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教授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经验介绍

2015-01-21 20:28史耀勋
关键词:李莹腰痛脾胃

史耀勋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肾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李莹教授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经验介绍

史耀勋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肾病科,吉林长春130021)

李莹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吉林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各种肾脏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五十余载,学验俱丰。本文对李莹教授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临床经验做一介绍,供医学同仁学习、参考及借鉴。

高血压性肾损害;李莹教授;名老中医;临床经验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并发症多等特点,有关流行病学报道,21世纪初我国成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为18.8%[1],且我国高血压患者数已达2亿[2]。高血压性肾损害即是高血压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而引起的肾脏病变,据有关研究报道,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约有42%会出现肾脏损害,且有约10%的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3]。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头晕、头痛、水肿、腰痛等,早期可出现微量蛋白尿、夜尿增多,随着病情不断进展,蛋白尿逐渐增多,晚期可见严重蛋白尿及氮质血症,最后出现肾功能衰竭,预后极差。因此在病变早期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对于有效控制病情、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李莹教授为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肾脏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五十余载,擅长治疗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病的治疗,在高血压性肾损害的诊治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和水平。现将李莹教授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李莹教授认为根据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临床特征及表现,其可归属于中医学“眩晕”、“水肿”、“腰痛”及“关格”等病证范畴。其病位在肾,但与肝、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高血压性肾损害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过极、劳逸失常、房事过度等[4],或因高血压失治误治,可损伤肾、肝、脾胃等脏腑,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水谷不得正常化生,日久变生水湿、痰湿、痰浊、湿热等实邪;情志过极可影响肝脏的生理功能,致肝气郁结、肝郁化火、上扰清空、下灼肾络,亦可伤肝肾之阴,导致痰热、瘀血等实邪内生;劳逸失常、房劳过度等均可耗伤肾精,致肾精亏虚,肾阴不足,阴虚生内热亦可生产痰热、瘀血等;水湿、痰湿、痰浊、湿热、瘀血等实邪阻于肾脏脉络,肾络瘀阻,生理功能异常,故见水肿、腰痛、蛋白尿、夜尿增多等症。由此可见,肝、脾、肾三脏虚损为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痰、湿、浊、瘀等实邪是此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在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治疗时应注意扶正祛邪,标本兼顾[5]。

2 分型论治

李莹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认为高血压性肾损害分为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肾精不足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等五型论治,现分述如下。

2.1阴虚阳亢证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健忘,视物不清,面色发红,口干渴,耳鸣,心悸,腰膝酸软、腰痛,手足心热,小便黄赤,大便干,舌边尖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细略数。治疗原则:滋阴潜阳。方选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加减:天麻10 g,钩藤30 g,怀牛膝15 g,桑寄生15 g,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石决明25 g,茯神15 g,黄芩9 g,熟地黄20 g,山茱萸20 g,茯苓20 g,泽泻10 g,牡丹皮10 g。

2.2痰瘀互结证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头重如裹,面色晦暗,口干不欲饮,胸闷,腹部胀满,腰膝酸软、腰痛,倦怠乏力,双下肢水肿,食少纳呆,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滑涩。治疗原则:利湿化痰,活血祛瘀。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清半夏10 g,白术20 g,天麻10 g,茯苓20 g,陈皮15 g,泽兰15 g,藿香10 g,鸡内金10 g,桃仁10 g,麦芽10 g,红花7 g,川芎10 g,当归20 g,赤芍12 g。

2.3肾精不足证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耳鸣,腰膝酸软、腰痛,乏力,五心烦热,少寐多梦,夜尿频,滑精、早泄或带下清稀,舌质淡红,苔薄少,脉弦细而弱。治疗原则:补肾填精。方选左归丸和二至丸加减:熟地黄20 g,山药20 g,山茱萸20 g,枸杞15 g,怀牛膝15 g,菟丝子15 g,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芡实10 g,金樱子15 g,莲子心15 g。

2.4脾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腰痛,腰膝酸软,面色淡白,颜面浮肿,双下肢浮肿,恶心欲呕,身重体倦,腹部胀闷,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胖,可见齿痕舌,舌苔白厚腻,脉沉迟无力。治则:温补脾肾,利水消肿。方选真武汤合济生肾气丸加减:制附子9 g,茯苓25 g,白术20 g,苍术10 g,生姜10 g,山药15 g,泽泻10 g,桂枝10 g,怀牛膝15 g,车前子15 g,杜仲20 g,巴戟天15 g,菟丝子20 g,淫羊藿20 g。

2.5阴阳两虚证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视物昏花,颜面浮肿,心悸、胸闷,腰膝酸软、腰痛,倦怠乏力,畏寒肢冷,下肢浮肿,夜尿频多,大便稀溏,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原则:滋阴补阳。方选地黄饮子加减:熟地黄15 g,巴戟天15 g,山茱萸20 g,石斛10 g,制附子9 g,茯苓20 g,石菖蒲15 g,远志15 g,肉桂5 g,五味子9 g,枸杞子15 g,生姜9 g。

3 理中焦,顾护脾胃

李莹教授对李东垣《脾胃论》一书颇为推崇,认为脾胃居于中焦,为一身之枢,脾胃功能正常,则水谷、津液正常输布运化,五脏得充,百病不生。若因饮食不节,或情志不遂等,导致脾胃受损、脾胃虚弱,生理功能异常,则易于化生水湿、痰浊等邪气,内阻于中焦,则可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高血压性肾损害病位虽在肾,但李莹教授认为治疗本病时同样需要“理中焦而顾护脾胃。”如脾胃受损,不能正常运化水谷、化生和输布精微,生养气血功能失常,后天不得滋养先天,致肾虚更加明显,肾虚不复,病不能解;脾胃功能失常又可生成痰浊、瘀血等邪气,亦可损伤肾络,加重病情,故而治疗时注意顾护脾胃,适当加入健脾养胃之药,如山药、白术、苍术、鸡内金、麦芽等,有利于正气的恢复。再者,处方时尤应注意少用损伤脾胃之药,如栀子、龙胆草、鹿角胶、石膏等,以免更伤脾胃,延误病情。

高血压性肾损害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预后较差,需要积极治疗,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较好。李莹教授多年来致力于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临床研究工作,经验丰富,认为本病应在早期给予有效的治疗,注意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精髓,同时注意顾护脾胃,往往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医学同仁学习、参考及借鉴。

[1] 董绍英,丁英钧,魏华娟,等.赵玉庸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0):2060-2061.

[2] 刘 巍,熊兴江,王 阶.高血压肾损害及其中医药防治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14-17.

[3] 陈珊珊,刘龙民.中医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9):103-105.

[4] 冯昱斌,方祝元.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药治疗与研究[J].安徽医药,2014,18(12):5-6.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556

A

ISSN.2095-6681.2015.16.075.02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李莹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史耀勋(1981-),男,吉林省梅河口市人,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猜你喜欢
李莹腰痛脾胃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李莹:为雷达焊“心脏”的“军工绣娘”
基于投资者保护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基于投资者保护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小丈夫” 屡屡玩失踪, 浪漫姐弟恋一地狼烟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