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视频眼震图分析

2015-01-22 17:19张姝娟刘彩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眼震耳石规管

张姝娟,刘彩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视频眼震图分析

张姝娟,刘彩云

目的 探讨视频眼震图( VNG )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61例BPPV患者的VNG资料,分析总结各型BPPV在 Dix-Hallpike和滚转试验中 VNG上的眼震特点。结果 61例BPPV 患者中,后半规管BPPV( PSC-BPPV) 36例(59.0%),水平半规管 BPPV(HSC-BPPV) 14例(23.0%),前半规管BPPV( ASC-BPPV ) 1例(1.6%),混合型BPPV10例(16.4%)。VNG上显示PSC和ASC管石症Dix-Hallpike 悬头位垂直相眼震分别向上、向下,水平相眼震均向同侧,回到坐位时眼震反向。HSC-BPPV 滚转试验向两侧转头均可诱发出眼震,眼震与转头方向相同时,可判断为HSC管石症,以能够诱发较强眼震的转头侧为患侧; 眼震与转头方向相反时,则为HSC嵴顶结石症,以能够诱发较弱眼震的转头侧为患侧。结论 VNG能够客观地记录BPPV 患者的眼震情况,准确判断耳石所在的半规管,并且保存了眼震数据资料,为BPPV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视频眼震图;半规管; 耳石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是指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所诱发出的短暂性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可发生于任一侧的任一半规管,也可同时二个以上的半规管发病。诊断的关键是依靠变位试验所诱发具有典型特征的眼震特点进行定侧定位。视频眼震图(VNG)能使BPPV患者的眼震情况被客观记录,并可定性定量分析眼震的特征,进行较为准确的观察治疗,有利于BPPV的诊治。本研究主要探讨视频眼震图在BPPV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眼震电图室诊断为BPPV资料完整的患者61例。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与疗效评估”( 2006年,贵阳)[3]:①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出现短暂眩晕的病史;②位置诊断试验显示特征性眼震(旋转型眼震或水平型眼震,向地性或背地性眼震),且具有短潜伏期和疲劳性;③左、右侧Dix-Hallpike变位试验或Dix-Hallpik变位及Roll滚转试验均可出现特征性眼震者,则考虑2个或2个以上半规管同时受累及;④水平半规管BPPV时,Roll滚转试验向左右侧转头均可诱发出水平性眼震,诱发眼震与转头方向相同则为管结石症,且患侧转头诱发的眼震强烈;嵴顶结石诱发眼震与转头方向相反,且患侧转头诱发的眼震较弱。入选61例,年龄67岁~28岁,平均46.9岁;男性24例(39.3%),女性37例(60.7%),男女比例为1∶1.2;病程最短者3 h,最长者10年。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Dix-Hallpike试验及滚转试验的检查结果作为BPPV的诊断依据。

1.2 仪器设备 采用丹麦耳听美公司生产的TYPE视频眼震图记录仪(videonystagmography,VNG)。测试时可以直接摄取眼动的视频影像及观察眼动情况,并将影像直接传给计算机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记录再回放。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并记录病史,包括眩晕发作情况、既往史、家族史,进行常规神经内科及耳科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和Dix-Hallpike试验及滚转试验的检查结果作为BPPV的诊断依据。Dix-Hallpike试验: 是用于后半规管及前半规管BPPV患者的检查。患者戴视频眼罩,坐于检查床上,检查者站在患者后背面,将患者头右侧转45°,迅速扶患者仰卧位,悬头与床面呈30°,头位保持不动,观察40 s,询问患者有无眩晕,并观察有无眼震及其方向,直至眼震消失为止。再扶患者迅速坐起,继续观察眼震变化。同法再检查左侧。在检测中观察到垂直方向向上或扭转的眼震为后半规管疾病,垂直向下或扭转向下的眼震为上半规管疾病。滚转试验: 是用于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检查。戴视频眼罩,将患者仰卧位头部抬高30 °,迅速将头向一侧转动并保持头位不变1 min,询问患者有无眩晕,观察有无眼震,然后将头转回中位,保持头位不变1 min,再快速向对侧转头,保持头位不变1 min,观察眼震情况。 眼震特点为水平方向变化的眼震[4]。

2 结 果

61例BPPV患者中36例(59.0%)出现向上扭转的眼震,为后半规管BPPV(PSC-BPPV),其中9例为左侧受累,19例为右侧受累。14例(23.0%)出现水平方向变化的眼震,为水平半规管BPPV(HSC-BPP)。其中12例为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HSC-can);2例眼震方向离地而且不易疲劳,考虑为水平半规管嵴顶结石症(HSC-cup)。1例(1.6%)患者出现向下扭转的眼震,为前半规管BPPV(ASC-BPPV)。10例(16.4%)在不同头位下出现眼震,提示不同半规管受累,为混合性BPPV,且均为水平半规管伴同侧后半规管BPPV。

3 讨 论

BPPV是最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眩晕,约占所有眩晕的25%,发病高峰期在40岁~50岁,女性多见。左耳与右耳BPPV的比例为1∶ 1.4,可能与大部分人习惯右侧卧位睡眠有关。根据各试验体位诱发眼震方向与受累半规管的对应关系,得出VNG定位方法:垂直半规管BPPV时,Dix-Hallpike 试验悬头位诱发旋转性眼震呈现在VNG上的眼震垂直相向上,坐起时反转向下,可判断为后半规管管石症(PSC-can ),反之为前半规管管石症(ASC-can)。以检查者观察患者悬头位诱发旋转眼震的旋转方向,右侧PSC和ASC-can患者均呈逆时针旋转,而左侧PSC和ASC-can患者则均呈顺时针旋转,坐起后反向; 以眼球上极为观测点,PSC-can眼震旋转向地,ASC-can眼震旋转离地。HSC-BPPV时,滚转试验向左右侧转头均可诱发出水平性眼震,HSC-can诱发眼震与转头方向相同,患侧转头诱发的眼震强; HSC-cup诱发眼震与转头方向相反,并且患侧转头诱发的眼震较弱[5]。由于后半规管在三个半规管中位置最低,在重力作用下,耳石最易进入后半规管导致BPPV,故PSC-BPPV最多见,占60%~90%。本研究统计占52.5%,与报道接近。PSC-BPPV多在突然坐起、躺倒或弯腰时诱发,出现症状前有5 s~15 s的潜伏期,持续时间不超过30 s,有疲劳现象。HSC-BPPV具有潜伏期短,无疲劳性及伴有特征性眼震等特点。平卧转头或翻身最易诱发出眩晕,多数患者经过1 s~3 s的潜伏期,少数无潜伏期。反复行平卧侧头试验,眩晕程度及眼震强度均未见减轻,即无疲劳性。HSC-BPPV的眼震表现为水平向下或水平向上,水平向下性眼震与半规管BPPV有关,水平向上性眼震与壶腹嵴顶BPPV有关。文献报道HSC-BPPV发病率为5%~30%,本研究统计结果为23%。14例中12例患者的眼震方向为水平向地性,持续时间< 1 min,易疲劳,但其中两例患者眼震方向表现为水平离地性,并且主观眩晕症状持续不缓解,考虑为嵴顶结石症。ASC-BPPV比较罕见。人体平卧向一侧翻身时,在半规管总脚处或附近的耳石向前半规管壶腹部移动,形成ASC-BPPV,多是治疗其他类型BPPV的不良反应(半规管转换)。由于前半规管的后臂直接下行进入总脚,管内的耳石极易进入椭圆囊达到自净作用,所以慢性或持续性ASC-BPPV极少见。混合型BPPV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半规管同时罹患。最常见治疗过程中耳石移动到邻近的另一半规管(半规管转换),所以多为同侧后半规管及水平半规管同时受累[6]。

BPPV 的临床诊断除了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对受累半规管初步判断外,主要依靠裸眼或弗氏镜观察患者变位试验诱发眼震来判断受累半规管。由于三个半规管的临床表现近似,对眼震的观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直接影响了BPPV受累半规管的定位诊断和复位治疗。VNG通过红外摄像头客观记录BPPV患者在诱发体位时的眼震情况,并由电子计算机自动分析瞳孔运动轨迹给予参数分析。还能够进行录像,通过录像回放,更准确地做出诊断,帮助正确判别受累半规管并进行相应手法复位,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为简单、快捷、无创的检查方法,VNG具有价格低廉,操作方便,可重复性强,眼震记录较清晰,易存储资料,提取方便等优点。较之传统的裸眼或弗氏镜观察法,VNG定位诊断更为客观、精确,为BPPV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1] 张波,孙敬武.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裸眼及视频眼震图下眼震特征及定位诊断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0(3):235-237.

[2] 丁雷,刘博.红外视频眼震检查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的应用[ 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1,9(4):391-393.

[3]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与疗效评估(200 6年,贵阳) [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163 - 164.

[4] 高波,宋海涛,龚霞,等.红外视频采集仪记录BPPV患者眼震的结果分析[ 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6):416-418.

[5] 王娜,陈太生,林鹏,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眼震图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13):597-600.

[6] 章燕幸,吴承龙.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8):759-761.

(本文编辑 王雅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和浩特 010017),E-mail:nmyyzhangshujuan@163.com

刘彩云,E-mail:HHHTcaiyun@163.comL

R741 R255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17.036

1672-1349(2015)17-2010-02

2014-09-19)

猜你喜欢
眼震耳石规管
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诊治策略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①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耳石症患者后管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症状临床观察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
你了解耳石症吗
动物也会晕车吗
眩晕伴Burn眼震一例
耳朵生病也会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