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烯酮磺酸钠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015-01-17 07:16刘立业丁元生史晋宜
饲料工业 2015年24期
关键词:烯酮磺酸钠滤饼

■刘立业 丁元生 史晋宜

(吉林化工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22)

近年来,我国畜禽生产、养殖业发达、集中地区,面临着疫病频发、细菌性传染病普遍上升,畜禽群体抗病能力显著下降等问题的威胁。这些都与畜牧生产中大量使用抗生素、饲料中滥用抗生素有直接关系,并且已经对食品安全、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开发高效低毒、抗菌促生长的抗生素替代产品,是我国畜禽生产及养殖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

喹烯酮属喹喔啉类药物,其分子结构的母核是喹喔啉-1,4-二氧化物,化学名为3-甲基-2-肉桂酰基-喹喔啉-1,4-二氧化物,本品为淡黄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无嗅无味,不溶于水,溶于氯仿、二甲基亚砜、二氧六环,微溶于甲醇、乙醇。对光敏感,容易发生光化学反应[2]。

喹烯酮抗菌谱较广,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氏杆菌、变形杆菌、鼠伤寒、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可选择性地抑制消化道内多种病原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且不影响肠道有益菌群,保护肠壁不受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侵害[3-5]。徐忠赞等[6]、王玉春等[7]、李金善等[8]等分别研究喹烯酮对白猪、肉仔鸡、鲫鱼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喹烯酮可明显促进动物生长,增重效果可达10%~20%[9]。

喹烯酮作为高效低毒、抗菌促生长的抗生素替代产品,由于其溶解性较差,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应用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张铎[1]报道了一种喹烯酮磺酸盐的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喹烯酮磺酸钠比喹烯酮高效、低毒。但报道的合成方法工艺复杂,收率较低。本研究旨在得到一种经济合理、环境友好、易于产业化的喹烯酮磺酸钠合成工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乙酰甲喹:纯度≥99%(湖北鑫源顺医药化工有限公司);2-甲酰苯磺酸钠:纯度≥95%(上海海曲化工有限公司);碳酸钠(Aladding)、乙醇(Aladding)均为分析纯试剂。Nicolet 6700红外光谱仪;Agilent 6490三重串联四极杆液/质联用仪;Bruker 400MHz核磁共振仪。

1.2 合成方法

将4.80 g(0.022 mol)乙酰甲喹、4.16 g(0.02 mol)2-甲酰苯磺酸钠溶于70 ml乙醇中,加入2.33 g(0.022 mol)无水碳酸钠,在50℃下搅拌5 h。待反应结束后,抽滤,10 ml乙醇洗涤滤饼至白色,收集滤液,旋蒸出部分溶剂,静置过夜。有黄色固体析出,抽滤,20 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将滤饼用5 ml水重结晶,50℃干燥,得到5.85 g淡黄色粉末。

1.3 喹烯酮磺酸钠溶解度测定

分别配制浓度为20、18、16、14、12、10、8 μg/ml的喹烯酮磺酸钠二次重结晶样品溶液,在308 nm处测定吸光度。以喹烯酮磺酸钠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相关系数。室温下在离心试管中加入适量重蒸水,加入喹烯酮磺酸钠至试管底部出现沉淀。漩涡振荡,离心,重复3次。取上层清液稀释后,308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喹烯酮磺酸钠的溶解度。

2 结果

2.1 喹烯酮磺酸钠结构表征

喹烯酮磺酸钠红外光谱:IR(KBr)cm-1:1 670、1 520、1 360、1 190、1 080、991、833、779、634、567,详见图1。

图1 喹烯酮磺酸钠红外光谱图

喹烯酮磺酸钠核磁共振光谱:1HNMR(DMSO-d6)δppm:8.77(1H,d,J=16.4,H-13)、8.54(1H,d,J=8.4,H-5)、8.45(1H,d,J=8.4,H-8)、8.01(2H,m,H-6,H-7)、7.86(1H,m,H-19)、7.80(1H,m,H-16)、7.42(2H,m,H-17,H-18),7.21(1H,d,J=16.4,H-12)、2.42(3H,s,3-CH3),详见图2。

喹烯酮磺酸钠核磁共振光谱图:13CNMR(DMSOd6)δppm:187.2、148.8、147.7、139.5、139.3、137.9、136.9、133.1、132.1、131.2、130.9、129.7、127.5、127.5、125.7、120.2、120.1、14.3,详见图3。

喹烯酮磺酸钠LC-MS谱:[M-Na+H]+=387.0,详见图4。

图2 喹烯酮磺酸钠1HNMR谱图

图3 喹烯酮磺酸钠13CNMR谱图

根据LC-MS数据,结合核磁共振数据可确定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18H13N2O6SNa,分子量为408。红外光谱(IR)中1670峰、13CNMR中δ187.2表明分子结构中存在羰基官能团,1HNMR中δ8.77(1H,d,J=16.4,H-13),δ7.21(1H,d,J=16.4,H-12)化学位移值及耦合常数表明分子中C-12,13的双键为反式构型,具体解析结果详见表1。

表1 核磁共振谱图解析结果

综合以上数据可知,喹烯酮磺酸钠结构如图5所示。

图5 喹烯酮磺酸钠结构

2.2 喹烯酮磺酸钠溶解度测定

喹烯酮磺酸钠溶解度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溶解度测定结果

由表2计算可知,室温下喹烯酮磺酸钠饱和溶液浓度为:0.157 5 g/ml。由于室温下喹烯酮磺酸钠饱和溶液密度与水浓度近似相等,因此喹烯酮磺酸钠的溶解度约为15.75 g。

3 结论

本研究得到的喹烯酮磺酸钠的合成方法,按照文中1.2的合成方法,最终得到喹烯酮磺酸钠5.85 g(理论值为8.16 g),合成得率为72%,喹烯酮磺酸钠的结构通过IR、LC-MS、NMR得到确证。经测定,喹烯酮磺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15.75 g。

猜你喜欢
烯酮磺酸钠滤饼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等压滤饼过滤过程中五个基本理论问题之探讨
——非均布滤饼的局部比阻与平均比阻的测定与计算方法
双级推料离心机应用在薄层滤饼上的结构优化
南苏丹Palouge油田滤饼清除技术
浓度和粒度对细粒煤滤饼结构影响的研究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异长叶烯酮合成条件优化及动力学
铀酰-Salophen与环己烯酮的作用模式
丹参酮 IIA 磺酸钠注射液对造影剂引起肾脏损害的作用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室性早搏疗效观察(附18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