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观察

2015-01-21 10:49吴作伟
当代医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受检者脂肪肝肝功能

吴作伟

非乙醇性脂肪疾病是指无过量饮酒史,主要表现为肝实质、细胞、脂肪出现蓄积以及变形的临床病理综合症。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极易并发其他疾病,影响患者生命健康[1-2]。因此,早期明确诊断患者疾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了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临床首先应充分了解非乙醇性脂肪肝的特征。本研究分析比较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和健康人的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水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口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45例确诊的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组,男25例,女 20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4.0±1.2)岁,平均病史(1.2±0.3)年。并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5例为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5.0±1.0)岁,平均病史(1.1±0.5)年。统计2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检测所选取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肝功能指标,以正常人的各项标准为参考进行比较分析。检测方法:患者晨起保持空腹下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检测需使用生化分析仪,检验的指标包括TC、TG、FBG、HDL-C、LDL-C、AST、GGT、ALT。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受检者的血糖、血脂浓度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血糖、血脂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2组受检者的血糖、血脂浓度比较(±s,mmol/L,n=45)

表1 2组受检者的血糖、血脂浓度比较(±s,mmol/L,n=45)

组别 TC TG FBG HDL-C LDL-C对照组 4.1±1.0 1.0±0.5 4.8±1.1 1.1±0.7 2.3±0.7研究组 5.9±1.5 3.3±1.3 7.2±1.8 2.3±0.1 3.9±1.5 t值 2.9652 3.1254 3.2687 2.9613 2.983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2组受检者的肝功能水平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2组受检者的肝功能水平比较(±s,U/L)

表2 2组受检者的肝功能水平比较(±s,U/L)

组别 例数 AST ALT GGT对照组 45 22±12 23±12 27±14研究组 45 41±20 46±16 51±19 t值 2.7136 3.1698 3.7563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人们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非乙醇性脂肪肝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肝脏为人体一个重要代谢枢纽,肝内脂肪主要来自外周以及饮食的脂肪组织。其中饮食中脂肪经水解酶分解后,人体小肠吸收了乳糜微粒进入到血液中,之后被肝窦枯否氏细胞分解,转化为甘油以及脂肪酸。脂肪酸在进入到肝细胞后,一部分在线粒体内发生氧化,释放能量或重新进行酯化反应而形成胆固醇脂、磷脂以及三酰甘油[3-4]。若三酰甘油含量超过正常含量,会增加肝脏运输负担,出现大量沉积情况,而诱发非乙醇性脂肪肝疾病形成。非乙醇性脂肪肝早期多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具有较强的可逆性,实施早期有效的治疗,便可有效控制疾病,不会影响患者生活工作。但若未及时早期发现患者疾病,病情继续发展则会形成肝炎、肝硬化,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且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庭均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早期及时诊断非乙醇性脂肪肝,对于成功治疗患者疾病是相当重要的[5]。

临床研究表明,非乙醇性脂肪肝早期特征主要表现为维生素缺乏、蜘蛛痣、上腹部症状以及消化道症状。维生素缺乏表现为角化过度、口角炎、肝炎等;分析蜘蛛痣的出现与雌激素水平过高而导致的;上腹部症状则主要表现为肝病压痛、上腹部异常、头晕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流涎以及脉搏延缓情况。但在具体诊断时,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6-7]。

本研究对比分析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于正常人之间的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TC、TG、HDL-C、LDL-C等指标的升高,会破坏人体肝脂类的正常代谢以及合成,导致TG大量聚集,严重打击肝脏功能,并会引发再次损伤,第2次打击肝脏。临床研究表明,血糖也是诱发非乙醇性脂肪肝发生的高位因素,脂肪肝患者一旦出现肝糖原合成异常,不能顺利地将血糖转化为肝糖,糖调节出现障碍,会导致患者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本次研究中,影响非乙醇性脂肪发生的另一个因素为肝功能水平。肝功能直接反映肝脏的情况,一旦出现肝脏受损,则肝功能便会有显示。肝细胞受损后,会导致AST、ALT从线粒体以及细胞浆中分散到别的地方,导致血清中AST、ALT浓度上升。而在肝脏中GGT主要分布于肝内胆管以及细胞浆中,一旦发生疾病,GGT水平便会升高,因此可将该指标作为一个衡量肝脏疾病的重要标准[7]。

综上所述,临床诊断非乙醇性脂肪疾病时,应明确了解血糖、血脂以及肝功能指标情况,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利于临床对症治疗。

[1] 王宝生,李红梅.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642-643.

[2] 邹惠,李玮.2型糖尿病非乙醇性脂肪肝高危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2):4756-4757.

[3] 赵宝利.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506.

[4] 罗纳,孟玲慧,米杰,等.学龄儿童肥胖相关性脂肪肝及脂代谢紊乱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3(2):103-109.

[5] 卞红燕.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检验结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5,21(13):17-18.

[6] 郭文成.安络化纤丸治疗非乙醇性脂肪肝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0):6270.

[7] 郭少敏,孔晓岩,张阳阳.硫普罗宁与防风通圣丸联合治疗非乙醇性脂肪肝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190-191.

猜你喜欢
受检者脂肪肝肝功能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