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初中思品课堂中的呈现

2015-01-19 23:38周云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1期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本班黑板报

周云

无论从课程设计、课程理念还是课程目标的视角,都可以看出开设初中思品这门课程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思考生活、改造生活。“珍视集体团结”是苏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的第二框,正文共287个字。本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三个观点的讨论,澄清个人与集体关系上的误区,使学生认清两者之间正确的关系,这一板块的设置承接了第一框“个人与集体”,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一、选取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凭借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社会生活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构建生活化的思品课堂,让所学知识更具说服力,让思品课堂更具可信度。

在“珍视集体团结”的导入部分,笔者给学生呈现了本班的黑板报照片,并带着学生到学校团委网站查看这期黑板报的获奖情况,以本班失利导出课题,让学生内心珍视集体荣誉的意识浮出水面,自然过渡到本课的主题。紧接着联系黑板报比赛中失利的情况,课堂中现场确立大家共同的目标:使本班黑板报在下期评比中获奖。那如何达到这一共同目标呢?笔者通过设计图片对比环节,即将本班未获奖黑板报与获一等奖的两幅黑板报进行对比,在对比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集思广益,以改进黑板报质量。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领悟到要让集体获奖,要达到共同的目标,必须要有大家共同的行动,从而体会到共同行动、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中,抓住学生天天可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黑板报作为教学素材,将学校生活融入课堂,以学校生活为载体,不仅可以集聚学生的注意目光,缩短理性知识与理解能力之间的差距,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还可以提醒学生要多关注身边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领悟生活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正确价值观引导,更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体验,通过实践使其真正内化。但教学中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能用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经验去呈现,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体验与领悟创造条件。为此教师要以学生道德认知、情感及实践水平为基础,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经验,选取初中学生感同身受的生活事例,能够反映初中学生所遇到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为教学服务。情景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以此加强教学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三、拓展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融入生活

“教育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课标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为使教学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教师要学会将课堂教育延伸到家庭、学校、社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带着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回到实践中,融入社会生活,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力求使学生将课堂教学获得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习为生活服务。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思想品德必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使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相融,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置身于生活中,学生才能发表他们真实的想法和见解,才能使他们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才能使他们把所学到的课本知识在生活的体验中内化为自身的能量。作为教师应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在教学的导入、课堂内容的开展及知识的巩固和升华中,结合或创设适宜学生成长的生活情境,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田家炳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即教育本班黑板报
创意满满的黑板报
莹莹办黑板报
厉害了,我的黑板报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即教育”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生导制”在教学中的奇效
——在教学中转化学困生之行动研究
合力营销“八步法”
校园漫画
揭秘本班五大花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