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及CT影像学表现关系

2015-01-12 01:09叶发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脏腑经络分型

叶发东

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及CT影像学表现关系

叶发东

(江西省九江县中医医院放射科,九江3321 0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脑梗死患者C T影响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3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其中医辨证分为81例中经络患者组(观察组)以及42例中脏腑患者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C T平扫或增强扫描,观察并且比较2组患者的C T影像学特征。结果低密度病变者113例,腔梗者10例;所选患者病灶位置位于脑干者2例,脑叶者7例,小脑者16例,内囊基底节者98例。其中观察组的低密度病变发生率、病灶位置位于脑干的发生率、占位效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灶位于脑叶的发生率以及腔梗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的中医证候的脑梗死患者,C T影像学中的病灶性质和病灶位置以及占位效应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别,利用C T检查中脑梗死患者的病灶信息结合起来可以显著地提高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脑梗死;辨证分型;C T影像学;中风

脑梗死是临床上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脑梗死起病快,一旦发病后病情变化复杂,会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根据有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脑梗死的中经络以及中脏腑两个中医证候分型来说,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不同[1]。21世纪是生命科技的世纪,随着我国的科技水平的发展,在进行准确的辨证分型之后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回去的越来越好的效果[2],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3例脑梗死患者研究不同证候的脑梗死患者CT影像学表现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3例脑梗死患者,所选的脑梗死患者均确诊为脑梗死患者(诊断符合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将所选的123例脑梗死患者经中医辨证分型分为中经络患者组(观察组)以及中脏腑患者组(对照组)(中医诊断符合中医诊断学的相关标准)。观察组81例中,男性41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为44~82岁,平均年龄为(55.1±10.8)岁。对照组42例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43~83岁,平均年龄为(54.9±10.5)岁。研究所选的123例脑梗死患者中无精神障碍或语言障碍患者,有中风史但无由中风造成的后遗症现象,无合并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等合并症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所有均实施颅脑CT检查,研究采用美国GE Prospeed F1型CT机。研究所选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的颅脑CT检查内容以及操作方法完全一致,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所述。

颅脑CT检查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需保持矢状面中线与CT床垂直,与此同时脑梗死患者需要与CT床的正中线相平行,此外需保持脑梗死患者的瞳间线与脑梗死患者的矢状面相平行;CT机的相关参数设定:设定CT机扫描层厚参数为10 mm,扫描间隔参数为8 mm,扫描起点为脑梗死患者的听眶上线,扫描终点为脑梗死患者的头顶,一般的脑梗死患者均实行常规的平扫成像模糊扫面,对于确诊困难的脑梗死患者实行平扫成像加强扫描,向脑梗死患者静脉进行70毫升碘海醇以及30 ml生理盐水的推注,推注至脑梗死患者肘正中静脉内,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CT扫描。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包括病灶位置、病灶性质以及占位效应等。

1.4 统计学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脑梗死患者的病灶位置、病灶性质以及占位效应等等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本次实验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统计,用χ2检验或t检验进行结果判定,将P<0.05作为结果差异明显有意义的指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C T检查结果123例脑梗死患者中,低密度病变者113例,腔梗者10例;所选患者病灶位置位于脑干者2例,病灶位于脑叶者7例。病灶位于小脑者16例,病灶位于内囊基底节者98例。此外,所选的脑梗死患者中有占位效应者30例。这30例占位效应脑梗死患者的诱因是由于病灶和水肿组织嵌入患者侧脑室而使得中线结构移位。

2.2 不同中医证候分型与C T影像学之间的关系观察组的低密度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病灶位置位于脑干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病灶位于脑叶的发生率以及腔梗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占位效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脑梗死患者的病灶位置在小脑以及内囊基底节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中医证候分型与C T影像学之间的关系[例(%)]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范畴,中医学对于脑梗死患者进行证候分型的依据是脑梗死患者是否存在意识障碍,根据这一评估标准将脑梗死患者分为中经络或者以及中脏腑患者[3]。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疾病来说,中医证后的这一准确分型对于脑梗死患者的确诊以及病灶性质和病灶位置的诊断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情况来进行分型对于临床上的脑梗死患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和脑梗死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世纪是生命科技的世纪,随着我国的科技水平的发展,使用CT影像学分析来辅助中医辨证分型工作,可以显著的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性[4]。

中经络患者组的低密度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中脏腑患者组,中经络患者组的病灶位置位于脑干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中脏腑患者组,中经络患者组的病灶位于脑叶的发生率以及腔梗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脏腑患者组,中经络患者组的占位效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中脏腑患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这一结果,对于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可以参照患者的CT影像学分析结果中脑梗死患者的病灶性质、病灶位置以及占位效应等情况来进行。

研究结果中,中经络患者组与中脏腑患者组的脑梗死患者的病灶位置在小脑以及内囊基底节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点对于临床上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正确的进行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以及对于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正确的分析,对于脑梗死患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和脑梗死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CT影像学表现中脑梗死患者的病灶位置、病灶性质以及占位效应等病灶信息结合起来可以显著地提高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1]张永全,邢军,张惠玉,等.急性脑梗塞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头颅CT,M RI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5):45-48.

[2]杨小燕,过伟峰,张兰坤.中风中经络、中脏腑证候分布演变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2(3):157-159.

[3]凌玲.245例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证候关系研究分析[J].陕西中医,2002,23 (8):693-694.

[4]赵一蓉,郑琼娜,游国琼,等.近十年来中风CT表现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9,21(6):158-160.

rE Fado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 Jiuji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xi Province, Jiujiang 3321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C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CT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Selecting 12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from October 2013 to Frch 2015,they were divided into meridian group(observation group)of 81 cases and viscera group(control group)of 42 cases.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ceived plain CT scan and enhanced scan.The CT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sultsLow density lesions had 113 cases,and 10 cases were lacunar infarction.The lesion location was located in the brainstem in 2 cases,lobar in 7 cases,16 cases of cerebellum and internal capsule basal ganglia 98 cases.Low density lesions occurred rate,incidence of the location of the lesion in the brainstem and incidence of accounted for the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lesions were located in the lobes of the brain occurred rate and lacunar infarction incidenc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Different TCF syndrome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CT imaging in the nature of the lesion and lesion location and space occupying effect showed obvious dif-ference.Using C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lesions and combining inform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C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e,and has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cerebral infarction;TC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CT imaging;stroke

10.3969/j.issn.1672-2779.2015.20.002

1672-2779(2015)-20-0003-02

:杨杰本文校对:杨杰

2015-06-30)

猜你喜欢
脏腑经络分型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论筋性脏腑病❋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脏腑疏通术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