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企业“互联网+”战略的发展路径分析 ——来自上市公司的实践

2015-01-22 19:08刘志杰
中州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出版企业转型升级互联网+

出版企业“互联网+”战略的发展路径分析
——来自上市公司的实践

刘志杰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要:通过分析出版上市公司“互联网+”战略实施较为成功的案例,归纳当前出版企业“互联网+”战略的三条发展路径:平台战略、大数据战略和内容的在线娱乐化战略,同时对实施“互联网+”战略不同的发展路径的前提和条件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出版企业;互联网+;转型升级

收稿日期:2015-06-23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河南省政务微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13240041059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出版业新业态建设研究”(2015-GH-451)

作者简介:刘志杰(1977—),男,河南焦作人,管理学博士,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媒介经营与管理。

DOI: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5.04.023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15)04-0104-03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ccessful cas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et +” strategy of the listed publishing enterprises, and concludes the current three development paths: platform strategy, big data strategy and online entertainment strategy. Meanwhile, it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remise and condition of implement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 paths of “Internet +” strategy.

一、文献综述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Web3.0时代逐渐开启,互联网开始阔步迈入产业化应用阶段。2015年3月3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支持出版企业实施“互联网+”战略。在此历史契机前,出版企业如何贯彻实施“互联网+”战略,实现产品、渠道、管理乃至商业模式的全面创新,将是所有出版企业正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

与传统产业相比,出版企业作为内容生产企业较早经受了数字化、移动化和大数据的冲击与改造,学者们对于出版企业与互联网关系的研究,也基本沿着这一发展脉络展开。第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陈昕[1]、谢寿光[2]等讨论了数字化对传统出版的影响和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章永宏[3]分析了传统出版数字化战略的可行路径。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出版企业的内容生产和信息传递出现了更加深刻的变革,移动客户端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如刘晓昆[4]指出移动互联技术对数字出版提出新的挑战,官建文等[5]也认为,智能设备正改变受众媒介阅读习惯,移动客户端将是传媒产业未来争夺的焦点。文艳霞[6]认为APP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因此出版企业要通过APP来扩充赢利模式,提高品牌影响力。大数据技术的崛起,将出版企业与互联网融合推向新的时代,这一时期大数据成为研究热点,如大数据时代出版企业的发展趋势[7]、转型方向[8],以及大数据环境下商业模式的重构[9]、赢利模式的创新[10]等都得到学者关注。梳理以上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出版企业的转型与互联网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出版企业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抵触到接受,始终都是把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工具来优化企业的发展,其实质是“出版企业为本、互联网为辅”的思维,这与“互联网+”战略有根本的不同,“互联网+”是以互联网思维为主的,需要把互联网看作是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以互联网为基础不断重组社会要素和资源,实现出版企业的业态创新。

2015年3月,“互联网+”战略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进入新的阶段,一些大的出版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实施“互联网+”战略中积极探索,已经初步呈现出几种不同的发展路径,本文结合当前出版上市公司互联网应用、实践,分析归纳其“互联网+”战略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更多出版企业实施“互联网+”战略提供参考。

二、“互联网+”战略发展路径之一:平台战略

平台战略可以说是互联网企业最为成功的战略。我们所熟知的互联网巨头BAT,无一不是平台型企业,百度核心是搜索平台,阿里巴巴以交易平台崛起,腾讯独霸社交平台。平台战略一旦成功,将形成一个强大的商业生态系统,其竞争力不言而喻。出版企业作为内容生产企业,具有受众群体庞大、信息内容丰富、编辑把关意识较强等天然优势,这些也正是建设信息平台所需要的优势。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近几年,时代出版着力探索大众阅读、在线互动课堂和社交三大领域的出版模式融合,分别拥有时代e博、时代教育在线、时光流影三大互联网平台,实现传统内容资源和互联网的无缝嫁接。其中,时代教育在线所打造的数字教育平台、时光流影所打造的内容社交平台,可谓平台战略实施的典型代表。

依托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出版资源,时代出版在线将原有的受众和内容整合于互联网平台,实现教育出版向在线教育平台的华丽转身。众所周知,实施平台战略需要有用户规模优势,为此,时代出版一方面将原有的作者资源、教育资源包括名师、名校等聚集于平台之上,另一方面,则为原有的受众资源如学生、家长、老师提供网络学习资源,并积极地为作者资源、教育资源和受众资源之间提供交流机会,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形式实现两者的对接。在平台的运营中,发现新的商业机遇,不断开发个性化应用程序和数字化产品;同时,注重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契合,以学校为单元搭建学校网络社区,实现教育资源和信息的“校校通”“班班通”和“人人通”。

“时光流影”作为时代出版重点打造的跨界互联网社交数字平台,已经初步开启了内容资源在互联网平台和云计算架构下的自主生产和按需印刷模式。时光流影紧扣“社交+内容聚合”这一核心理念,将网站与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全面对接,通过融入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数字内容,着力聚集丰富的内容资源,建设互动交流信息的出版传媒数据库,满足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生产传媒产品的需要。其中,自主研发的 POD技术(自出版)“半秒一键成书”,在开通微信时光书功能后,可实现将微信朋友圈个人记录内容一键打印,任意排版和个性定制,真正实现了个人社交软件与平台数据的挖掘和整合。从时光流影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时光流影目前日点击量达5万多次,日上传图片数万张,日最高印刷2000多本时光书,出版内容资源已经开始大量积聚。未来,随着注册用户的不断增加,如果时光流影能够借鉴文学平台的一些做法,如对于乐于交际、乐于内容生产等活跃群体的激励体系构建、对于用户互动功能的完善,该平台将逐步形成强大的产业生态系统,从而产生具有丰富想象的赢利模式。

三、“互联网+”战略之二:大数据战略

大数据近些年如火如荼的发展,对诸多产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版产业在内容的数字化过程中,大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数据资源库,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出版企业,数据库资源价值尤其突出,在实施“互联网+”战略中,可以围绕数据资源做文章,向数据资讯、数据咨询服务进军,从而实现大数据战略。

对于出版企业来说,实施大数据战略的要义不在于规模上的“大而全”,而是重在数据的“专且精”。因为从综合数据规模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平台型企业还是新闻媒体、通信运营商都掌握着大量的碎片化数据,这些数据经过挖掘分析很快可以转变为商业数据,而出版企业产品以图书、期刊为主,所拥有的数据大多为比较系统的数据,经过挖掘分析往往演变为学术数据和历史数据,所以出版企业所实施的大数据战略,是基于长尾理论下的细分大数据战略。

出版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当属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大地传媒依托其特有的出版资源大力发展数据库,尝试通过数据服务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公司旗下文心出版社是一家专业的作文出版社,出版并保存了大量的作文教学与语言教学资料,其中《中国百年作文纵览》一书收集不同时代的学生作文,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被专家赞誉为百年中国作文史。类似这样的资源,出版社目前正在积极实现数据化存储与服务。2014年,文心出版社依托其特有的图像资源,积极建设“民国人物数据库”,目前已申报新型文化业态发展专项基金。此外,作为地处农业大省的出版上市公司,大地传媒旗下的中原农民出版社是全国唯一为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出书的地方综合性出版社,在“三农”领域积累了30年的作者资源、合作单位资源、生产基地资源、信息编辑加工资源,利用这些资源,该社建设了三农数据库,包括粮仓信息数据库、现代农业数据库、农民培训数据库、新农村建设数据库、农民进城数据库,为了更多更好地提供数据服务,该社还积极向多媒体数据库发展,建成了基于MPR的农业关键技术视频库,大数据战略已初具雏形。

四、“互联网+”战略之三:内容+在线娱乐战略

由于互联网经济24小时全天候运行,且突破了物理距离的限制,在线成为其显著特征,因此,“互联网+”战略对于出版企业来说,核心就是如何实现“内容+在线”的问题。众所周知,传统出版企业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出售内容实现收益,在不改变商业模式的前提下,“内容出售+在线”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图书销售的电商化;二是电子书销售。而这两种方式,已经被平台型企业所占领。所以,当前出版企业要实施的“互联网+”战略,是要改变原有商业模式,不仅靠出售内容赢利,而且要将内容赋予新的形式,使之更适宜“在线”的特征,娱乐化无疑是最佳选择。

就出版企业上市公司来看,湖南天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和凤凰传媒在“内容+在线娱乐”方面是比较成功的代表。天舟文化于2014年完成了对移动互联网游戏公司神奇时代的并购重组,并购整合后天舟文化通过对接神奇时代的游戏研发团队,将公司的原创图书产品开发为相应的网络游戏产品,打造“线上游戏、线下图书”的新模式,从而实现图书出版与网络游戏两大业态的融合。在实施“互联网+”战略中,天舟文化特别注重资本运作的内容在线娱乐化的作用,参股网络视频公司,为“内容+在线视频”奠定基础,与德同资本共同发起成立德天基金,孵化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互联网新兴企业,培育内容在线娱乐化科技实力,投资日本游戏开发企业,为内容在线娱乐走出国门埋下伏笔。

五、结语

2015 年是“互联网+”元年。对于出版企业来说,“互联网+”将成为今后企业发展的创新引擎,业态创新也将走向生态创新的新阶段,在这一深刻变革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下,要及早从战略高度谋划企业的未来,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实施“互联网+”战略。具有规模优势和雄厚实力的出版企业,可以考虑实施平台战略,以平台为核心构建产业生态系统,这将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而专业性较强的出版企业,则可以考虑大数据战略,构建独具特色的数据库资源与数据挖掘分析团队,以数据资产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条,从数据资讯、数据咨询到行业培训、行业接口服务等。具有丰富创意内容资源的出版企业,在实施“互联网+”战略时则可以在内容的在线娱乐化方向寻找突破口,通过内生增长与投资并购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内容向在线视频、在线游戏、在线音乐等娱乐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昕.数字化、内容提供与文化创新:兼论当前中国出版集团发展的若干问题[J].中国编辑研究,2007(1):25-33.

[2]谢寿光.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J].编辑之友,2008(4):19-21.

[3]章永宏.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战略路径分析[J].出版科学,2011(1):80-84.

[4]刘晓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出版[J].中国出版,2011(1):61-63.

[5]官建文,王棋.移动客户端:平面媒体转型再造的新机遇[J].新闻战线,2011(9):24-27.

[6]文艳霞.阅读类App的发展与出版机构的对策[J].科技与出版,2012(7):10-12.

[7]孙玉玲.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J].出版发行研究,2013(4):5-8.

[8]姚成丽.传统出版企业在大数据时代的转型与突围[J].新闻研究导刊,2014(7):228-230.

[9]李兵,漆咏德.大数据时代出版企业的商业模式构建[J].出版发行研究,2013(8):37-40

[10]姚永春.出版企业掘金大数据的两个层面[J].出版广角,2014(4):28-32.

(责任编辑赵冰)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Internet +”

Strategy of the Publishing Enterprises

——the Practice of Listed Companies

LIU Zhi-jie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China)

Key words:publishing enterprise; Internet +;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猜你喜欢
出版企业转型升级互联网+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基于考核因素的出版物单品种核算探析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