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的分析与思考

2015-01-21 20:28李成伟
关键词:内科概率用药

李成伟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胡吉吐莫镇卫生院,黑龙江 大庆 166254)

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的分析与思考

李成伟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胡吉吐莫镇卫生院,黑龙江大庆166254)

目的 分析中医内科疾病采用用药归经的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 借由分析整理《中医内科学》相关人体内脏各组织器官的中医用药治疗手法,针对中医内科辖区内心、肝、脾、肺、肾等器官疾病进行针对性用药归经治疗。结果 采取用药归经治疗后,观察患者疗效,其中心系疾病患者用药归经后,归心经概率为38.12%;肝系疾病患者用药归经后,归肝经概率为30.51%;脾系疾病患者用药归经后,归脾经概率为39.35%;肺系疾病患者用药归经后,归肺经概率为46.93%;肾系疾病患者用药归经后,归肾经概率为10.68%。其中,虽肾系疾病归肾经比例仅为10.68%,然而纵观其他归经药物归肾经比例可知,肾经归经药物应用在肾系疾病治疗中起到明显疗效。结论 通过临床观察用药归经实际效果后可知,根据患者所得疾病,依据《中医内科学》理论进行针对性归经药物治疗,对患者疾病具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中医学重视,并推广与应用。

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分析;思考

当前,用药归经已经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医药学科,并在医疗实验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与疗效[1]。然而,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不充分,仍需大量资料统计与临床试验投入到实际医疗之中。本次研究采集大量临床实验性用药归经医疗对象的治疗结果,通过分析见效情况,充分印证用药归经在临床医疗中的疗效与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我院中医内科确诊患者364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本人与家属的同意下,采用药物归经治疗对其进行诊治。其中心系疾病94例,肝系疾病101例,脾系疾病85例,肺系84例,肾系疾病78例。在入院之初,心系疾病患者表现为呼吸不畅,心律不齐等症状,甚至出现昏厥现象。相对肝系疾病患者则更多出现剧烈疼痛、晕眩、呕吐,以及黄疸症状等临床症状。脾系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则集中在腹痛、恶心,腹泻或者便秘,还有一部分患者产生噎嗝、食道逆流情况,并有少数出现痢疾病症[2]。肺系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呼吸不通畅、咳嗽发烧、感冒气喘等症状,严重者伴随哮喘或肺炎等情况。肾系疾病患者的表现为水肿、发炎、小便异常、呕吐、阳痿等症状。全部患者的基本情况、所得疾病与其归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本次用药归经的方法主要依据《中医内科学》中记载相关归经经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药物归经治疗。由于本次研究涉及疾病种类较多,患病人数较广,因此研究方法无法详述,仅以某一类病历为例,大体讲解用药归经治疗方法。

全部药物归经治疗中,肺系疾病作为易传染、易触发的疾病一直受临床医学高度关注[3]。因此,本次以肺系疾病常见病症感冒为例,引发条件包括风寒、风热两种,针对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感冒,治疗上所用药物应根据病症起因采用不同中药进行归经治疗。其中风寒引起感冒一般运用包含荆芥、苏叶、防风、白芷、橘红等十味中药的荆防汤、或者用于“清热化湿”,融入了银花、香薷、连翘、扁豆花、厚朴等材料的新加香薷饮等;针对风热引起的感冒则需服用清热解毒,添加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等多为药材的银翘散、或以辛凉解表为主,容括葱白、苦桔梗、淡豆豉、焦山栀等多味药材在内的葱豉桔梗汤等进行治疗。结合《中医内科学》相关知识,掌握中药相生相克原理,借由归经理论知识,对症治疗患者的相关疾病,确保该药对症,归经科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 果

针对本次重要内科疾病用药归经分析后可知,在心系疾病用药归经过程中,药物归心次数达到170次,在全部446次药物归经治疗中,占比38.17%,肝、脾、肺、肾分别为25.72%,24.19%,19.74%,31.45%。根据对比,归心经类药物治疗对归心经疗效显著于其他内脏。再观肝系疾病归经疗效进行统计,肝系归经起效率为191次,占比30.51%,高出对其他内脏的影响。另脾系疾病归脾经概率为39.54%,肺系疾病归肺经概率为6.92,%,均高出对其他内脏的影响概率。

全部归经药物治疗中,肾系疾病归经概率仅为10.68%,相较于其他药物归经疗效明显降低。然而,进行同比后,肾系疾病归肾经概率高于其他药物归经疗法归肾经概率,肾系药物归经方法对肾系归经影响较为显著,是治疗肾系疾病的主要方法。

3 讨 论

内科疾病是人类生命健康的潜在杀手,内科消化循环系统病变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生命健康,如不能及时有效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将最终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死亡威胁。因此,在临场医疗中采取有效治疗,不但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同时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促进更好的回归社会活动中。在当前治疗方法中,西医治疗针对内科疾病普遍采取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无论是哪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均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康复情况。因此,采取更柔和且科学、副作用小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来保证患者受创更小,恢复更快,是当前临床医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

随着中医学科学价值被医学界逐步发现并认可,中医药学凭借本身生物性与自燃性特征,治疗患者的疾病疗得到了临床的公认与肯定。由此,深入研究中医药学知识,通过归经药物治疗临床应用来减缓患者病痛,治疗患者疾病,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医疗实验逐步开展。《中医内科学》在其研究过程中提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原理,是立足于中药归经理论而来,通过研究表明,中药归经在医学研究上拥有一定的可行性,归经自古便有“五味所入”一说,因此借由归经原理医疗内科疾病符合医药原则的“对症下药”一理,针对内科治疗拥有相应疗效。因此,本次研究立足于《中医内科学》,通过科学有效的对症下药,结合药物本身疗效与归经原理,分析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不同病症的实际疗效,证明用药归经在临床医学中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值得当今临床医学界关注,并借助长时间的临床医疗总结与完善相关手法,更好、更科学、更全面的提升药物归经治疗的医疗效果。

[1] 丁 凡,巩 江,崔 超,李 玮,郝保华,刘建利,孙文基,倪士峰.中药归经理论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3:127-130.

[2] 马 威,潘 静.管竞环谈疾病归经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3:106-108.

[3] 陈 菁,王 彤.中医妇科常用药物归经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2014,06:19-21.

[4] 潘 静,马 威,管竞环.病机十九条疾病脏腑归经理论临床应用研究[J].中医学报,2015,01:63-65.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Analysis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disease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TCM

LI Cheng-wei
(Heilongjiang Province Durbat Mongolia Autonomous County Hujitumo town health hospital,Heilongjiang Daqing 166254,China)

R256.5

B

ISSN.2095-6681.2015.16.069.02

猜你喜欢
内科概率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内转科型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