她,汪端独爱《青丘集》,坦言“梅村浓而无骨,不若青丘澹而有品”。

汪家才女清可绝尘,如出水芙蓉,远近青年才子闻名皆纷至沓来。汪父爱女心切,自不肯将女儿轻易许人。闻得姑苏陈家之子陈裴之才华出众,姿容俊雅,于是亲自去苏州察访。

陈裴之少年成名,诗文清雅。汪父爱其才华,当即为女儿订下婚约。那年,汪端正值豆蔻年华,对朦胧的爱情透着无限欣喜。

八月桂花绽放,花香淡淡飘逸,娇媚的汪端坐在树下抚琴。一曲《阳春白雪》时而如珠落玉盘,时而如泉流山涧。几片黄色小花随风飘落,花落琴床,袅袅琴音沐浴花香,亦如汪端此刻的芳心,曼妙而甜美。

世事总难料,就在汪端憧憬幸福之时,不如意之事却接连而至。兄长离世,父亲深受打击,最终撒手人寰。所有的苦难刹那间袭来,令汪端猝不及防,人如浮萍无所依。幸得姨母接济,才不至孤身只影。

落花纷纷,不识旧枝头;廊间燕子,难舍旧巢居。人如落花不自由,心却似燕思故里。虽然姨母待其如亲生女儿,但寄人篱下的阴影时刻笼罩着她,唯有读书作诗方能解她千般忧愁。

光阴如水般悄然逝去,转眼间汪端已到了出阁的年纪。陈家十里红装,迎娶才女汪端。进陈家,入洞房,红装不曾卸下,夫君不曾细瞧,慈祥可亲的陈母便命其吟诗助兴。

汪端面若桃花,音如百灵,轻轻吟咏道:“清绝溪山好卜居,铜坑铜井可能如。生平亦抱烟霞癖,应许同游侍著书。”诗句清新隽秀,风格明亮,博得众人赞叹,陈母朗声笑道:“应笑痴人有痴福,果然佳妇胜佳儿。”

少年夫妻,婚后生活恩爱,夫妇才情不分伯仲,猜书斗茶吟诗唱和。婚后的汪端既有“花落琴床春展卷,香温箫局夜谈诗”的闲情雅致,也有“不将艳体斗齐梁,不骛虚名竞汉唐”的写作态度。而陈裴之深知妻子非俗人,自不肯将她束缚于琐事之中。

清代才女如雨后春笋,汪端很快就结交到女诗人恽珠、曹贞秀等人,诗词联赋,往来酬赠。其间,汪端将所写诗词用心整理,编辑出一部《自然好学斋诗钞》送给亲朋好友。此时的生活如一幅山水画,浓淡相宜,而汪端既是画中人,也是赏画人。

只是不久,诗情画意的日子便被打破,满腹才华的陈裴之以通判之职被调往云南。未曾离别,心已惶然,汪端泪落如雨,难舍眼前人,而陈裴之又何尝不伤离别?自古男儿重仕途轻别离,而重情重义的陈裴之却不忍妻子独守空房。陈裴之最终没有赴任,只在县衙里做了个小官,虽不能施展抱负,却给了汪端最温暖的呵护。

汪端自幼通读明初诗人之作,深受其影响,从而萌发了编选《明三十家诗选》之愿,陈裴之支持妻子并为其收集素材。庭前桂花开又落,廊下燕子离又归。汪端晨起端坐案前抄写,夜里挑灯诵读编著,这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平静如水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长子因病早逝,而次子也身体孱弱,这些都令汪端苦不堪言,只能借诗句抒发。“回首欢悰似隔尘,玉梅花下泪纵横。又逢翦彩传觞节,不尽悲离感逝情。”忧儿心切令人不忍卒读,而悲凉的命运似乎还不肯放过她。

之后,陈裴之客死他乡的消息传来,汪端的泪流也流不尽,情无处诉,念无处寄,怎一个“悲”字了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汪端凄凉地写下“中年我是伤心者”,而那一年她才刚刚34岁,却华发早生,容颜苍老。

谦恭孝顺的汪端只能收起泪水强颜欢笑,堂前双亲还需奉养,即使悲伤也需独自承受。纷乱无绪的诗稿,闪烁明灭的烛光,无不透着凄惨之意。人生之路漫长,悲伤却无尽头,唯有打起精神坦然面对一切。

“一唱荒鸡梦易残,扫除尘累此心安。久尝桐树孤生苦,且耐梅花彻骨寒。”人世间的悲苦,汪端早已尝遍,而支撑她活下去并勇于面对伤悲的,便是亲人和那本未编完的《明三十家诗选》。

梅花傲雪不惧霜寒,生活凄苦不惧沧桑。汪端以瘦弱之躯操持家务孝顺双亲,挑灯编写夜不能寐。苦难不仅没将她压垮,反而令其才情迸发,虽然饱受折磨,且身体渐渐消瘦,汪端亦全然不顾,一本《明三十家诗选》终于刊印面世,成为史上第一本以女子亲自编辑成书的诗选。

女诗人恽珠赞其“深于诗学,知人论世,卓尔大家”,而陈父更是以儿媳为荣,提笔写下“开辟班曹新艺苑,扫除何李旧诗坛”。一部诗选几乎耗尽汪端的全部心血,但她依然不肯停下。

编辑诗选是她与陈裴之共同的心愿,而她自己的心愿则是为所爱之人出一部诗集。带着这个信念,她又投入到紧张的编写中。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历经波折与坎坷,厚厚的《澄怀堂遗集》最终得以出版。集恩爱与思念于一体的诗集散发着墨香放至案前,往日情景涌上心头,汪端止不住泪落衣衫。

又是一年桂花开,46岁的汪端已是油尽灯枯。

桂花绽放,风送花香,沁人心脾。一代才女汪端,一身素衣端坐树下,一张古琴横放案前,一曲《阳春白雪》轻轻弹起。琴音止时,流年深处,一对才子佳人携手走来,他们吟诗联赋笑语盈盈……

猜你喜欢
桐树琴音才女
我爱青桐树
桐树
越王楼夜听琴记
记白马寺(新韵)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关于清代才女周绮《双清仙馆诗钞》及咏红诗的新发现
法桐树下的男生
夜品高陶九品赠侄
桐树花治烧伤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