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

2015-01-21 16:28赵春玲
关键词:溶栓脑出血心肌梗死

赵春玲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3)

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

赵春玲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3)

目的 分析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93.5±2.4)分、(90.4±1.8)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76.8±3.4)分、(74.9±2.8)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2例,满意31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94.6%。结论 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因过度疲劳、睡眠差等因素导致,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的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为探究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选取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均符合脑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7.9±4.6)岁,其中小脑出血12例,脑室出血13例,内囊出血20例,脑干出血11例,梗死部位:下壁梗死16例,前间壁梗死23例,广泛的前壁梗死10例,侧壁梗死7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1.2.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进行心电监护和心电图复查。

1.2.2饮食护理: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予以患者相应的饮食计划,叮嘱患者多进食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不要吃的过饱,禁止进食辛辣等食物,防止出现便秘和腹胀,在进食过程中不要进食过快,防止出现心脏负担过重现象,保持患者的大便通畅,防止因排便用力不当增加心肌耗氧量而发生心脏骤停。

1.2.3心理护理:由于该病发病突然,因此大多数患者会表现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耐心的为患者解答疑惑,取得患者的信任,帮助患者树立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要努力配合治疗,安抚患者的情绪,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使患者能保持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

1.2.4并发症护理:①心源性休克: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等变化,如果患者的收缩压下降到<80 mmHg,脉压<20 mmHg,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同时还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例如患者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口渴、出汗、烦躁不安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表现,考虑为休克。根据患者的病情建立静脉通道,固定好针头,防止出现药液渗漏,一旦出现渗漏要及时更换输液部位。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其动脉血氧含量低,为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解除患者的缺氧症状,可以及时给药。对于疼痛难忍的患者,可以适当的予以镇痛药物,减少患者的紧张情况,防止休克加重。除此之外,由于休克患者的循环不佳,皮肤湿潮,因此要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②心律失常: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变化,一旦发生心律失常要及时予以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③溶栓护理:患者在进行溶栓后,注意是否出现出血等并发症,同时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以及呕血、便血的现象,同时还观察患者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

1.2.5出院指导:在患者住院前予以患者出院前指导护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该病的发病机理、诱发因素等,叮嘱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

1.3评价标准

应用焦虑自评表和抑郁自评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采取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

护理前,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93.5±2.4)分、(90.4±1.8)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76.8±3.4)分、(74.9±2.8)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满意度

56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2例,满意31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94.6%。

3 讨 论

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多通过病史、辅助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5]。在予以患者有效的治疗基础上,同时予以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P<0.05),56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6%。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1] 杨文郁.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84-185.

[2] 邹优阳.临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84-85.

[3] 吴兰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性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0):12-13.

[4] 袁景云.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J].山东医药,2010,50(42):45-46.

[5] 刘秀琼.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治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8):525-526.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24.152.02

猜你喜欢
溶栓脑出血心肌梗死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