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西农211栽培技术

2015-01-22 09:49孙建红
种业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导刊夏玉米果穗

孙建红

(陕西省种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2100)

1 特征特性

1.1 植株性状

该品种幼苗绿色,成株20~21片叶,穗上叶6~7片,雄花分枝15个左右,花药黄色,花丝黄色,株型紧凑,叶色深绿,活秆成熟,株高230 cm左右,穗位高90 cm左右。

1.2 生育期

在陕西关中地区种植属中早熟品种,夏播生育期98 d左右,适宜陕西关中夏播区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1.3 果穗与籽粒

果穗筒型,穗长17.5 cm,穗粗5 cm,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出籽率89 %,结实性好。籽粒黄色,马齿型粒,千粒重 330 g。

1.4 品质分析

据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68 g/L,籽粒粗蛋白(干基)9.34 %,粗脂肪(干基)4.58 %,粗淀粉(干基)73.5 %。

1.5 抗逆性

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鉴定:高抗穗腐病和小斑病,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

2 产量表现

2011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区域试验,6点次全部增产,平均单产8 200.5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平均增产10.4 %。2012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区域试验,11点次全部增产,平均单产9 294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平均增产7.2 %。

2012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生产试验,5点次全部增产,平均单产9 187.5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 3.8 %。

2012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分胁迫试验中表现为耐旱性好,在6万株/hm2、6.75万株/hm2、7.5万株/hm2、8.25万株/hm2不同密度条件下,均表现出稳产性好、抗倒、果穗均匀、结实性好的特点,适合高密度栽培和机械化收割。

3 栽培技术

3.1 播前种子处理

种子最好选择用种衣剂包衣的种子,如没有包衣,可用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拌药处理,以防病害侵染及虫、鼠、鸟害伤苗。

3.2 播种

陕西关中地区夏播一般在6月15日之前播种,春播选择地温稳定在12 ℃以上时进行。播种时,要求田间持水量应在60 %以上,播种深浅一致,深度3~4 cm,播后压实使种子和湿土紧密结合,墒情不好时要播前灌水,或坐水播种,确保一播全苗。

3.3 密度

玉米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决定的,而密度是利用光能的物质基础,因此应协调群体与个体生长,调节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最大限度发挥农业措施的综合效益。栽培时应在玉米三叶期疏苗,五叶期定苗,高水肥田块留苗7.5万~8.25万株/hm2,一般田块留苗6.75万株/hm2。

3.4 施肥

玉米生长期间因微量元素缺乏易出现生长势弱,根系不发达、不下扎,叶面变紫、变红、变黑、变黄、变白,叶片失绿并出现条纹状或叶片干枯等症状。农家肥除含有大量氮、磷、钾外,还含有多种玉米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因此,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种肥可以为培育壮苗打好基础,可以施磷酸二铵225 kg/hm2。追肥应在玉米12~13片叶时进行,可施尿素525 kg/hm2。施肥时采用挖坑深施覆土,切忌撒施到地面,以免氮肥挥发,降低肥效。

3.5 田间除草

杂草与苗争肥、争水,并且是病虫害的寄主,除草是田间作业不可忽视的环节,应及时除尽田间杂草,严防杂草欺苗。

3.6 浇水

植物细胞中原生质的含水量占80 %以上,原生质的胶体状态决定玉米新陈代谢过程和生命活动过程的强弱,只有在充足的水分条件下,细胞才能进行分裂、增殖和进行代谢活动;水分还关系着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植株的各个生育阶段,都应保证一定量水分的供应,尤其是大喇叭口期遇干旱时,更应及时浇水。

3.7 适时收获

以玉米果穗苞叶变黄、松散,籽粒呈黄色,乳线消失,籽粒基部出现黑层时收获为宜。

4 推广前景

通过2011-2013年陕西多点试验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水分胁迫试验种植,西农211田间表现为:生育期适中、植株紧凑、根系发达、耐密、抗倒,结实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脱水快、适合机械化收割。在陕西关中地区春、夏播及同类生态区中等以上肥力田块种植,增产潜力较大,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1]  王振华,鲁晓民,张新,等.我国玉米全程机械化育种目标浅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1(11):1-3.

[2]  叶献伟.我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趋势及种业发展对策[J]. 种业导刊,2014(12):8-11.

[3]  车天瑞.夏玉米缺素症状及防治措施[J]. 种业导刊,2014(8):15-16.

[4]  李威,邢志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6):77.

[5]  邢付德,卢河山.夏玉米高产稳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4(7):7-8.

[6]  朱巧梅.中禾8号玉米品种麦后直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4(7):11-13.

[7]  王向阳,冀天会,孙晓娟,等.河南省夏玉米主栽品种抗旱特性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6-39.

[8]  孙玉华.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蠡玉37农艺性状的影响 [J].种业导刊,2014(4):9-11.

[9]  王利强.先玉335和郑单958在东北、华北的表现及玉米发展趋势[J].种业导刊,2014(4):24-26.

[10] 江黎明,李月梅,周银华.不同播种期与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4(7):21-22.

猜你喜欢
导刊夏玉米果穗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巴西2020—2021年度夏玉米产量预计减少17.7%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设施番茄果穗弯折影响因素的研究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几种试剂对设施红提葡萄促早栽培果实膨大的研究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