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关系探讨

2015-01-22 08:41吕青申涛
种子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南繁文化产业旅游业

吕青,申涛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海南三亚572000

南繁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关系探讨

吕青,申涛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海南三亚572000

南繁文化产业和南繁旅游业发展,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新战略思路,两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

南繁文化;文化产业;旅游业

南繁基地,承担着全国农作物品种选育加代、适应性观察、种子鉴定评估、扩繁和种子生产等活动,是中国“饭碗”的底部支撑。现如今,中央顶层不仅将南繁作为“一带一路”的前沿,更重视其职能的多元性以及复杂性,南繁已不单单只是国家种业的科研育种基地。为协调发展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战略以及适应三亚市形象工程塑造的需要,南繁要进一步多元发展,成为集科技、农业、旅游、文化等元素为一身的国家级、国际化多元交流平台。其中,南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在南繁旅游业发展中,南繁文化势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 南繁文化的概念

南繁,作为我国种业的加速器、农科战线的最前沿,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践,至今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在半个多世纪里,南繁不仅仅是国家种业发展的前沿阵地、科研高地和实践基地,特别是南繁人为中国种业艰苦奋斗所形成的“崇尚科学、求实创新、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精神,形成了南繁文化。

南繁文化是南繁工作者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优秀的、有价值的、值得学习的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南繁文化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软实力的提升,对海南乃至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 文化产业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

如何面对南繁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每个南繁人都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著名历史学者克罗齐和柯林武德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种业科研培育方面艰苦奋斗了60余载所积淀下来的南繁历史文化,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我们应当发扬其优秀精神,保护其文化底蕴,创新其文化内涵,让南繁文化可以“活在当下”,立足于当代而求进一步创新。

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行后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美好的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在这方面,欧洲各国的人文旅游理念发展得十分成熟,如意大利艺术之都米兰,德国天鹅堡、海德堡等,都以自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艺术气息为基础,形成了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可以说,现代旅游的灵魂就在于文化。以此为鉴,为南繁的旅游产业注入南繁文化,充分重视南繁旅游的文化性,挖掘南繁文化的内涵,展示南繁文化的特色,提高南繁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让南繁旅游业的经济性、文化性统一于南繁文化,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建设南繁景区,使其在旅游发展中扮演“磁极”的作用——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旅游产业链较长,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带动性也就更强。南繁旅游景区要进一步发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并进一步因地制宜地发展商务、会展、观赏园等延伸产业,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链,促进南繁文化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3 南繁文化对南繁旅游业的推动作用

南繁文化融于南繁工作之中,每一次南繁工作取得的成果,其中都有南繁文化的体现,都是南繁文化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

2013年,袁隆平院士提议:在“野败”发现地——这片对中国杂交水稻科研进步意义非凡、极具科技文物价值的宝地上,成立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保护园,恢复野生稻种植,保护珍贵的杂交水稻原种资源和历史记忆,建立国际一流的杂交水稻育种研发平台。

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保护园是一个以保护中国野生稻遗传基因、传承中国稻作文化、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底蕴为宗旨,集科研、种植、旅游休闲、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公益性农业生态园,采取精耕细作的方式,恢复种植中国野生稻、示范种植超级稻,在此基础上集聚海南岛黎苗文化资源,挖掘和传承海南悠久的稻作文化,打造中国杂交水稻科研历程展示基地,树立海南岛黎苗稻作文化品牌,带动项目地科技力量、文化底蕴、国际地位的全面提升。

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保护园就是南繁旅游产业中的一环,而其中旅游价值的展现正在南繁文化的价值之中。取南繁文化内涵,作为发展南繁文化产业的“灵魂”,建设南繁文化景区,作为吸引游客的“磁石”,用先进的南繁文化引领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让南繁文化成为南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从而形成南繁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南繁景区的具体表现相结合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4 开拓思路、集思广益,创新发展,提升经济

“南繁”一词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其特点更为显著,探索南繁特色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结合,才能带来文旅的结合,产生文化旅游的巨大效益。

4.1 积极扶持南繁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业发展

地方政府和南繁各单位要积极鼓励南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国际旅游岛大战略的不断推进,需要在物力、财力支持的基础上,在政策措施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和倾斜,实现南繁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业,让南繁文化产业和海南旅游产业双赢。近年来,南繁文化产业项目陆续开建,南繁旅游业资源注入更多的文化产业因素,成为三亚市发展的新亮点,同时也应制定有效的措施,使项目都拥有优秀的南繁文化内涵,坚决杜绝为上项目而开展的项目。针对市场需求,推出核心产品,打造文化精品,克服“叫好不叫座”的老毛病。

4.2 增加旅游文化含量,带动旅游文化项目的全面升级

在发扬和创新南繁文化元素的同时,还需要对南繁文化产业进行升级、改造,不断推陈出新,让南繁文化和精神焕发生机。对南繁文化的搜集、整理、升华、项目建设等工作的全面展开,不仅能推进三亚市文化旅游项目产业化进程,还可以提升自身文化产业竞争力,更能够发掘南繁文化产业的市场潜力。通过文化内容的创新及产业规模的扩张,从而延伸和完善文化产业链条,显现文化旅游、读物出版、文化景观展示等的优势,促进各类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相互融合。南繁自身的媒体传播、出版发行等,都需要大力发展以求长足进步,除此之外,更应关注和发展的是以南繁精神、产业创新、农业文化为卖点的创意产业,要抓紧研究布局,适时有序推进,从整体规划入手,整合现有文化资源,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另外,要继续加强基地、园区建设,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开展文化产业对外交流活动,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4.3 用市场化模式激活旅游文化产业运行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用市场化模式激活旅游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一要充分研究国内外、省内外、市内外和其他相似单位消费者的潜在要求,科学制定文化产业规划,把南繁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业优势,形成文旅结合的特色产业;二要培育好市场主体,通过政府引导、组织培训等形式,使文化界人士、老一辈南繁专家积极参与进来;三要积极培育文化产业优质带头项目与特色文化产品,形成文化产业与外界竞争的格局,使南繁文化和南繁文化产业在市场竞争的机制下不断茁壮成长并保持新鲜。

南繁文化产业是三亚的城市名片,其旅游业依托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三亚市政府应与南繁单位一起规划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有计划地将点串成线、线连成块,形成极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圈,这样既便于保存、保护与传承南繁独特的文化资源,有利于形成文化产业的新优势,同时也为三亚带来新的活力与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技术含量的统一体,要构建南繁文化产业立体宣传格局,需要凝聚全国南繁无形文化的隐形力量,坚持国际化视野,依托国际旅游岛的地域优势和政策优势,让南繁文化产业立足三亚等南繁主要区带,面向世界,成为文化产业界的一朵奇葩。

1005-2690(2015)12-0022-02

S339.1

A

吕青(1983-),女,朝鲜族,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中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为南繁政策经济等。

2015-07-09

南繁文化的精神价值及其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HNSK14-42)

猜你喜欢
南繁文化产业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南繁基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①
奉献南繁 讴歌南繁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管理利用好江苏南繁基地的再思考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以构建辽西区域旅游业为例分析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