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体育类娱乐节目对体育教学的启示——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为例

2015-01-14 03:03王正霞
新闻爱好者 2015年11期
关键词:体育类体能训练身体素质

□王正霞

(作者为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广泛深入广大民众的生活, 新媒体在国家大力推进网络建设中彰显其活力,可以说新媒体联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电脑和手机都基本普及,通过网络新媒体了解国内外新闻时事、进行网络课程学习、观看电视节目、进行娱乐游戏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 互联网三网的融合发展使得大学生便捷地通过互联网电视、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车载电视、手持电视等多种新型电视方式观看电视节目。[1]新兴的体育类真人秀娱乐性电视节目以其故事性、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的优势备受高校大学生的喜爱。 体育类娱乐节目运动量大、方式灵活,参与者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都得到了充分锻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次对身体极限的挑战。 然而,体育类娱乐节目对大学生的影响虽大却仅限于欣赏阶段。 资料显示, 近30 年来我国大学生的爆发力、力量、 耐力等身体素质呈持续下滑趋势, 近视率接近90%,大学生军训晕厥、跑步猝死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通过新媒体的媒介途径,借鉴体育类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对促进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体育类娱乐节目的发展现状

(一)体育类娱乐节目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体育类娱乐节目起步较晚, 且大多数为国外舶来的移植品。1990 年,云南电视台引进了一档德国热播节目《夺标》(Telematch),该节目从造型、道具、 方式到游戏内容都不同于国内以往的体育类电视节目,令观众耳目一新,深受大家的喜爱。 随后《山西农民竞技大赛》《大竞技》《娱乐宫》 等体育类娱乐节目逐渐搬上电视荧屏。 随着国外体育游戏节目的引入,我国的体育类电视娱乐节目初露头角。

1998 年,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以32500 欧元的价格获得了法国年度节目——《城市之间》的授权,[2]首次在我国推出户外休闲运动的电视节目, 该节目紧抓北京奥运会与全民健身这一契合点, 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体育的魅力。 该节目的播出使我国的电视体育类娱乐节目进入了发展阶段。

2008 年前后, 国家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大力提倡全民健身、弘扬奥运精神,电视体育类娱乐节目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期,《北京2008》《奥运向前冲》《步步为赢》《我是冠军》《智勇大冲关》《快乐向前冲》等一大批体育类节目占尽电视屏幕风采,收视率逐步提升。

(二)新媒体背景下我国体育类娱乐节目的发展现状

如果说之前的体育类娱乐节目基本上靠传统媒体——电视来传播的话, 那么最近两年推出的体育类娱乐节目可以说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高度融合。2015 年是体育类娱乐节目最丰硕的一年,江苏卫视推出大型原创推理竞技类真人秀节目——《真心英雄》;湖南卫视推出明星人气挑战真人秀节目——《偶像来了》; 浙江卫视引进影响力极大的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全新推出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大型原创职业体验真人秀节目——《挑战者联盟》; 东方卫视从韩国引进、 隆重推出大型励志体育类真人秀综艺节目——《极限挑战》等。 这些大型体育类娱乐节目空前高涨的人气与新媒体的崛起密不可分, 三网融合的广泛应用、移动数字电视、全彩LED 显示屏、平板移动电脑、4G 手机的普及,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接收观看到这些节目, 体育类娱乐节目的受众空前之多,体育类娱乐节目达到了顶峰阶段。

二、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对体育类娱乐节目的关注程度

(一)大学生成为新媒体的忠实受众群体

新媒体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层面。 对郑州市10 所高校857 名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同时具有手机和电脑,98.13%的学生通过手机进行网络沟通交流、娱乐,98.37%的学生通过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进行网络交流、放松娱乐和工作学习,55.19%的学生通过平板电脑进行娱乐消遣。 可见,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

(二)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对体育类娱乐节目的关注程度

目前体育类娱乐节目还处于尝试阶段和探索阶段,但是它们以明显的特点和优势深得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喜欢。 第一,它具备新颖的节目形态和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第二,它采用趣味性的游戏方式;第三,它可以产生明星效应;第四,它生活化气息浓厚,多角度、全方位的拍摄,让观众看到明星在节目中生活化的一面;第五,它设置互动,尝试体育真人秀节目的受众体验,可与明星近距离接触。在孙红雷、黄磊、罗志祥、张艺兴、黄渤、王迅等挑战极限、爬越雪山的过程中, 青少年从他们身上看到良好的身体素质、坚强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同时也被明星坚忍不拔的精神所感动。 当明星为了完成任务卖烧烤、小吃与现场观众互动时,青少年们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的亲民气息……这些都是以往的体育类节目无法比拟的。

我们对郑州市10 所高校857 名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六成以上的大学生非常喜欢电视体育类娱乐节目, 并经常观看;25.32%的大学生比较喜欢电视体育类娱乐节目, 只要有机会就观看;12.72%的大学生对该类节目持无所谓的态度。我们对非常喜欢和喜欢观看该类节目的大学生人群做了进一步调查,发现七成以上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在电脑上和朋友、室友一起观看,这是因为该类节目娱乐性强、明星阵容强大、互动较多,大家共同分享更具感染性;大学生选择通过互联网在电脑上观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学校住宿不具备卫星电视的条件,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通过网络观看方便快捷,且不受时间限制。[4]11.90%的大学生选择通过网络在手机上观看该类节目,这一人群一般是体育类娱乐节目的铁杆粉丝,不想错过任何内容。 17.65%的大学生选择通过电视观看,这类人群一般为走读生,或在假期观看该类节目。可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关注该类节目的有八成之多。

表1: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对体育类娱乐节目关注程度(n=857)

表2:大学生通过哪种途径观看体育类娱乐节目(n=748)

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能训练不足是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一代的逐渐长大,父母变得对孩子分外关注, 都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社会、学校到家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们的体育教学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长跑,无强度、无对抗、无冲撞”的“七不三无”的温柔体育。为了规避风险,不出事故,一些学校废止了多年来运动会上3000 米、5000 米传统项目, 如果不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强制规定男生1000 米跑、女生800 米跑为必测项目,这些项目恐怕也会被废止。如此的体育教学根本起不到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塑造完整人格的作用。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 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学生学了14 年体育课,绝大多数仍没有运动技能。 我国高校都想改变这个面貌,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例如,为了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体育课实行“三自主”教学,即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有的高校推出“量贩式”体育教学模式;还有的高校推出“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对大学生运动兴趣的提高、 运动技能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然而,各高校对大学生体能和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却缺乏相应的计划和对策。

我们对郑州市10 所高校进行的调查发现,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目前实行选项课制度,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运动项目,每周2 个学时,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为必修课,大学三年级以上为全校选修课。基本没有专门安排体能和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能体现的只是每学期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众所周知, 没有良好的体能何来运动技能掌握? 因此, 大学生体能训练不足已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需要改革的重要问题。

(二)30 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

近年来,大学生军训猝死、跑步猝死、体质健康测试猝死、打篮球猝死等情况时有发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2010 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30 年来我国19 岁至22 岁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 与1985 年相比,大学生肺活量下降10%, 女大学生800 米跑成绩下降10.30%, 男大学生1000 米跑成绩下降10.90%……2014 年7 月,国家公布的近30 年来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变化情况显示:2010 年以来,7 岁至18 岁各年龄段学生耐力素质止“跌”回升,但大学生的肺活量水平、耐力等体能素质持续下滑。

四、 新媒体背景下体育类娱乐节目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是新媒体的广大应用推广人群,体育类娱乐节目形式新颖、故事情节曲折、趣味性强、参与的明星生活化气息浓厚,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因此大学生是体育类娱乐节目的忠实受众。同时,在体育类娱乐节目中,参与者为了完成任务必须奔跑、攀爬、跳跃、滚翻……这使大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体能锻炼的重要性,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感受明星的成功或失败,从而获得快乐的感官体验,也带动了他们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因此,我国普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依托体育类娱乐节目在大学生中的影响,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和身体素质练习,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一)改变教学理念,让体能训练贯穿于高校体育教学中

没有体能训练的运动技术学习犹如在沙滩上建筑高楼大厦,随时都有倾倒的可能,因此,运动技术的学习应该建立在良好的体能和身体素质之上。 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要转变教学理念, 认真进行教学研讨,不能急功近利,应扎扎实实把大学生的体能训练和身体素质练习融入体育教学中, 让体育训练和身体素质练习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借助体育类娱乐节目的成功经验,师生共同创编体能训练内容

提到体能训练,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体育教师用一块秒表、一个哨子,指挥学生机械地在运动场上奔跑、拼搏,这种竞技类的训练方法早已不适合当代的体育教学。 高校公共体育部门和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时不能闭门造车, 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师生共同观看、学习、借鉴体育类娱乐节目的成功经验,根据各高校的场地、器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编游戏类体能训练内容,使学生在愉悦的过程中完成体能训练和身体素质练习。

(三)利用体育社团、体育节、体育课外活动开展体育娱乐活动

要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仅仅依靠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高校体育部门应联手学生处、团委、工会等职能部门广泛开展体育娱乐活动,把借鉴、创编的体育娱乐节目付诸集体活动中, 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营造体育运动氛围。

(四)成立研发中心,通过新媒体向社会推广研发的体育类娱乐节目

高校应该是孕育先进科学技术的摇篮, 体育教学工作也一样,高校体育部门应该成立教学团队,通过学习、借鉴、创编娱乐性体育节目,在高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体育节等活动中进行大胆实践,从而增强大学生的体能,增强其身体素质。 同时,可以将研发的优秀体育类娱乐节目通过新媒体向社会推广,使更多的大学生受益。

[1]马梅.世界传播技术发展背景下电视的生存空间论析[J].江淮论坛,2011(3):136-141.

[2]徐艳玲,肖丽斌.体育娱乐类电视节目的形态学探索——以央视5 套《城市之间》节目为例[J].体育学刊,2010,17(12):45-48.

[3]江芳俊.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三明学院学报,2014(5).

[4]郝蔚.广电新业务在三网融合下的发展思考[J].广播电视信息,2010(8).

猜你喜欢
体育类体能训练身体素质
2022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2021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