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

2015-01-21 10:49章小兵
当代医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血吸虫血钠低钠血症

章小兵

血吸虫病是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是由裂体属血吸虫入侵引起,晚期血吸虫病易导致血吸虫性肝硬化,由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大量的利尿剂,会出现低钠血症。在传统治疗中,因为考虑到水钠的潴留问题,需要限制患者钠的摄入,但低钠血症会更加严重,患者尿液生成受到阻碍[1]。低钠血症使得肝硬化病情加重,易导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出现[2]。本研究在治疗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时,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氯化钠,获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江西省南昌县莲塘血防站接受治疗的50例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得以确诊。按照肝功能分级标准,A级共有11例,其中轻度低钠血症有7例,中度3例,重度1例;B级共有22例,其中轻度低钠血症9例,中度低钠血症7例,重度6例;C级患者有17例,其中轻度低钠血症6例,中度5例,重度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25),其中观察组有男18例,女7例,年龄35~77岁,平均(54.8±2.5)岁;对照组有男16例,女9例,年龄37~76岁,平均(55.3±1.6)岁。2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继续限制患者的钠摄入,给予输入白蛋白,适当利尿、预防感染。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静脉注射0.9%的氯化钠,其中轻度和中度低钠血症患者每天滴注300~500mL,重度患者在此基础上每天使用40~80mL的谷氨酸钠(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直至患者的血钠处于约130mmol/L。观察和记录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后的3~7d的尿量,并24h监测。观察患者的血钠和肝功能变化,以及有无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分级变化[3],患者的尿量和血钠水平变化,以及有无出现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的肝功能分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的C级例数都有所减少。2组的血钠水平和尿量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性脑病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比较

3 讨论

患者感染血吸虫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晚期会引发肝硬化。主要是因为血吸虫病产生炎症后,炎性递质随着血流移动,肝内血管和肝窦受到影响,血管结构和内部血流动力学产生变化,从而造成肝损伤以及肝脏微循环的障碍等。而肝硬化的产生是由于肝脏中的星状细胞增殖,转为纤维细胞后产生蛋白酶抑制物,导致细胞外基质的分解受阻,因此基质积累过度后使得肝脏纤维化[4]。低钠血症是肝硬化中较常见的合并症,患者肝硬化加重后,肝脏循环血管的不断扩张使得中央血管的血容量不足,肝脏的自由水清除产生障碍,使得机体的水量潴留,而钠的潴留较少,因此表现为低钠血症。尤其是肝硬化腹水的患者,由于电解质紊乱,血清中的钠浓度下降,更容易导致低钠血症[5]。

在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低钠血症产生过程中,机体内的钠潴留明显增加,导致腹水不断形成,从而产生顽固性的腹水,此外,由于水钠的严重潴留,低蛋白血症也伴随出现[6]。患者还会并发肝性脑病,是由于肝硬化病情加重后,脑星状细胞的血氨敏感度升高。还有其他的一些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等,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时,患者的循环功能渐渐衰竭,易诱发肾脏疾病。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时,通常让患者摄入水钠以及其他利尿的方法,但所有的利尿剂都会产生排钠作用,利尿性越强,排钠性就越强。相关研究显示,在使用大量的利尿剂后,患者对钠离子重吸收的效率由正常的99%降至70%~80%,通过降低肾脏的浓缩功能和稀释功能,起到利尿的作用[7]。然而当血钠水平过低时,肾小管重吸收钠的作用会增强,使得尿渗透压降低,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受到损伤,导致水分排出量减少[8]。

本次研究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氯化钠,重度低钠血症的患者还加入谷氨酸钠,治疗后,观察组的尿量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且血钠水平显著升高(P<0.05)。因此,在临床治疗低钠血症时,不能一味地限钠,如果患者出现低钠血症加重,或利尿效果不好的情况,可以考虑适量地补充钠以提高利尿效果,也可以防止肝性脑病、低渗透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出现。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肝性脑病出现率较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小。在治疗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时,除了适量补充钠外,还要控制患者水的摄入,以便利尿剂排出水分。肝硬化还未出现低钠血症的患者,如果有较轻的血压下降和低血钠水平,就应及时给予钠的补充,避免出现低钠血症。本次研究使用0.9%氯化钠用于轻度和中度的低钠血症患者,可以控制其向重度低钠血症发展,对已经是重度的患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谷氨酸钠,因为谷氨酸钠也可以提高血钠的水平,并解决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预防肝性脑病或低钠性脑病的出现。

对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进行补钠,不仅加强了利尿剂的作用,还有助于腹水的吸收,患者除了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注射一定量的氯化钠,在日常饮食中,也不能一味地避免钠的摄入,正常的含钠饮食不仅能增加患者的食欲,还能预防低钠现象,加强利尿效果。总之,在治疗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时,需要为患者补充一定量的钠,以提高患者的血钠水平和尿量,防止出现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出现。

[1] 梁志民,殷健.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发病特点及治疗策略[J].武警医学,2013,24(5):408-410.

[2] 章子琴.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6):956-957.

[3] 吴灏,陈跃.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6):2462-2463.

[4] 徐云珍,郑雯婕.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9):28.

[5] 朱吉生.肝炎后肝硬化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8):70-71.

[6] 李秀丽.肝硬化腹水并低纳血症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6-47.

[7] 李先慧,赵波.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6):658-659.

[8] 李朝辉,武焕弟.肝硬化低钠血症的临床观察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8):62.

猜你喜欢
血吸虫血钠低钠血症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的致病差异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血吸虫的种类:并非固定不变
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低钠血症的相关研究进展
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对患者血钠代谢紊乱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血吸虫并非“吸血虫”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