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十年述要

2015-01-15 00:58杨怀中

摘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围绕着“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既是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历届研讨会的基本问题,因而也成为科技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主要进展集中体现在一年一届的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之中。

关键词:科技文化;社会现代化;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B822.9文献标识码:A

2004年以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本着“面向现实,走向大众,为国服务”的办会宗旨,立足于“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参会论文共有850余篇,择优结集出版《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6辑,收入论文310篇。“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既是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历届研讨会的基本问题,因而也成为科技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科技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及其成果集中体现在一年一届的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之中。

一、多学科视角下的科技文化

首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以“多学科视角下的科技文化”为主题,于2004年5月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面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弘扬科学精神,反对迷信和伪科学,发展繁荣科技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其主要议题包括:多学科视野中的科学文化与技术文化;科学文化、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文化的多样性等。其中,关于科技文化的多学科阐释、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普遍关注。

科学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科技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亚文化系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科学在发挥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成果”[2]。那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完全可以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把握,深入探讨和揭示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这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社会主义现代化逻辑地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而文化现代化实质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接纳科技文化的过程。科技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石,科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设科技文化,繁荣科技文化,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是科技文化研究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与会学者表示:我们将不辱使命,努力在科技文化的领地上不断耕耘。

通过研讨,与会专家、学者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其一,科学技术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在研究和解析过程中要区别对待科学与技术;其二,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实质上是文化的现代化;其三,科学技术文化虽然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并不能囊括现代化;其四,现代化建设迫切要求把科学技术纳入到文化之中,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

二、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及其融合

第二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及其融合”。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科技文化的理论建构和研究视角、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以及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实现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科学与人文的分隔,科技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论争,在欧洲近代史上由来已久,20世纪斯诺提出“两种文化”问题之后,又一次引起知识界的聚讼纷纭。其实,“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都是从劳动中产生的,都是服从和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因而,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统一于人类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不应存在对立冲突。然而,尽管如此,两种文化的差别还是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而加剧了,以至于演变成了今天存在的两种文化的冲突” [3]。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客观地分析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为什么会一步一步走向冲突和分裂,以及应该如何消除这种冲突和分裂。

可以这样说,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和分裂是20世纪世界范围文化领域中的一大景观,消除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和分裂理应成为21世纪人类的使命之一。概言之,实现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和统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课题,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那么,其路在何方?李醒民教授指出:“两种文化汇流和整合的有效途径是,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scientific humanism)和人文的科学主义(humanist scientism),即走向新人文主义(neo-humanism)和新科学主义(neo-scientism)。这就是双重的复兴——人文的复兴和科学的复兴。”[4]

在这次研讨会上,学者们认为:在当代中国的和谐文化建设中,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和统一,既是趋势,也是共识,更是理想。但是,如何融合却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研究,去解决。在具体操作层面,“更新观念是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前提,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最佳契合点,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沟通是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有效方式,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是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落脚点”[5]。

三、科技文化与创新文化

第三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以“科技文化与创新文化”为主题,于2006年9月在长沙理工大学召开。会议重点研讨了创新文化的内涵和作用、创新文化的生成和发展、科技文化与创新文化的关系、科技文化何以成为一种创新文化以及科技文化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等问题。

创新是一种文化。今天,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创新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文化则是这个灵魂生长的土壤。所谓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二是如何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伴随科技创新的先进文化观念不断涌现,创新文化将成为科技文化的引导力量。创新作为时代的主题,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范畴。会议认为,科技文化与创新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笔者在主题报告中指出:“科学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基础与前提,科学创新需要弘扬科学文化。科学创新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文化彰显科学的创新特质,科学的重大发现和原始性突破,需要创新文化的引领与推动。科学文化必然走向创新文化,科学文化走向创新文化内在地要求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与环境创新的结合。”[6]

这次研讨会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科技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文化,科学技术的创新归根到底要回归于科技文化的创新。科学文化与创新文化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文化需要充分体现科学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科学文化之魂;而健全的创新文化又有助于大力推动科学文化的健全发展[7]。没有科技文化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创新环境,创新文化也就失去了源头活水。

四、科技文化传播与交流

第四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在西南交通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科技文化传播与交流”。这次会议重点研讨的问题是:科技文化传播机制、中西科技文化传播与交流、科技文化传播与公众科学素养、科技文化传播事务管理与公共政策、科技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以及近代科技文化在我国传播的历史等。

科技文化传播与交流是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技术文化传播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三阶”内容。在这个内容体系中,科技文化传播研究“是一个涉及内容相当多的研讨主题,仅就发言情况来看,内容就涉及科技文化的传播内容、传播机制、传播模型/模式、传播特征、传播障碍、传播作用、传播载体/手段,以及科技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遭遇的现代性问题等诸多方面”[8]。

科技文化传播是科技文化生成和繁衍的必要条件,引领科学技术发展朝向社会文明是科技文化传播的首要任务。适应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转变文化传播观念,改进文化传播方法,努力使科技文化传播更有实际的效应。对此,黎德扬教授在会上强调:“文化是过程,是文化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从文化是人化和化人的意义上说,文化生成时是主体将意识、思想、观念、精神刻画到对象物上的过程,而这种生成物要成为既成的文化事实,必须向主体之外的人传达、传播,否则它就不能作为文化而存在。既成的文化事实要发展,空间上的拓展,时间上的延续,都必须通过传播,在传播中,在与它种文化的冲突和协同中实现其价值。文化传播的历史就是文化演化的历史。”[9]

客观地说,在我国,科技文化传播研究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很多。科技文化传播不等于科学技术传播,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是要解决科技文化传播的内涵、机制和评价问题。正如与会学者所说:“积极推进科技文化传播,是21世纪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新趋势对我国知识界、文化界提出的时代新课题,是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的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从理论和政策方面深入探讨科技文化传播的内涵、机制和评价问题,是促进我国科技文化传播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的必要环节。”[10]

五、科技文化与科学发展观

第五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以“科技文化与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于2008年7月在齐齐哈尔大学召开。黎德扬教授在开幕词中“全面阐释了研究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问题的重要意义,着重强调了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深入研究科技文化,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11]会议深入探讨了科技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精神、科学发展观与科技文化软实力以及文化软实力中的科技文化建构等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世界观、自然观的一个新跨越,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对我国科技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在新时期认识科技文化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视角。此次研讨会与会学者指出:“作为社会发展重要源泉和动力的科学技术,究竟应如何更好地实现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科学发展观也必然成为衡量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尺度。”[12]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全面理解、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科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文化建设,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健康、安全、富裕和幸福,努力使科技文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科学技术真正造福全人类;就必须坚持重点跨越与持续发展,正确把握科技文化整体发展的态势,确定战略重点,优化科技布局,鼓励学科交叉,努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就必须以科技进步引领未来发展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生存发展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切实加强科技文化建设。

与会学者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技文化建设,首要的也是最紧迫的课题,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文化建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正确看待科技文化的地位、职能、作用和发展途径,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技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

六、科技文化与“两型社会”建设

第六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在江汉大学召开,会议以“科技文化与‘两型社会建设”为主题。所谓“两型社会”即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既是资源及环境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内资源环境矛盾所使然,是对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与会学者结合湖北武汉和湖南“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从文化、生态、科技、价值观念等多个层面探讨了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既具有理论上的前瞻性,又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两型社会”的标志性特征,需要引进并势必催生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类型,“两型社会”建设也必然要求在一种统一的文化理念指引下实现。科技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不仅提供了审视“两型社会”的整体论视角,同时也有助于塑造和培育“两型社会”的精神氛围和力量。用科技文化之力助推“两型社会”建设,让科技文化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茁壮成长,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很多。

从科技文化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角度来说,王德胜教授认为:“作为第一精神力量的科学精神、作为根本创新的物质工具创新和工具产业创新为主导的高端制造业三个方面的问题,是相互联系的,是社会进化的机制、动力和方向,注意到这种机制、动力和方向,可以使我们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少走弯路,减少社会发展成本,提高社会管理效益。”[13]概言之,科技文化是“两型社会”建设文化动力的一个无可替代的发力点。

也有学者强调,要实现用科技文化之力助推“两型社会”建设,当前尤其重要的是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培育“后现代的”科技文化。这是因为:“建立‘两型社会依赖于‘后现代的科学技术体系的支撑。”而“培育‘后现代的科技文化需要从两方面入手,既要有以批判性地‘指出问题的科技文化,也要有通过各类社会实验‘解决问题的科技文化。——培育‘后现代的科技文化需要利用大众文化、精英文化、政治文化和社会心理等形式,在全社会不同社会利益集团和文化层次上,形成一种‘两型社会的氛围,尤其要调动社会精英阶层引领‘两型社会的文化潮流和时尚,‘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治主张为日常生活的实践行动,以此推动‘后现代的科学技术创新。”[14]

七、科技文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七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2010年11月在湖南大学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科技文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核心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关重要的是发挥科技文化的支撑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并以此作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技术成果转化成效、扩大产业化应用范围的重要手段。

科技文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就是要深入探讨适宜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建构,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科技创新体系关系上厘清其实现路径。这次研讨会具体研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理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两型社会”建设、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文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适应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文化建设等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进步和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就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而言,彭福扬教授指出:“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尽管社会需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直接拉动力,没有社会需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能产生和发展。但是,即使有社会需要却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可能出现。就算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却没有持续创新,实现新的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也不可能形成一个新的产业。”[15]

总之,这次研讨会的基本共识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必须以科技创新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也就是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的,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只有产业科技创新占据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才能占据制高点。”[16]

八、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八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以“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于2011年8月在兰州理工大学召开。会议重点研讨了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文明演进、科技文化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科技文化理论以及低碳经济的观念文化等问题。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当代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规范,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次提升,表明我国对社会主义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文明,要求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呼唤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因为“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它是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更新的逻辑展开,是走出工业经济发展困境的明智选择。要确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有效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发生一次根本的转变,扬弃机械整体观,树立系统整体”[17] 。

研讨会上,学者们畅所欲言,张明国教授强调:“生态文明本质上是延续工业技术及其文明的新文明,是建构生态主体的新文明,是关注‘自然——社会生态的新文明,是现实性和未来性相统一的新文明;对待生态文明要扬弃技术决定论的批判传统,秉承社会决定论的批判旨趣,实现生态文明论的批判转向;创建生态文明需要修正既存技术,建构生态技术体系,构建生态政治,保障生态技术运行,重建‘生命共性理念,奠定生态技术的哲学基础。”[18]总之,生态文明的崛起是建立在深刻地文化反思基础之上的,生态文明阶段必然要求有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这就是科技文化。科技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崛起的前提条件。

关于建设科技文化以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与会学者认为,关于工业文明发展前途的分歧是关于现代性的分歧。卢风教授指出:“现代性思想的核心是独断理性主义或科学主义。现代科技就是无限扩张人类征服力的征服性科技。独断理性主义和极端现代主义所形塑的文明就是正在全球扩展的现代工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必须走向生态文明,为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促成科技的生态学转向。放弃穷尽自然奥秘的野心而转向理解自然,就是科学的生态学转向。由不断扩张征服力的技术转向调适性技术,就是技术的生态学转向。”[19]

九、科技文化与文化强国战略

第九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2012年8月在福建农林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为“科技文化与文化强国战略”,重点探讨的问题是:科技文化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科技文化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文化与新型文化建设、科技文化与发展文化产业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科技文化环境建设等。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力量,科技文化不仅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在当代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次研讨会之所以选择“科技文化与文化强国战略”这个主题,就是要从当代中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观为指导,集中研讨科技文化及其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关系,以科技文化建设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文化强国之路实际上也就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协同发展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没有人文文化不行,没有科技文化也不行。因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20]。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注入文化创新的生机和活力,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笔者曾经撰文指出:“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我们建设科技文化、弘扬科技文化、充分发挥科技文化软实力功能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凝聚人心,激励人民,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1]

十、科技文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十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在湖北宜昌召开。这次研讨会以“科技文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主要探讨科技文化与“五位一体”总布局、科技文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技文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价值定位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科技文化建设等问题。“科技文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文化研究的热点课题。

党的十八大坚定地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前进的时代主题,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鲜明标志和集中体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来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没有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就无所谓小康社会。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进程,“科学技术成为一种与人类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建制化社会活动,科学文化也广泛渗透进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之中,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22]。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白春礼院士曾经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制约发展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瓶颈问题,大幅改善民生、提升人口健康保障水平,创造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点,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实现科学发展。”[23]由此看来,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实现科学发展,科技文化建设任重道远,科技文化研究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黎德扬.“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前言[M]∥杨怀中.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2.

[2]杨怀中.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及当代建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9296.

[3]宋成剑.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对立冲突根源探析[J].理论月刊,2001(4):2325.

[4]李醒民.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M]∥杨怀中.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1.

[5]杨怀中,王东.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当代融合的实现路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802806.

[6]杨怀中,潘建红.论科学文化走向创新文化[M]∥陈光.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之三:科学文化传播.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6.

[7]孟建伟.论科学文化[J].中国科学基金,2009(2):8992.

[8]青鸾.厚积薄发,有容乃大:第四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5):106108.

[9]黎德扬.传播科技文化,建构当代社会新文化[M]∥陈光.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之三:科技文化传播.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3.

[10]吴晓江.科技文化传播的内涵、机制和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23127.

[11]夏劲.科学技术文化研究的新视野[M]∥杨怀中.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之四: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科技文化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376379.

[12]黄百成,张保伟.科学发展视域中的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取向[M]∥杨怀中.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之四: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科技文化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106110.

[13]王德胜.重演律的警示与“两型社会”建设[M]∥谭仁杰.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之五: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科技文化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845.

[14]叶齐茂.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培育“后现代”科技文化[M]∥谭仁杰.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之五: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科技文化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652.

[15]彭福扬,刘红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机理与成长路径[M]∥杨怀中,夏劲.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之六: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科技文化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215223.

[16]邓龙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选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2):3741.

[17]黎德扬.生态文明是当代社会的历史走向:科技文化视野中的一种解读[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90793.

[18]张明国.生态文明的技术哲学视阈[M]∥杨怀中,夏劲.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之六: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科技文化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8188.

[19]夏劲.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科学技术文化研究:第八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6):116117.

[20]洪晓楠.文化强国之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同发展[J].文化学刊,2012(1):58.

[21]杨怀中.科技文化软实力及其实现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7):118122.

[22]韩启德:我对科学文化与科学精神问题的看法[J].科技导报,2012(26):12.

[23]白春礼.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支撑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求是,2012(24):4951.

(责任编辑文格)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Scitec Culture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Dialectics of Nature,a national conference is held about “Scitec Culture and Social Modernization” every year.“Scitec Culture and Social Modernization” is not only the basic issue in each session of the Scitec Culture Professional Committee,but a hot issue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theme of year term of the symposium on the research of the Scitec Culture.

Key words:scitec culture;social modernization;scitec culture professional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