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实一体化的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方案的开发及实践

2015-01-20 03:24姚海滨张承阳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工程化数控技术课程体系

姚海滨,张 翔,张承阳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学历教育的过程相结合,即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融通,是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重大变革。同时,地方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也要根据数控技术的发展而更新。如何加强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系统总体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在实践中适时调整数控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模式,如何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授效果,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特定职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与就业核心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1],已成为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课题。实施基于理实一体化的“双证融通”课程方案,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师资队伍、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和创新。

1 系统构建课程体系

1.1 建立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分析现行的数控类职业技能标准和岗位行为规范等要求,将各方面的能力要求细化为能力点,将体现这些能力点的显性行为表现作为行为目标列入课程。在分析工作过程或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编写行为目标,将行为目标分为公共基础知识及素质、职业核心能力、关键岗位能力。这些行为目标课程将行为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共同建立起一个支持职业行为养成的专业课程体系[2](见图1)。

在专业课程方案中明确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合理设置课程,在保证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实用性,注意各门课程内涵上的沟通与衔接(见图2)。课程的设置涵盖了岗位要求、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和支撑课程等内容,充分匹配了职业能力养成与支撑课程,以此共同支持一个完整的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图2 数控技术专业主要课程链路图

1.2 将双证书“1 +X”的目标列入教学计划

在新修订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行“1 +X”证书制度(见表2)。其中的“1”指学历证书,“X”指多种职业技能证书。在教学计划中明确提出毕业生要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和级别,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两个证书的标准和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要求融入到教学计划中,坚持以工程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主线重组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计划。在课程教学中落实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的同时,覆盖高级工职业标准中的所有知识点,在技能训练方面覆盖中级工职业标准中的所有工作内容与技能要求,部分覆盖高级工职业标准中的工作内容与技能要求,使毕业生既具有高职学历又全部达到中级工水平,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部分优秀毕业生达到高级工水平,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使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紧密结合。

表1 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养成与支撑课程表

表2 数控技术专业“1 +X”证书制度

2 实施工程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

2.1 基于工程价值理念开展工程化教与学

以工程价值理念的培养为基础,以数控技术的工程应用为载体,开展工程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尤其注重理论和实践两个教学体系的工程化,确保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相互衔接和平衡[3],重视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对职业技能的认识和掌握,把职业技能教学融入到日常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把握好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的关系,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根据专业发展的要求,建设涵盖数控加工、数控设备维修、特种加工等符合现代工程教学要求的校内工程实训中心。通过产学合作,使学生有一个真实的工程化实践教学环境。同时精心设计符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工程目标驱动课程,由具有较好的工程素养的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工程化“训与练、练与做”,不断探索和改进现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开展工程化评教、评学活动,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运行机制。

2.2 以工程化任务驱动引导项目学习

“双证融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紧密结合,相应工种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在专业课程的项目中同步融入[4,5]。如在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和高级的要求,对孔加工、面铣、轮廓铣、沟槽铣、攻丝、宏程序加工指令和加工方法等内容分项目进行讲解、训练和工程化考核,使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完全衔接。课程开发团队根据规定的课程开发流程,通过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实际岗位的典型工程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程任务,以典型产品零件为主要载体设计学习情境,以学生完成相应产品零件加工工作任务为主要课程目标,教会学生如何实施产品工艺编制、操作相关数控设备、完成产品加工与质量检验等工程任务。

3 校企合作共建“双师结构型”教学团队

3.1 建立“双师结构型”专兼职教师队伍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全方位产学合作,提供教师深入企业参与技术服务和技术改造、到大型企业顶岗培训等学习机会,丰富现有教师在数控加工制造方面的实践工作经验和工程素养,提升其教学能力;以不低于30%的比例聘请企业、行业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构建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适应教学、生产、技术服务需要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工程素养的双师结构型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且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团队构成成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较为优化。团队中既有教学、科研骨干,又有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并有相应的学科专业和行业企业作依托和支撑。按照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到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体系中来,并且互动融合。数控技术专业“双师结构型”专兼职教师人才培养任务分解见表3。

表3 数控技术专业“双师结构型”专兼职教师人才培养任务分解

3.2 校企共同开发新教材与学习资源

充分依托周边地区数控机床制造类企业集群的优势和资源,聘请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专家组成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采取“校企合作”方式进行“双证融通”教学资源的建设[6]。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认识岗位、贴近岗位、顶岗实习三个层次,着重开发基于生产过程和职业资格要求的双证融通的工程化配套教材及丰富的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在生产应用方面找项目、下任务,从企业真实环境中寻找专业教材编写的工程项目和工程任务驱动的素材及资料,并将其应用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校企共同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双方优质资源,共同进行核心课程建设,开发出丰富、多维、开放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素材库、学习指导书、实训指导书、教学录像等),建成专业教学资源的网上共享中心,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既保证了“双证融通”课程模式的实施,推动高职数控专业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具有工程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4 实施小班化教学模式和改革质量评价模式

4.1 实施小班化的教学模式

组建车间班组型的小班化学习团队,15 -20人组成一个车间,5 -6 人组成一个班组,由选出的班组长负责各组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教师充当车间主任与技术主管的角色,进行整个车间的生产组织、日常考勤、技术咨询、质量控制。这种团队在课上可作为讨论小组,课下可作为互帮小组,在实际操作时可作为项目实施小组。让学生身为“准员工”体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2 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模式

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模式[7,8],把考核分解到各个教学情境中,主要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工程素养。原则上每个教学情境设计一个任务单元,要求学生独立或分小组完成,然后采取集中演示、学生互评、教师评估等形式进行考核。考核分为笔试、口头表达、方案计划、操作实施、协作、纪律、总结报告等环节,并根据各教学情境的不同特点给定不同的加权值,工程化的评教和评学同时进行。通过这种质量评价模式的改革,逐步实现兴趣化和个性化教育,锻炼教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等工程化考核方式,使学生主动探索如何结合课程自我管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使学生能够自我诊断、自我发现、自我提高。

5 结语

通过基于理实一体化的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方案的开发及实践,提升了学生在数控加工工艺实施、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设备运行与维护技能等方面的工程素养和行业通用能力、特定职业能力与就业核心能力,形成了就业的新优势,打造了专业品牌,提高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推动了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进程,也形成了学校发展、企业壮大的“多赢”局面,在本地区本领域起到了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

[1] 李怀康.构建高职教育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2011(3):3 -6.

[2]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朱方来,谭属春.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35 -37.

[4] 朱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2 -44.

[5] 来建良,屠立,杜红文,等.高职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以机械类专业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23 -126.

[6] 戴勇.高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3):80 -81.

[7] 洪景娥,尹辉艳. 以就业为导向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J]. 价值工程,2012(6):202 -203.

[8] 黄平平.高职教育双证融通实施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26):36 -37.

猜你喜欢
工程化数控技术课程体系
基于CATIA现代信息手段的数控技术课程教改探讨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数控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中的运用研究
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下线
时速620千米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下线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自动化中的进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