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媒体微博新闻专业性研究——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例

2015-01-14 03:03陈雪萍朱金玉
新闻爱好者 2015年11期
关键词:马航辟谣情感

□陈雪萍 朱金玉

(陈雪萍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新闻与传播系2013 级硕士生;朱金玉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副教授)

新浪微博发布的《2013 新浪媒体微博报告》显示,①2014 年新浪微博媒体机构认证数量比2013 年增加40%,媒体人认证数量同比增加33%。 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的渠道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增加信息的发布渠道, 而其在网络环境下的新闻专业性表现又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目前, 国内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的论文主题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本土研究,如吴飞和吴凤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1];另一类是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的案例研究,这类文章较多,如宁静的《〈南方周末〉的堕落? ——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背离和坚守》[2]、武笑的《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热点事件报道研究——以 “郭美美事件”为例》[3]等。 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微博,学者们更多地是从微博的用户体验、 内容框架和营销模式上进行研究。 如李函的《〈南方都市报〉新浪官方微博个案分析》[4], 就对@ 南方都市报进行了常规内容分析和微博团队管理研究, 并给予媒体微博运营的建议。

本文将新闻专业性和媒体微博这两个研究主题组合, 着重考虑突发热点事件发生后媒体微博作为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在新闻专业性上的表现。 本文的创新性在于依据新闻专业主义准则对媒体微博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根据《2013 新浪媒体微博报告》发布的“十大报纸微博排行榜”,本文选择位居首位的《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作为新内容媒体的研究对象。 同时,选择人民网“2014 全球十大新闻事件”[5]之一的“马航MH370航班失踪”这一全球性突发热点事件做案例分析。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发文量和信息分类。 通过对马航MH370 航班失踪事件发生后一定时间内的微博数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人民日报对事件保持的关注度和热度。同时,对@人民日报发布的微博类型进行分类,了解其生产的内容框架。

(2)新闻专业性。 从客观性、真实性和平衡性三个方面对@人民日报发布的微博进行专业性的内容分析, 通过转发和评论的数据表现来观察其专业性表现。

(3)互动性。 媒体微博与传统纸媒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因此,本文将重点关注@ 人民日报互动性的突出表现。

一、发文量和信息分类

图1 3 月8 日—3 月14 日@ 人民日报微博日发布数

笔者对@ 人民日报自事件发生后一周内即3 月8 日至3 月14 日的微博做了统计与分类。 这一周内@ 人民日报共发布了317 条微博, 具体日发布数见图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事发后的前两天,日发布数最多,每日各为80 条,平均每18 分钟就有一条微博发布;3 月10 日之后, 微博日发布数有所减少,呈下降趋势。

笔者将这一周内的317 条微博按照内容简单分为三大类:信息类,即发布的微博主要是为了向受众传达与事件相关的客观信息,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倡议辟谣类, 即发布的微博主要是为了向受众传达一些倡议号召,或对一些谣言的详细解释,表达方式为抒情和记叙并用;情感类,即发布的微博主要是为了抒发作者的个人情感,可以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表达方式以抒情为主。

这一周内@ 人民日报微博发布分类情况见图2。 其中,信息类微博占主体,其次是情感类和倡议辟谣类。 由此可见,@ 人民日报在微博的发布中还是以客观信息的传达为主体,且高频率和高数量也表现了其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信息更新的准确性。倡议辟谣类微博在事发后的前两天数量较多,这也是@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社会舆论的引领者地位为传播真相、杜绝谣言所做出的贡献。 情感类微博在事发后前两日数量最多, 表明@ 人民日报在客观信息的传达过程中还起到了与受众互动、抒发情感的作用。

图2:@人民日报官微不同类型微博日发布数

二、@人民日报微博的新闻专业性

本文引用的“新闻专业性”是西方新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也是西方新闻从业人员普遍遵循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新闻专业性作为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其内涵是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目标,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担负重要的社会责任,其核心理念被概括为客观性、独立性、真实性和自由性。 联系马航MH370 航班失联的热点事件,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释@ 人民日报这一媒体微博在新闻的产生和传播上做到了新闻专业性的要求。 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客观性、真实性和平衡性。

笔者选取了3 月8 日马航事件发生当天@ 人民日报发布的80 条微博中转发量过万的40 条微博作为对象进行具体的内容分析。其中,信息类微博有30条,占75%;倡议辟谣类和情感类微博则各为5 条。

(一)客观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40 条微博中,转发数前10 位的微博都是信息类, 这说明受众转发微博的动机还是以传达信息为主。 但同时笔者也发现,这前10 条微博,虽然转发数非常高,甚至排名第一的微博转发数达到了27 万之多, 但是除了排名第一的微博有5万以上的评论数, 其余9 条微博的评论数都只有几百条。②

表1

信息类微博中, 本文选取了其中对马航失联事件最早和最官方的事件通报(微博具体内容见表1)。

3 月8 日上午9:14 发布的“【一载有239 人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航班失联 机上有160 名中国人】”微博是@人民日报对这一事件的官方通报, 虽然不是时间最早的,但却是内容信息最完整、最正式的一条。 微博中明确指出消息来源是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发表的声明,消息来源可靠。 此外,还详细说明了失联飞机的航班号、机型、机载人数、原定抵达时间、已知飞机失联前的最后动作及目前的救援工作进程。信息完整的此条微博获得了10 万+的转发量。 而@人民日报8:45 发布的最早事件通报微博“【一架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航班失去联系 载有239 人】”,消息来源并未明确标出,消息的内容也并不具体,因此只有1 万多次的转发和关注。 通过对这两个事件通报微博的内容及转发量的对比,笔者发现,在突发热点事件面前,网民还是更倾向于选择内容更可靠、事件更具体的信息进行转发和传播。 而@ 人民日报在正式发布这一消息时, 也确实严格按照新闻信息的生产和审核要求,明确标注了信息来源及相关信息,新闻的客观性得到了体现。

表2

(二)真实性

1.对信息的求正追踪

“【越南海军确认飞机坠落】”, 此条信息类微博是3 月8 日当天转发和评论数量最多的微博, 其内容是《人民日报》记者得到越南军方确认马航MH370在越南马来领海交界处坠毁。 虽然此条微博之后被证实部分信息有误,但是此信息的来源明确,报道真实客观,因此受到了网民广泛的关注和转发。

这条微博发布之后, 也有越南方提供的坠落地点和搜救行动的进展,@ 人民日报都对原微博进行了转发及再评论。越南方的消息在13:34 之后经历了进一步确认的过程, 直到19:38,@ 人民日报发布了对飞机已坠机的正式否认, 消息来源于马来西亚总理的发布会,并且也再次对13:34 发布的微博进行了再度转发, 以让受众清楚地了解最后事件的真实性认定(内容见表2)。

2.倡议——认同度

倡议辟谣类微博中转发最多的是 “【微倡议:一起为生命祈祷! 】”这条微博,内容为“【微倡议:一起为生命祈祷! 】航班失联,无数人心急如焚。 紧急时刻,要保持冷静:请不要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转发主观臆测的帖子;请不要造谣、传谣,不要给乘客的家人和朋友带来更大精神压力和情感折磨。 我们一起为239 个生命祈祷!同意的,请转起”。此条微博的转发量达42377,评论数为3414。 高转发量和评论数也展示了用户对@ 人民日报的这一倡议的高认同度。 在突发热点事件发生时,不实消息传播容易在新媒体的传播便利条件下泛滥, 此时就更需要像@ 人民日报这样的舆论领袖。

和这条微博内容相似的还有“【微倡议:请给家属们一个安静空间】 首都机场启动马航失联应急处置小组,已有马航人员赴京处理相关事宜,乘客家属将被安排入住饭店等待消息。 针对# 马来西亚航班事故#,在此恳请各位记者,按捺住抓独家的心,给家属空间。此刻他们更需要安静,不要打扰”。@人民日报在这两条微博中不仅抒发了对航班失联的悲伤情感, 更是对广大网民提出了在灾难信息传播时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在灾难发生后, 网络上关于马航MH370 的最后结果就有许多猜测, 很多网友在并未求证的情况下就对一些并不真实却极具爆炸性的消息进行大量转发, 给社会受众尤其是乘客的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 人民日报这两条简短却有力的微博被大量的网友转发, 也为阻止网络谣言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体现了国家级媒体在网络舆论环境下应有的舆论领袖作用。

3.专门辟谣

@ 人民日报作为国家级媒体的微博用户, 在网络信息传播的环境下发挥着舆论领袖的作用, 除了对舆论方向的引导, 对网络传播中存在的不正确的舆论消息也会给予及时纠正和辟谣。 在转发量过万的5 条倡议辟谣类微博中, 笔者就发现了两条专门对网络上不实消息的辟谣。

如表3 中的这两条微博, 第一条是对目前消息状况的澄清,希望网友不要被网上所谓的“官方确切消息”所误导。 第二条微博则是对“MH370 航班被菲律宾海事船发现”这一不实消息做了确切的辟谣,消息来源于越通社记者, 证实了越通社并未播发此篇报道。 这条微博的转发量在2 万以上,它的发布为这一不实消息的继续传播起到了遏制作用。

表3

(三)平衡性

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平台, 十分注重用户之间的互动性,@ 人民日报在发布微博之后,无论是哪一种类型,都能收获用户对该微博消息的评论,尤其是情感类微博, 更是让@ 人民微博与用户形成了一种情感的互动。 这一媒体微博与用户之间的情感互动性,也弥补了《人民日报》传统纸媒的弱点,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

笔者同样选取了 《人民日报》 纸媒在马航MH370 失联事件发生后一周的信息作为对比对象,由于报纸报道时间的特殊性, 因此选取的是3 月9日—3 月15 日这一周。笔者统计,在这一周时间内,《人民日报》共发布了9 篇标题与马航MH370 失联事件相关的新闻报道,笔者同样对其内容做了分类(见表4)。

表4

在表4 中,笔者发现《人民日报》所发布的关于马航MH370 失联的报道,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 在数量上, 与@ 人民日报发布的微博数317 条对比少了许多,仅为9 篇;频率上也基本是每日1 篇,且版面也有后移和减少的趋势,而@ 人民日报在事发当日的3 月8 日和事发后第一天3 月9 日每日发微博80 条的频率,更能随时追踪事件发展的情况,并随时向用户传递和分享,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媒体不能及时传达动态信息的弱点。

其次,在内容的分类上,《人民日报》的报道基本以信息类为主,9 篇报道中有8 篇是信息类, 是向用户介绍马航失联事件的相关进展, 仅有1 条是信息或情感类,且版面较小,其内容也并不像微博那样完全是抒情式的表达, 更多的是在叙述吉隆坡国际机场大厅的祈愿墙活动, 并借此抒发对马航失联事件的祈愿之情。 因此,@ 人民日报的存在,很好地为用户与《人民日报》纸媒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用户可以在评论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与博主进行互动。

再次,则是@ 人民日报微博发布形式的多样性。《人民日报》 的发布形式多是文字, 或者是文字+图片。 但是@人民日报则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平台使发布形式更加多元化, 大多是采用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可以让用户更直观地了解事件的进展,形式上也并不枯燥乏味。

三、互动性

微博的社交平台特性决定了@ 人民日报与用户之间具有互动性的特点。 笔者分析三类微博后发现,倡议辟谣类微博和情感类微博, 虽然转发数不及信息类,但是评论数却很多。 尤其是情感类,评论数基本都在四位数左右, 是信息类微博平均评论数的10倍。 这说明情感类的微博更强调与受众的一种情感互动, 大多数用户在情感类微博下会留下自己的评论,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人民日报互动性特点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情感类微博,其倾听网友的声音,保持与网友的互动,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情感类微博中,转发最多的是“【天要黑了,我们还在等你们的消息!】”这一条。内容为:“【天要黑了,我们还在等你们的消息! 】马航MH370 航班失联17个小时,我们还在等待你们的消息,为生命的奇迹祈祷! 搜寻,救援,快一些,再快一些! 每一秒,都是生机! 黑夜来临之前,一颗[心],祈祷,祝福,平安,回来! ”在这条微博中,@ 人民日报用真情的语句表达了对这一事故的焦急情感,也表达了真诚的祝愿,引起广大网民的认同感,因此吸引了网友的大量转发。同时, 还有大量网友给予了评论, 评论数达到了4510,且评论中绝大多数是对马航MH370 事件能有平安结果的祈祷和祝愿。

初中相对于小学来说,心理和身体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社会经历比较少,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这一时期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是比较叛逆的,且对于学习来说,外界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对其产生了深深的诱惑。他们认为这些事情比学习有趣,从而对学生丧失兴趣。教师要做的就是在照顾学生身体和心理的情况下,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上,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育方式和多种教育理念,开创多种教育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的参与率。常用的手段首先是全班进行朗诵,体会其中的韵味感情;其次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展示,联系日常生活,减少陌生感等。

四、结语

在当今新媒体发展形态下,“报纸式微” 的命运似已注定。 大部分传统纸质媒体也已开始转变自己的内容生产和发布渠道, 希望另辟蹊径找到一条在新媒体时代生存的道路。 微博作为当今人们社交的主要媒体工具,它的用户多、平台大,信息流通和传播的速度快, 大量的媒体个人及纸质媒体也因此在微博安家。

网络热点事件的信源多是通过网络发布, 以微博、博客、论坛等居多。 专业记者在利用网络信息时,要特别注意信息来源的真实性。 新媒体时代下的纸质媒体虽然开拓了许多发布信息的渠道, 形式和内容都趋向于多媒体化, 在与用户的情感互动上更是做到了以往传统媒体所不能做的, 但是其在新闻生产上依然要遵循新闻的专业性,保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核实信息来源,确认信息的内容真实性和事件的完整性,力求还原事件的真相。

另外,虽然新媒体的新闻热度比较高,来源渠道广泛, 但是由于传统媒体长期的舆论引导地位以及受众群体对其的信息信任度, 在出现突发热点事件时,人们在关注和获取最新事件消息的时候,还是更倾向于有权威的媒体, 如纸媒的微博用户、 纸媒的APP 客户端等,以获取可信度更高的消息。 因此,纸媒的传统载体虽然正在消亡, 但是纸媒在新媒体中的影响力并没有消失。

注 释:

① 《2013 新浪媒体微博报告》 引用自http://www.docin.com/p-755742930.html

②本文中所提及的微博转发及评论数截至2014 年11 月8 日。

[1]吴飞,吴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6).

[2]宁静.《南方周末》的堕落? ——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背离或坚守[J].新闻知识,2009(1).

[3]武笑.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热点事件报道研究[D].山西大学,2013.

[4]李菡.《南方都市报》新浪官方微博个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

[5]2014 年全球十大新闻事件[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5/0109/c187710-26358071.html

猜你喜欢
马航辟谣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关于拍卖的辟谣
辟谣是为方便面“正名”第一步
马航MH370空中搜救力量
网络时代政府辟谣的应急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