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

2015-01-23 01:53苏成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入路原发性外科

苏成冬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

苏成冬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6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 分析其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68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死亡情况,4例术后肺水肿,2例重症肌无力,62例经随访, 良性肿瘤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需及早诊断及时合理治疗, 有效改善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

原发性纵隔肿瘤;外科治疗;效果

原发性纵隔肿瘤在临床中种类较多, 较为常见的为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畸胎瘤、淋巴瘤和神经源性肿瘤等[1]。纵隔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 无较为明显的自然对比, 往往应用CT或MRI方法检查。纵隔肿瘤通常存在好发性, 前纵隔往往出现胸内甲状腺、胸腺瘤和畸胎瘤等, 中纵隔则出现淋巴瘤、支气管囊肿等, 后纵隔通常发生神经源性肿瘤[2]。本文选取6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 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6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 其中男42例, 女26例, 年龄17~73岁。22例患者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46例存在一定临床症状, 其中20例首发症状为胸闷、胸痛,16例为咳嗽、声音嘶哑、气促,8例出现咯血、浓痰症状,10例并发重症肌无力。

1.2 方法 纵隔肿瘤患者通常均无典型性体征及临床症状,实施胸X线检查过程可以发现纵隔存在异常情况, 但是由于其出现在纵隔不同组织部位, 因此需按照好发部位进行临床诊断。无法及时进行确诊患者, 可经CT检查, 增强CT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效果, 因此属于首选检查措施。采取CT检查能够判定患者肿物含有成分, 确定为实性或囊性, 可以显示纵隔其他脏器与肿物相关性, 如是否存在包绕, 压迫大血管、气管情况, 而且能够依照相邻纵隔组织和肿瘤间是否存在脂肪层确定是否属于恶性症状, 对侵袭性胸腺瘤观察可知肿瘤边缘是否具有不规则性, 是否存在低密度区或呈现分叶状。较大肿瘤, 与支气管、心脏、大血管存在密切关系的肿瘤,在观察中能够明确周围组织和肿块间相关性, 防止出现误诊, 但也需对应实施特殊检查, 如心脏超声、食管钡餐、主动脉造影等。若患者发病时间短, 出现刺激性呛咳, 临床症状显著, 极有可能属于恶性病变, 需对患者实施活检、纵隔镜等检查。

本文所选取的68例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4例患者实施开胸活检手术治疗,64例实施姑息性及根治性切除肿瘤手术治疗。36例应用胸骨正中处手术切口入路,22例采取后外侧手术切口入路,10例采取胸前外侧手术切口入路。10例患者采取肺叶切除术治疗,4例附加实施部分心包切除术治疗,2例患者由于左无名静脉遭受严重侵犯实施自体心包管状重建手术。恶性肿瘤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的2~3周开始3~4个疗程放化疗治疗, 并在每3~6个月常规予以CT、胸部X线方法检查。

2 结果

本文所选的68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死亡病例,4例患者术后出现肺水肿,2例出现重症肌无力,62例经3个月~2年随访, 良性肿瘤者均未复发。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者,8例术后6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2例持续应用2年药物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6例恶性肿瘤患者中2例出现脑部、肺部远处转移现象, 予以持续性放化疗治疗, 得到良好近期效果,未再次予以手术治疗。手术完成2年后,8例患者死亡,4例癌肿复发,4例多个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3 讨论

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一般并无典型性阳性体征及显著临床症状, 导致早期诊断存在较大困难, 通常患者体检过程或局部出现恶变、压迫时方应用放射线检查从而进行诊断。目前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在治疗时往往采取手术治疗方法, 在患者并未存在手术禁忌时, 及早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增加肿瘤切除率, 而且能够使得肿瘤复发率明显降低[3]。所以, 若患者并未存在手术禁忌证则需对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及早实施手术治疗, 减少患者痛苦。患者存在广泛性转移情况时, 应杜绝手术治疗, 予以放化疗治疗[4]。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 因为纵隔内存在大量密集性分布的血管、神经, 肿瘤极易遭受相邻脏器压迫, 导致手术风险明显上升, 所以选取适宜手术入路对于治疗具有关键作用, 在手术治疗时应依据肿瘤实际大小、所处部位、病变性质、并发症、邻近器官情况选取合理的手术途径, 使得彻底性解剖, 有效暴露, 尽量将其完全切除, 由此降低手术损伤程度。一般胸腺瘤均采取前外侧处切口入路, 出现广泛粘连或肿瘤过大情况时可采取后外侧位置手术切口;若肿瘤和周围脏器发生严重粘连症状,且出现重症肌无力情况, 则需选取胸骨正中处作为手术切口入路, 如此可以较为理想的消除纵隔脂肪, 使得肿瘤得到完整切除, 避免出现异位胸腺组织残留情况[5]。

经研究报道资料统计发现, 肿瘤是否得到完全切除与患者手术预后质量具有密切相关性。原发性纵隔肿瘤得到完整切除后能够使得患者生命得到明显延长, 但是畸胎瘤与纵隔恶性肿瘤存在明显浸润性, 极易使机体重要神经及血管出现包绕或浸润症状。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 需注意肿瘤与机体重要脏器、血管相关性, 若重要血管存在肿瘤浸润情况但是无法切除时, 需尽可能在血管未受到损伤基础上使得肿瘤得到最大程度切除, 而且需予以碘酒处理, 使得残存肿瘤组织得到挫灭;当肿瘤能够彻底性切除时, 可在肿瘤得到完整切除后实施人造血管修复术。

总之, 对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及早进行诊断, 并及时选取合理方法进行手术治疗, 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1]程邦昌, 胡浩.纵隔巨大实质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0,16(2):201-205.

[2]代建川.9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的外科治疗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224.

[3]邱新生.原发性纵隔肿瘤120 例的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研究.中国社区医师,2013,15(5):115-116.

[4]张思东.浅析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7):95-96.

[5]李威.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体会.安徽医学,2012,33(10):13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29

2014-12-18]

474150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猜你喜欢
入路原发性外科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