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特工”曾昭科传奇

2015-01-22 15:53唐驳虎
小康 2015年2期
关键词:暨南大学王石广州

唐驳虎

2014年12月29日早上,一则新闻被各大网站推为头条:

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暨南大学教授曾昭科同志遗体于12月28日在广州火化,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曾昭科同志的逝世表示悼念。

曾昭科,很多年轻人对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他是谁?为何享有如此殊荣?

“曾昭科事件”

如果对上个世纪中国大陆与港英政府在香港激烈的政治、经济、情报斗争有所了解的话,“曾昭科事件”是一件绕不过去的重大事件。

1961年10月1日,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港英方面在深圳罗湖关闸做出常规戒备。当天下午,几名行色匆匆的旅客从大陆返回。负责收集“游客传闻”的港英方面值班人员,因为还没完成任务,就从这批旅客中随意拦住一名男子打探情况。

这名男子行踪正常,唯有右腿打上石膏。在盘问中,港英特工并无发现异常,但发现该男子离开时走路一如常人,丝毫没有受伤迹象,于是发觉不对,将其追回,带到“小黑屋”中继续盘问。

在拘留、搜身、和审问期间,先发现他身怀巨款,于是再作仔细检查,在拆开男子足部所缠纱布时,终发现一片微型底片,大小仅如火柴头,内容为情报工作指示及对过去行动的检讨。

经过一番逼供后,这名男子终于供出,与他在香港方面接头的,正是时任警察训练学校副校长的曾昭科。这消息轰动港英政府高层。

10月6日,香港当局公开宣布怀疑曾昭科“替北京当局进行间谍活动”,被负责情报与反情报的警察部门“政治部”扣查。这新闻轰动全港。

曾昭科初时被扣留在警署,其后转解漆咸道集中营。看管他的全是MI5英籍警官,华警不得接近。

最终,出于中国大陆方面的压力,在扣押58天之后,11月30日,曾昭科在未经审讯的情况下被港英政府递解出境,经罗湖返回中国内地,虽遭遇挫折,但仍是英雄般归来。

港英政府为了掩饰尴尬,对外放风称,此事或因“一位名媛施展美人计,让他堕入谍网,为中共所招揽,负责搜集高度秘密的情报”。

这是关于曾昭科的著名传闻。

曾是被提拔得很高很快的华人警官

曾昭科于1923年6月18日出生于广州,祖籍满洲旗人。父亲曾希颖,曾在莫斯科大学念书,回国后专攻文学,为广州“南园新五子”之一,能诗善画,来港定居后,在圣类斯中学及拔萃女书院任教。

曾昭科在广州念完小学后来港,在父亲安排下,跟兄长入读九龙华仁英文书院。

毕业正值香港沦陷,故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后来转到京都帝国大学攻读经济。在日本留学时期,曾昭科开始深入接触左翼思想,熟读《资本论》。

1947年,曾昭科毕业回港,以高学历加入香港警察队并屡受重用,曾派往伦敦警察厅受训。先后服务于交通部、政治部、侦探部,后出任九龙刑事侦缉处副处长等要职。

1960年在英国剑桥大学高级行政课程进修班学习。1961年回港后升任助理警司,时年38岁。

从曾昭科的家庭、青年经历就可以看出,究竟是中了“美人计”“被拉下水”,还是为理想信念一以贯之而奋斗的了。

曾昭科是港英警队早期提拔得很高很快的华人警官。后来上世纪70年代因贪腐而著名的“华人四大探长”,当时的阶级都低于曾昭科,有的甚至就是曾的下属。不少人认为,若不是接头人员不慎事发,曾昭科本应成为香港的第一任华人警务处长(警方最高长官)。

曾昭科在铜锣湾警署当署长期间,还曾提拔过一名名为曾云的下属。

曾云有两个儿子,其中弟弟叫曾荫培,子承父业在警界发展,2001年至2003年出任回归后的香港警务处处长。哥哥叫曾荫权,这位稍微关心一点香港的人都应该知道了。

返回内地后任教暨南大学

曾昭科返回内地后定居广州,发挥日语和英语的专长到暨南大学担任外语系教授。第二年(1962年)的国庆节,作为特邀代表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活动。

1962-1969年调到广州外国语学院任英语系教授。1978年又回到暨南大学任外语系教授、系主任。

后参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广州外国语学院)的组建筹备工作,曾任校董事会名誉主席,并出任全国法学会理事,广东省法学会、广东省外语学会副会长。曾先后获选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4年获广东省六届人大增选为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连任第六、七、八、九届,直至2001年才因年事已高(78岁)而离任。

与王石是忘年交

曾昭科回内地后一直行事低调,在定居广州之后,更多的经历是在教育战线上,从一个香港警界高官,一个谜一样的人转变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他非常敬业,教学工作极为认真,为人师表,赢得了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尊重。

在“地产领袖”王石的自传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

学习外语期间,我结识了暨南大学外语系的主任曾昭科先生。曾先生有在港英政府警署任高级督察的生涯,对香港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环境了如指掌。跟他学习,无意打开了一扇了解香港社会的大门。

自结识曾昭科以后,王石就常到他家拜访。在那段苦闷的时间里,王石很享受每一次和曾昭科的交流。而曾昭科也觉得王石是个智慧敏锐的人,他对这个年轻人所说的话总是听得津津有味。两人最终成了一对难得的忘年交。

后来,王石对这段友谊是这样评价的:正是和曾昭科先生的充分交流,为自己后来打拼深圳、较快适应市场经济,奠定了无形的坚实基础,因为对二人之间有着如此的评价,王石后来每每回到广州,还会时常同太太一起去“看望这位形同自己人生镜子的曾老师”。“我们依然能谈到一块,而且,是一种得到和收获的过程,很愉快”,王石如是说。

1997年,曾昭科和所有关心香港前途命运的人一样,端坐在电视机旁,观看着旗升旗降的那一个历史时刻,他肯定比其他人有更为复杂丰富的香港情怀。

据报道,回归后曾绍科也曾低调返回香港探亲访友。曾昭科先生因病于2014年12月18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1岁。这是传奇激荡、风云澎湃而又复归平静的一生。

编辑/梁  市

猜你喜欢
暨南大学王石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王石:创业要有反弹力
“派系撕裂校园”:暨南大学驱长风潮研究(1933—1934)
2016年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在暨南大学成功举办
为创始人王石加油
不醉不行
王石审判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