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5-01-21 20:28
关键词:心电图心绞痛有效率

李 芳

(吉林省洮南市神经精神病院,吉林 白城 137100)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李 芳

(吉林省洮南市神经精神病院,吉林白城137100)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临床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8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临床康复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康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更为确切,对于提升疗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康复治疗;疗效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该病多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阻塞管腔,最终引发心肌的缺血、缺氧[1]。冠心病发病率、致死率均较高,近年来,该病的发病年龄愈发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而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心绞痛是其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该症状是临床急症,主要表现为气短、头晕、心慌等,严重时还会造猝死。因此,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提升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改善预后,是当前临床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点。康复治疗起源于20世纪中叶,该种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早期康复中,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本文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康复治疗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男53例,女37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3±3.25)岁;参照WHO劳力型心绞痛分级:Ⅰ级33例、Ⅱ级27例、Ⅲ级20例、Ⅳ级10例。研究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4±3.97)岁;参照WHO劳力型心绞痛分级:Ⅰ级35例、Ⅱ级26例、Ⅲ级18例、Ⅳ级11例;研究组实施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标准:本次180例研究对象均参照WHO[2]诊断标准确诊,经动态心电图、Holter证实;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与患者及家属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无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无其他心脏性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应确保患者绝对的卧床修养;待胸痛症状好转后可适当运动;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案,具体如下。

(1)卧床休养至无心绞痛或仅为轻微疼痛,但心绞痛分级为Ⅳ级;主治医师应积极鼓励患者进行早期下床活动,如洗脸、刷牙、如厕等。

(2)轻微活动后无心绞痛,但慢走过程中发作,为Ⅲ级;此时,医师应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肢体康复训练,2次/d,20 min/次。

(3)慢走无心绞痛,但快走、爬楼梯或餐后时发作,为Ⅱ级;医师应嘱患者下床活动期间尽可能慢走,并逐渐增加慢走的时间和距离;在此阶段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医师可建议患者家属陪同患者进行室外行走。

(4)患者无上述心绞痛,且缓慢运动或快步行走等都不会有心绞痛症状,为Ⅰ级;此时,医师可适当加快患者步行的速度,或进行爬楼梯锻炼,2次/d,10~20 min/次。

(5)做好相关健康宣教,医护人员应详细为患者讲解心绞痛发生机制、康复治疗应注意的事项以及预防心绞痛发作的方法等,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在康复期间,医护人员还应定期对患者心理进行评估,一旦发现患者有消极、焦虑等情绪,应及时给予安慰和疏导,提升患者康复的信心。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心电图,并根据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电图、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评定两组疗效:治疗后,患者心电图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电图ST-T段恢复至0.5~1.0 mm,且心绞痛发作程度明显缓解为好转,经治疗以后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变化不明显,心绞痛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治疗,研究组显效61例(67.78%),好转23例(25.56%),无效6例(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49例(54.44%),有效24例(26.67%),无效17例(18.89%),总有效率为8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科常见疾病,该病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虽具有一定疗效,但预后较差[4]。有研究认为,临床康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控制血压;这是由于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提升患者每分钟的吸氧量、降低外周血管紧张程度,缓解心脏的负荷;而且还能有效纠正脂质的异常代谢,进而减轻患者体重[5]。除此之外,康复治疗还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促进组织的代谢,进而缓解心脏的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但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由医护人员陪同,且在病房内还应配备相关抢救器材和药品;在康复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一旦发现患者心电图ST-T段上移、下移或胸痛发作等,应立即停止康复,待患者稳定之后再行康复治疗。本次研究中,实施康复治疗的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丁涛[6]等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说明,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开展临床康复治疗的疗效较为确切,有利于缓解患者心绞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孟天宇,刘海峰,刘 林,等.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3):110-112.

[2] 张 艳,牛春花,曹宏泰,等.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6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3,30(5):35-37.

[3] 李 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4(10):58-59.

[4] 潘杰明,朱至坚.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10):124.

[5] 胡雪芳.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康复治疗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z1):56.

[6] 丁 涛,彭邦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139-140.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Observation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angina pectoris

LI Fang
(Jilin Province Taonan City neur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hospital,Jilin Baicheng 137100,China)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16.067.02

猜你喜欢
心电图心绞痛有效率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心绞痛
很有效率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