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诊断小肠重度钩虫感染的临床价值

2015-01-22 23:52朱林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虫体小肠重度

甘 涛,朱林林,杨 丽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消化内科,四川 成都610041)

小肠钩虫病在中国乡村是一种常见的人体寄生虫病,轻度感染时除大便隐血实验阳性或查见钩虫卵外,可没有任何症状[1],多因胃镜检查时偶然在十二指肠发现钩虫而确诊[2]。重度感染时可导致小肠反复出血、继发中重度缺铁性贫血,可伴有腹痛、腹泻、消瘦、异嗜癖等症状[3]。由于小肠钩虫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往往以原因不明的小肠出血就诊,常规胃镜、结肠镜无法确诊,而重度钩虫感染在临床上十分少见,如果大便常规检查钩虫卵也呈阴性,诊断就很困难或容易出现误诊[4]。胶囊内镜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可对整个小肠实现全面的无创检查,对提高小肠钩虫病的诊断率、评价感染范围和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现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6年6月-2013年6月通过胶囊内镜诊断的17例小肠重度钩虫感染例报告如下。

1 分析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胶囊内镜检查确诊的小肠重度钩虫病感染患者。患者合并贫血,黑便,胃肠镜检查未见相关器质性病变,所有病例的症状均为单纯性小肠钩虫感染所致,不伴有其它小肠疾病。

1.2 方法

分析2006年6月-2013年6月胶囊内镜检查中发现的小肠钩虫病患者,选择其中感染较重、临床症状明显的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5],对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胶囊内镜图像进行分析。

胶囊内镜为重庆金山科技有限公司的OMOM型产品。工作参数:拍摄速率2幅/秒,图像分辨率30万像素(VGA模式),胶囊内镜拍摄的图片通过无线存储方式存储在患者背负的硬盘中,图片总量约4.0-6.0万张/人,检查完毕后将硬盘中图片导入阅读系统按拍摄的先后顺序依次阅读,选择出有钩虫存在的小肠图片,计数虫体总数,再判断钩虫在小肠内的感染范围和严重程度。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和临床表现

17例患者均为四川人,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51-77岁,中位年龄63岁。4例为城镇郊区居民,13例为农村居民,既往均有赤手赤足于田间劳作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黑便、暗红色血便,同时伴有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而就诊,其中6例以慢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3例以腹胀、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等为主要表现,在下级医院对症治疗效差而转入我院诊治。患者病程最短者为3月,最长者为5年,平均为16.6月。

2.2 实验室检查结果

17例患者大便隐血试验均为(+),其中3例查见钩虫卵,血常规提示所有患者有中重度贫血(血色素2-8g/dl),中度贫血5例,重度贫血12例。3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增高(7.6%-17.5%)。

2.3 胶囊内镜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首先进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部分患者曾接受其他腹部影像学检查(如小肠钡餐,CT扫描和多普勒超声等),但都没有发现能解释患者黑便和中重度贫血的病因,故诊断为“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而进一步行胶囊内镜检查。胶囊内镜检查结果提示重度钩虫感染:镜下表现为小肠粘膜苍白,肠腔内有大量蠕动的线状虫体,长度约5-10mm,虫体半透明,吸血后虫体充血呈暗红色,多数散在寄生,虫体密度大时聚集成团,部分虫体吸附于肠壁,造成肠壁损伤和点状出血,肠腔内见暗红色或咖啡色血性液体存在,部分患者回肠段可见虫体死亡崩解后形成的残骸。多数病例虫体寄生于空肠段,有3例钩虫寄生于回肠段。

2.4 治疗及预后

17例患者经确诊后接受抗钩虫治疗治疗,给予阿苯达唑(肠虫清)0.4g Qn X 3天,同时给予止血、补铁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后随访13例患者(时间3个月至5年),发现患者消化道出血和腹痛停止、贫血症状好转或消失,大便隐血试验阴性,常规检查均未查见虫卵。其余4例未能随访到。

3 讨论

人小肠钩虫病在我国农村地区是一种常见病,有较高的感染率,上世纪末的一次全国寄生虫病调查显示,钩虫平均感染率为17.17%[6]。但大部分患者感染程度较轻,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多在胃肠镜检查时发现十二指肠钩虫[7,8]或钩虫在结肠异位生长[9,10],或大便常规检查发现钩虫卵而确诊[11]。作为一种土源性线虫,钩虫主要通过钩蚴钻入经皮肤直接感染,无需中间宿主,如果农村田间劳作缺乏卫生隔离防护,极易反复感染。本研究中的17例重度患者均有长期田间劳作史,且都是免疫能力较低的中老年患者,从而发展为重度钩虫病[12]。

尽管钩虫病是一种常见病,但由于钩虫主要寄生于小肠段,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十分困难,常规试验技术手段中,涂片虫卵检出率很低,而粪便浓缩技术和加藤厚涂片法检出率较高[6],但需反复检查,使用麻烦,故临床上很少使用。而影像学手段中,常规内窥镜如胃镜、结肠镜仅能分别进入十二指肠和末段回肠几厘米至十几厘米,不能有效窥视大部分小肠。放射技术中小肠钡餐、腹部CT,MRI等虽能检查整个小肠,但由于钩虫虫体纤细,影像分辨率差,故诊断的准确性也较差,临床上也很少使用。针对小肠病变,有效的检查手段是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尽管前者可窥视大部分小肠,但操作技术复杂,费用昂贵,而且是一种有创检查,故临床上很少用于小肠钩虫病的检查。在胶囊内镜用于临床之间,小肠重度钩虫感染仅有少数个案报道[13],一般是在用驱虫药进行诊断性治疗后,粪便中排出大量虫体残骸而确诊。

胶囊内镜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绳内镜,具有无创,患者依从性好的优点,尽管进入小肠后仅能随机摄像,且易受肠液干扰、肠道蠕动而漏诊的缺点,但对各种小肠病变的诊断,特别是多发性小肠病变的诊断,如小肠多发息肉,寄生虫病等,有特殊价值[14-18]。对重度钩虫感染,可清晰观察到大部分钩虫虫体,同时可有效评价感染的虫体密度、分布范围和肠壁损伤出血的情况。

尽管胶囊内镜对诊断小肠钩虫病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检查手段,但目前检查费用十分高昂,最便宜的国内产品,一次的检查费用都需3-4千元人民币,国外产品价格更高,每次需要5-7千人民币。因此对于轻症疑诊患者,不推荐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可直接进行诊断性治疗[19]。对于怀疑有重度钩虫感染的患者,应掌握如下指征:①有长期或反复田间劳作史。②反复黑便、中重度贫血,但一般情况良好,无其它伴随疾患。③胃肠镜检查和其它检查未发现异常。如指征成立,可考虑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如诊断明确,可按钩虫病治疗,治疗后只进行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评估,一般不再复查胶囊内镜评估疗效。

[1]陈佳敏,陈清宇,陈 焰,等.胶囊内镜检查小肠钩虫病9例[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1,29(4):301.

[2]熊启贤.胃镜取出十二指肠球部钩虫四例[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22(6):352.

[3]许恩民.钩虫病1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7,15(6):339.

[4]肖立强.老年钩虫病并发胃溃疡及缺铁性贫血漏诊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杂志,2011,24(11):67.

[5]王 璞,李荣智,黄志寅,等.胶囊内镜诊断小肠钩虫感染55例报告[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3,23(3):140.

[6]詹希美.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8-320.

[7]Dumont A,Seferian V,Barbier P.Endoscopic discovery and capture of Necator americanus in the stomach[J].Endoscopy,1983,15(4):65.

[8]李 浩,张永年,陈韶红,等.胃钩虫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两例报告[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9,27(4)封二.

[9]Thomas V,Harish K,Tony J,Sunilkumar R,Ramachandran TM,etc.Colitis due to Ancylostoma duodenale[J].Indian J Gastroenterol,2006,25(3):21.

[10]Mingtao L,Jianming Y,Tianli X,Zhenhua W,Xianghong L.Report of 3cases of colon ancylostomiasis[J].Acta Acad Med Mil Tert,2001,23(9):1029.

[11]Hotez PJ,Brooker S,Bethony JM,et al.Hookworm Infection[J].N Engl J Med,2004,351(8):799.

[12]王圆圆,廖法学,姚景辉,等.抗钩虫特异性卵黄抗体的制备与鉴定[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9,44(4):654.

[13]汪家旭,潘沧桑,牛建军,等.十二指肠钩虫、东方毛圆线虫和粪类圆线虫3例重度感染的记述[J].厦门大学学报,2010,49(3):431.

[14]Koh KH,Kim SW,Lee SY,etc.A case of parasite invasion of the intestinal tract:a missed diagnosi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Clinic Endoscopy,2013,46(6):671.

[15]Chen JM,Zhang XM,Wang LJ,etc.Overt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because of hookworm infection[J].Asian Pac J Trop Med,2012,5(4):331.

[16]Wickramasinghe DP,Samarasekera DN.Intestinal helminths detected in capsule endoscopy[J].Dig Endosc,2012,24(5):388.

[17]Yamashita ET,Takahashi W,Kuwashima DY.Diagnosis of Ascaris lumbricoides infection using capsule endoscopy[J].World J Gastrointest Endosc,2013,5(4):189.

[18]Ghoshal UC,Lakshmi CP,Kumar S,etc.Capsule endoscopy for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the tropics:report from India[J].Dig Endosc,2011,23(1):17.

[19]Kalli T,Karamanolis G,Triantafyllou K.Hookworm infection detected by capsule endoscopy in a young man with iron deficiency[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1,9(4):e33.

猜你喜欢
虫体小肠重度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一根小肠一头猪
宫斗剧重度中毒
肥美汆小肠
养好女人小肠经
小肠深处来“探幽”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