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版画教学刍议

2015-01-15 11:57文牧江
艺海 2014年9期
关键词:版画综合性技法

文牧江

〔摘要〕中国20世纪版画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立下汗马功劳,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版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机遇。综合性大学作为中国教育的主体,版画教学的各种问题已暴露得非常明显。本文旨在探讨版画教学在综合性大学所面临的问题及其价值,试图总结出版画教学改革的建议构架。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版画教学改革

一、综合性大学版画教学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艺术思潮更迭与现代艺术流派的不断涌现,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版画创作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艺术语言不断纯化,形成了拓展版画本体语言,强化艺术创作思维观念的趋势,各大美术学院的版画教学都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规范的教学体系。但是,高校扩招的“大跃进”式发展,为美术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在综合性大学的版画教学中表现突出:

1.教学设备简陋。版画创作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版画教学离不开版画工作室、印刷机等设备等,然而综合性大学往往只注重学科的齐全性,不顾及教学条件,设备往往匮乏,难得拥有一台木版印刷机器,更不用说石版、丝网版、铜版画所需的机械与相关配套设备,条件的限制使得版画教学和创作举步维艰,教学手段单一。大部分综合性大学只能勉强进行黑白木刻教学,加之新兴木刻运动在国内的深远影响,大多数人将版画等同于黑白木刻,不知还有凹、平、孔等其它版种。即使在版画实验室建设相对健全的学校里,因制作工艺的差异,工作室之间各立门户,交流不畅,严重制约了版画教学的发展。

2.版画教学边缘化。综合性大学版画教学课程基本上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出现,其教学目的不过是对版画材料、语言、制作过程与工艺流程的初步了解,课时安排很少,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其根本原因是对版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大学生对版画只要有所了解就行,殊不知版画的媒介性、复数性本体特征与画面所表现出来的材质美、肌理美、印痕美等版画特有的语言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意思维的重要影响。在综合性大学一般只有美术学与绘画专业开设版画选修课程,总课时量都在80课时以内,教学内容主要以木刻为主,而艺术设计专业基本上不开设版画课程。

3.版画教学注重技法,缺失创作。综合大学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一直是借鉴,甚至是沿用美术学院的培养模式,先技法再创作,但是综合性大学和美术学院有着本质的区别就是综合性大学的课时数量很少,版画创作技法繁多,程序相对复杂,对技术性要求又比较高,工作室又无专门技师指导,这种学科的特点造成综合性大学版画课程往往只学习了技法,课程就结束了,学生大部分沉浸在对技法的学习中;其次,版画教学审美缺失,人文关怀淡薄、文化内涵缺乏,学生创作没有方向,因此只能通过技法的美去填补内涵的苍白,容易陷入单纯追求技法的死胡同。

4.版画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版画专业毕业生就业一直以来都是版画发展的一大瓶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一是当下综合性大学版画教学方法落后,版画教师知识面单一,无法整合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衔接;其二是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缺失,使得学生饱读经书,而无处可用。著名版画家宋源文先生曾直言:“现行版画教学应该从社会、文化针对性出发,关注社会需求、关注版画艺术现状,不断调整和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目前,版画教学一方面是培养美术教师类的师范生,以后进行相关版画教学等、一方面是培养职业画家的非师范生,而前者社会需求处于饱和状态,就会出现师范生找不到工作,而后者年轻画家得不到市场认可,无法满足自己的生活,迫于这种压力往往大多数毕业生选择转行进行二次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版画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一个版画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在社会实践中无法从本专业受益、贡献于社会,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因而造就版画发展进入尴尬的境遇。

二、综合性大学中版画教学的独特价值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创新性思维。版画最主要的特征是“复制性”和“间接性”,区别于其它画中最主要的就是有“版”,版画创作的“间接性”就要求严谨的工作程序和较强的预见性,能较好的驾驭创作思维意识。这种非直接的创作,是对艺术创作思维最好的锻炼和培养;凸、凹、平、孔每个不同版种都有独特的制作方法,不同的制作原理有不同的制作程序、方法与技法语言,需要不同的创作意识,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意思维的到充分的发掘。版画创作对材料的要求比较多、往往整个版画教学课程结束要接触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相关的工具材料,这些材料往往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创造,在对不同材料的探索与研究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的养成并且是无意识的,对以后工作学习是有持久效应的;再者版画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印刷方式,往往有不经意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这种不经意的效果,是激发学生艺术创新思维的“引子”,从实验中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潜力,开发了创新性思维。

2.有助于提高创作者的动手能力,培养意志力。版画艺术的制作性极强,较之于其他艺术种类具有更广阔的艺术拓展空间和创作的“冒险精神”,而这个“冒险”的过程是复杂的、多样的,现在综合性大学版画工作室,一般都没有专门的技师,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教授技法,学生创作都需要自己独立动手创作作品,版画的制版和印刷两大块,都需要学生有精湛的技艺和较强的整合能力才能完成。观念、媒材、技法、展示形式是版画存在的基本要素,其共同支撑赋予版画以生命,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动脑亲自去制作,可以说作品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是否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在进行铜版画创作中,从反复的刻板、腐蚀、印刷、擦版、清洗等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很多细节需要谨慎有你耐心的去慢慢琢磨,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同时版画创作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那么在这“漫长”的艺术之旅中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有耐心、有耐力而又严谨的有条不紊的、高度集中的完成作品。由此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意志力,为版画的进一步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使得版画技法的施展得到更灵活的表达。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生活中品质和良好习惯。endprint

3.对其它美术专业具有启发性。学科交叉在综合性大学是有很好的学术基础,“跨界”成为学术界的一种时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相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借鉴,都可以碰撞出创新的火花。2012年全国高校版画教学年会的主题就是“跨界与综合”,旨在探索版画语言形式的多样性与表现形式的超越。版画创作思维意识与语言特征历来为中国画、油画、水彩或艺术设计等艺术形式所借鉴或借用,在其它美术相关专业中开设版画课程,一方面提高审美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其它专业的创新具有良好的启发性。如黑白木刻创作对平面设计的启发,黑白木刻游刃于点、线、面之间,正负形的相互交错,这正是著名的格式塔心理学“视觉完形理论”运用的典范,对标志设计、广告创意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版画材料语言特征、制作原理、工艺特征对对其他绘画形式与艺术设计都有深远的影响,学习版画课程,了解各个版种的材料工具,语言特征、制作步骤可以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正如陈丹青所说说:“过去几十年我们都在学习版画,都在向版画汲取营养”。

三、综合性大学版画教学改革构想

1.引进高水平版画教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教师是学校的灵魂。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在师资结构上还是极其不平衡,国画、油画等教师是版画教师数量几倍之多,多数综合性大学专业版画教师都在2人左右,有的甚至没有,并且版画教师研究方向一般比较单一,那么承担大量版画教学是不现实的,鉴于此和版画在综合性大学学科发展中的价值,因此引进高水平版画教师是版画在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基础,以保证版画教学质量,促进学科整体健康发展。

2.编写系统版画教材。早在1996年第三届全国版画教学年会中,代大权先生就曾提出编写统一的全国版画教材,但至今还没有一本为全国认可的教材;各个高校由于教学设备、师资结构各不相同教学存在很大差异。大多数学校版画课程是没有版画教材的,而版画课程的开设往往是根据上课老师的专业方向和学校现有设备进行安排,那么这种状况就造成版画审美不系统;同时学生学习其它版种,知识来源比较窄,即便在学校硕大的图书馆里也难得找到一本版画书籍,因此,集中优秀教师编写系统合理全面的版画教材势在必行。教材的编写笔者以为可以分为三大块,其一是版画欣赏教材,这本教材可以作为美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可供非版画专业学生或低年级学生使用;其二编写版画技法教材,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大部分为这一类,但也不完整,这本教材要系统介绍凸、凹、平、孔、综合以及电脑技术制版等详细技法,可以供版画专业学生学习、也可作为非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其三版画创作教材,这部分目前市场上基本是空白的,也是现在版画专业学生最缺乏的,这本教材应介绍艺术创作一般方法理论以及版画个性创作方法,为学生敲其创作之门。

3.调整课程设置,开设版画欣赏课程。对综合性大学课程设置改革首先是培养方案的改革,其一要在低年级基础课中增加版画欣赏课,版画欣赏决定了版画的审美取向和版画的社会地位,直接影响着版画的发展。现当代版画艺术市场低迷、版画展览孤芳自赏、孤掌难鸣,成为“圈内人”的聚会;甚至很多学校老师都不懂得版画欣赏、不了解版画语言,甚至混淆版画概念,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2008年应天齐先生对吴冠中先生“版画作品”的质疑;由此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对版画边界的界定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对版画的认识不够,是欣赏问题,那么开设版画欣赏课程就显得非常迫切,现在大学生就是明天艺术消费的主力军,也是版画知识传递的主要桥梁,对于师范类学生更加重要,以后大部分从事教育类工作,对普及版画知识是直接的管道直接影响着下一代对版画的认识;其二增加版画课时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比重,非师范类一般不应少于36课时,师范类不应少于48课时。现在大多数综合型大学在低年级并不开设版画课,即便少数开设了,也是短短的几周简单的木刻实践课程,不够系统,同时也造成审美单一。那么这个阶段显然审美更重要,版画种类比较多要全面系统的了解需要一定的课时量才能完成。

4.构建版画教学与社会实践平台。版画原理和相关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是运用非常广泛的,然而与版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确实成反比的,显然象牙塔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是脱节的,那么改变这种状况的的良方,便是借助综合性大学优点打造版画教学与社会实践平台。其一充实实验室空间和版画设备,为每个学生能够进入工作室进行实践提供硬件支持,使学生熟练版画技法、熟悉实验设备,为社会实践打下基础;其二构建学校与企业合作平台,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实习平台。比如:丝网版画工作室可以与印刷设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社会对丝网印刷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人才需求较大。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在校学习的先进理念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学生借助企业平台技能得到展示;其三聘请社会实践兼职教师拓宽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高校教育根本是对价值观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聘请社会实践兼职教师整合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拓宽教学内容,从而拓宽了版画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

以上所述,是对综合性大学现行版画教学体系的探讨和针对教学中触及到的一些问题提出的建议构架。总之,综合性大学版画教学,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十二五”提出的文化强国为基本方向,抓住发展契机,整合综合性大学建设优势资源,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和转变思维方式,融入开放、多元的教育理念,肩负起版画教育使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有用之才。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尚辉.融入城市化浪潮的"学院版画”[J].美术观察2001(08)

[2]郑适.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J].大舞台2011(05)

[3]田华,李霞.问题与对应:当代版画教学研讨———2006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教学与创作年会会议纪要[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7(01)

[4]齐凤阁.学院版画的当下语境[J]-美术大观2007(06)

[5]陈丹青.谈艺术与眼界[J].饰2008(03)

[6](德)库尔特·考夫卡著,黎炜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09)

[7]齐凤阁.20世纪中国版画文献[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版画综合性技法
版画作品选登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