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村镇银行风险防范探究

2015-01-10 07:21
中国商论 2015年12期
关键词:村镇山西省农户

山西省村镇银行风险防范探究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赵康

村镇银行是农村的新型金融机构,是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国村镇银行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面临着比其他金融机构更大的风险。本文紧紧围绕山西地区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进行剖析,重点分析了山西省村镇银行当前的发展情况以及其存在的一些风险隐患,并从村镇银行内外环境两个角度,提出山西省村镇银行风险防范的相关措施。

村镇银行 风险 防范措施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三农”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话题,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足见“三农”问题之重要性,为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补足农村经济发展这条短板,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这一点,在山西表现得非常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支持,银监会于2006年12月发文,提出设立村镇银行,并制定出台一系列办法,为村镇银行发展创造条件。自2007年以来,村镇银行发展得如火如荼,逐渐成为农村金融领域中一支重要力量。特别是近几年城镇化深入发展,农村资金供应紧张,村镇银行的作用愈加明显。各地的村镇银行培育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村镇银行的数量连年增多(见表一),弥补了农村地区“金融空白”的问题。

表1 村镇银行近几年发展数量情况 (单位:家)

为响应中央政策,2008年,山西开始成立村镇银行,这一举措,为山西农村地区发展增添了亮点,缓解了山西地区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的局面,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改善了农民生活。然而,山西村镇银行也面临着很多风险,如不及时有效防范这些风险,村镇银行的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深入分析山西省村镇银行的现状,思考其面临的风险,提出相关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 山西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2008年,山西省的盂县汇民村镇银行正式营业,这也是山西成立村镇银行的开端。截至2014年11月底,该行各项存款的余额已经达到了38070.88万元,各项贷款的余额已经达到了31600.39万元,发展非常迅速,该行资产总规模也达到了51062.81万元。2008年是山西省村镇银行起步阶段,2010年开始,山西省村镇银行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4年山西新增加的村镇银行有23个,总数达到了58个,全省50%的贫困县都有村镇银行网点。

目前,省内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发起行的资本和农户的存款,来源渠道相对较窄,资金主要用于农户的小额贷款以及当地中小企业的贷款,村镇银行主要开办面向当地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存款及贷款业务,服务三农,成立以来,极大地方便了附近村民的生产生活,让农户贷款更加快捷方便,也让当地的中小企业融资更方便。

山西省村镇银行的发起行多为各地市的城商行或农商行,有较为明显的地域色彩,开业时间主要集中于2010至2012年间,注册资本多在3000万元左右,规模比较小,人员也较少,晋城银行、尧都农商行等成为山西村镇银行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临汾市、晋城市等地的村镇银行数量相对较多,这也与近几年尧都农商行及晋城银行等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从地域上看,村镇银行已经覆盖了山西所有的地级市,50%的贫困县。

3 山西省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

3.1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方违约的风险,该风险主要依赖于借款方的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源于贷款对象的还款能力。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收入不高,且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影响,农民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制约了农民的还款能力。

信用风险自始至终都存在于银行借贷过程中,从2012年至2014年三年我国各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相比于其他商业银行,以村镇银行为主的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最高的。村镇银行因其特殊的市场定位,贷款业务在贴近客户、方便灵活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金融风险,贷前审查评估不充分、快速审核、简化贷款程序为农村弱势农户群体和弱势农村中小企业带来了便利,但是同时也增加了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

山西省村镇银行立足山西农村地区,服务农业和农民,而农业存在着先天的弱质性等特点,收益小,风险大,所以,山西省村镇银行的运营活动存在着高风险。山西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形成原因主要有:一是社会道德风险和个人诚信因素,目前,我国整体的社会信用状况不容乐观,山西省内的农村情况更为突出,农村地区银行和企业、农户所掌握的信息不平衡,使村镇银行面临很大的信用风险,这也增加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当前山西省的农村社会,还没有形成较强的信用理念,社会的征信体系还不健全,总的信用状况比较严峻,这都给山西省内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在现实的农村社会环境中,征信制度在农村尚不健全,村镇银行无法得到农户的实际信用状况,加上各种社会、历史以及伦理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主要依靠道德约束来保障借款的按时归还,涉农贷款的信用风险一直很大。二是村镇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措施不足,自身的风险意识不够,目前山西省的村镇银行发展历程较短,模式仍比较粗放,运营管理经验不足,信用风险管控意识不强。三是涉农贷款风险较大,村镇银行主要服务农民农业,但涉农贷款存在周期长、季节性明显等特点,涉农企业也多为分散的小企业,这其中潜藏了较大的信用风险,一旦农户农业生产受到自然灾害等影响,农业收入就会减少,偿还贷款的能力就大大削弱了,信用风险也就随之上升了,对于涉农企业也是一样。

3.2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一般是指,银行在不至于招致无法接受之损失的条件下,为增加资产和偿付到期债务而获得资金的能力。从银行和其监管者的角度来看,银行资产结构与其相关的流动性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凸显潜在的弱点。

由于部分村镇银行无法在一定的时间里,通过较为合理的成本来获取资金,用以偿还背负的债务等,这就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造成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资金来源不足,一方面,村镇银行多设立在乡村地区,农民收入有限,闲置的资金更少,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资金也有限,另一方面,农行、农信社以及邮政储蓄银行是当地农民和中小企业十分信赖的金融机构,而村镇银行在吸储方面,与邮储银行和农信社等形成了竞争局面,村镇银行成立时间不长,规模小,在农村地区名气不大,在老百姓心中信誉低,认为不如农信社等正规,容易倒闭,靠不住,造成吸收存款能力相对较差,另外其分支机构网点较少,服务辐射范围较小,也造成吸储困难,还难以满足附近村民的需要。因此村镇银行目前在农村金融活动中处于不利位置,面临资金不充裕问题。而我省农村地区发展潜力大,农户的贷款需求也大,容易出现资金供应紧张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村镇银行的稳健发展,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二是流动资金不足,存贷比过高,农业生产存在季节性的特点,山西省地处华北地区,农业生产一般是春种秋收,每到春种时节,农户需要用钱购买化肥等,村镇银行会面临货币供应紧张问题。山西省村镇银行存贷比过高源于存贷款方面的结构性矛盾,在存款方面,农村地区存款分散化的特点制约着存款规模的稳定性,贷款方面,村镇银行贷款主要用于农户的生产作业和农村地区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量大且相对集中。村镇银行主要是面向农户发放一些无担保的小额贷款,贷款对象是农户,缺乏稳定的收入,容易产生贷款损失,造成村镇银行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农村的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受市场风险影响较大,企业一个小的决策失误,就容易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存亡,进而影响到银行贷款的归还,也容易造成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3.3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商业活动之固有属性,它是因内部程序或者系统的不健全、人为错误或者外部事件所导致的损失。

山西省村镇银行操作风险形成原因主要有:一是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内部机制不成熟,管理层人员多来自于五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他们过去大多从事具体业务操作,缺乏管理经验,而且并不了解农村的金融环境,更不了解村镇银行的业务特点,对村镇银行的风险特征缺乏明确的认识,造成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比较混乱,容易造成操作风险。二是村镇银行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员工的培训不足,员工职业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信贷人员的工作能力不足,缺乏合规思想和风控意识,引发的风险也加大。由于村镇银行兴起时间较短,知名度不高,营业网点多在乡镇,无法吸引并留住高素质人才,极易因人为因素而引发操作风险,造成损失。三是村镇银行为节约成本,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多为其他银行淘汰的系统,系统老化严重,容易产生操作风险。

山西省内的村镇银行多为近几年才组建起来,内部的组织架构还不完善,很多领导人员盲目追求银行效益,普通员工则更多地注重个人业绩,总体都对风控把握不够,违规操作时有发生,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外部的监管又不及时和精准,隐藏的操作风险非常大。

4 山西省村镇银行风险防范措施

4.1 优化村镇银行外部环境

4.1.1 构建信用评估体系

针对农村的特殊性,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力度,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并定期审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贷款时进行严格审核。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村镇银行应加强与政府合作,利用政府的信息资源优势,降低征信成本。

4.1.2 建立农业保险体系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鼓励农民入保,对农民参保给予优惠,对保险公司涉农保险给予补贴。一旦农户的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保险公司将进行赔偿,保护农户的正常收入,提高农户的还贷能力。

4.1.3 完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政策与法规

首先国家要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政府职能部门要根据村镇银行特点给予优惠政策,如减税政策,对村镇银行支持三农的贷款收入减少税款,增加村镇银行的收入,更好地服务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其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的要求。为了缓解农村地区资金不足,提高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适当降低存款资本金要求,提高可用资金率。最后,给予村镇银行确定利率自主权。由于村镇银行与大型商业银行无法抗衡,允许村镇银行在适当范围内自定利率,利于村镇银行吸储,促进其发展。

4.2 优化村镇银行内部环境

4.2.1 员工培训方面

村镇银行由于成立不久,内部各项机制都不健全,员工培训更是少之又少,本来员工素质良莠不齐,加上缺乏必要的培训,使得村镇银行的操作风险隐患较大。村镇银行要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对员工的风险管理知识宣传,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优秀骨干员工,要引进责任心强、管理经验丰富、工作一丝不苟的优秀人才,减少在经营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操作风险。实行轮岗工作,积累各方面经验,构建本土化的用人机制,招聘本地员工,既可以节省员工食宿方面的开支,还可以保证员工的长期稳定性,村镇银行的客户主要是当地农户,使用本地的员工,还可以减少语言及生活习俗等方面的障碍,还可以有效运用当地员工的人脉及社会资源,开展并拓展业务,提高村镇银行在当地的影响力。调整薪酬制度,努力提高员工待遇,特别是一线员工的待遇,加大物质奖励,注重人本精神,引进高素质人才,吸引年轻人留下,改革用人机制,实行竞聘上岗,让人才资源充分发挥,让年轻人看到价值所在,发挥出每位员工的最大潜能。积极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加强内部凝聚力,给予员工精神关怀,减少员工跳槽。

4.2.2 融资和宣传方面

着力拓宽融资渠道,避免发生流动性危机,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要尽量避免农忙时期的供求紧张问题,加强与同业的合作。拓宽融资的渠道,积极重视民间资本的作用,努力吸引当地存款大户,保证其账户存款的稳定性,加强与政府和中小企业的联系,努力争取政府财政资金转存本行,密切与当地企业的关系,保证对公存款稳定,发挥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考虑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等,加强信息公开,让公众了解村镇银行的财务状况,吸引投资者投资,完善股权结构,方便融资。

由于村镇银行成立不久,在农村地区属于新生事物,加上网点较少,规模也比较小,老百姓都不了解,对其的误解比较多,比如认为村镇银行是私营的,不正规,容易倒闭,不受国家保护等,省内村镇银行一定要加强宣传,让老百姓都能了解村镇银行,对村镇银行有正确的认识,破除错误的思想。借助发起行的影响力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同时提升自身品牌的内涵,让员工成为本行品牌的积极宣传者,针对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发展特色业务,以特色产品提高本行知名度,村镇银行还可以下到村里,组织相关优惠活动,扩大影响力,深入基层,为农民解惑,依靠当地政府,借助地方电视台、当地广播等,加强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形象,为村镇银行长远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4.2.3 内控机制建设和产品创新方面

在内部控制方面,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完善组织机构,制定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各项业务的运营,对内部机构以及考核机制等做出统一的标准,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一整套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山西拥有较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农业发展大有可为,山西省村镇银行应立足农村,致力于开展小额贷款业务,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同时主动走进农村,宣传村镇银行的理念,深入了解农户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加大金融创新,提供符合农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如提供一些无需抵押的小额农户信贷产品,方便农户贷款等,同时,在农村地区增设分支机构,在各村设立代理人负责储蓄业务,方便农户存取,以此来吸收存款。家,2013(9).

[5] 钱珍.发达地区村镇银行面临的问题与风险分析 ——以北京地区为例[J].农村金融研究,2014(4).

[6] 唐敏,马丽斌,马纪英.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4(1).

[7] 谢地.村镇银行贷款“脱农化”问题亟待解决[J].经济纵横,2011(4).

[8] 朱海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3).

[9] 李延敏.中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

F832

A

2096-0298(2015)04(c)-070-04

猜你喜欢
村镇山西省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流翔高钙 致富路上与你同行——记曲沃史村镇东海乡村e站长陈永庆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